7月10日,安吉縣人民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全省首個縣域野生植物資源本底調查成果。作為浙江省試點項目,本次調查首次系統摸清安吉野生植物資源總量及分布,并在物種發現、技術應用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據悉,為科學掌握縣域野生植物資源狀況,安吉縣繼2021年完成全省野生動物本底調查試點縣任務后,隨即啟動覆蓋全縣域的野生植物資源本底調查。項目由安吉縣林業局組織實施,浙江省森林資源監測中心提供核心技術支撐,歷經兩年多的周密調查,累計組織50余位專家技術人員,布設83個調查網格、35個重點樣地、420余條樣線,總里程超851公里,拍攝照片12.9萬余張,最終形成數據翔實的成果。
此次調查成果顯示:一是物種家底豐厚。本次調查共記錄野生及常見栽培高等植物292科1166屬3010種,其中,原生野生植物272科1006屬2536種。其科、屬、種數量分別占浙江省高等植物的84.4%、63.7%和54.1%,多項指標位居全省前列。二是珍稀物種富集。調查確認安吉縣分布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7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野生植物6種(中華水韭、銀杏、南方紅豆杉、銀縷梅、大黃花蝦脊蘭、象鼻蘭),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1種(檜葉白發蘚、夏蠟梅、連香樹、長序榆、黃山梅、香果樹、金錢松、華重樓等)。此外,還記錄有浙江省重點保護野生植物39種,以及被《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評估為受威脅物種57種。三是新種新記錄突破。在安吉小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先后確認2個植物新物種——浙江小曲尾蘚(曲尾蘚科)和龍王山鐵線蓮(毛茛科)。新物種的發現有力證明了安吉生態系統,特別是龍王山區域的原生性與獨特性,具有重要科學價值。同時,確認安吉縣新增植物分布新記錄629種,其中7種為浙江省新記錄,508種為湖州市新記錄。
作為全省縣域野生植物本底調查的試點項目,此次調查在技術方法上進行了創新實踐。首次開展了苔蘚植物的全面調查,確認苔蘚植物385種,填補了安吉縣苔蘚資源的空白;首次采用精確定位且可復核的調查方式,將每個物種的定位信息疊加入植物照片,為后續數據數字化奠定基礎;開發了全省首個野生植物調查手機APP,大大節省了野外調查和內業整理時間,并將在全省推廣應用。同時開展了多個珍稀瀕危植物的專項研究,為后續我國特有、珍稀物種以及極小種群物種的深入保護和研究打開通道。
此次成果的發布是安吉縣深入踐行生態文明思想、扎實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舉措,不僅為安吉縣制定精準保護策略、構建生態安全格局、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核心科學依據,新物種和新記錄的發現更是對安吉優異生態環境的有力佐證。“接下來,安吉縣林業將忠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野生植物調查成果為基礎,積極探索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監測與保護研究,努力為全省乃至全國縣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供參考。”安吉縣林業局局長胡可易說。
(中國日報浙江記者站 陳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