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均引用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注文獻來源,請知悉。
前言
馬斯克要成立的“美國黨”真是“太勁”了,外部調查就有4成支持率,他自己發布的民調更是超過65%的人支持。
顯然共和黨正在受到強烈挑戰,這讓本就“內部不和”的他們更加難過。這時特朗普緊急發了一篇小作文,其中盡顯“情商”。
但問題是,這真的有用嗎?又真的能夠阻止明年中期選擇特朗普所面臨的問題嗎?
特朗普競選的時候,馬斯克投下了2億多美金支持,二人開始步入“熱戀期”。
特朗普拉開關稅戰的時候,直接動了特斯拉、Xspace等企業的“蛋糕”,二人又“鬧掰”了。
眼下馬特二人又進入了更加“高端”的局面,已經開始了黨派之爭,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大呼意外。
這事得從特朗普準備推出一個名為“大而美”的法案開始說起,現在大家對這個方案早已經非常熟悉。
簡言之就是一個讓特朗普可以度過“債務危機”,卻讓馬斯克旗下特斯拉等企業產生損失的行政法案。
問題是日前這法案通過了議會投票,近來一直“抨擊”特朗普政策的馬斯克立刻坐不住了,發出了迄今為止最強的威脅:
我要成立一個新黨——美國黨!
這話一出特朗普立刻展開反擊:一邊讓政府效率部去查查馬斯克的企業,一邊喊著馬斯克滾回“南非”老家。
這時候想來特朗普恐怕還認為,馬斯克大概率不敢真的直接搞“黨爭”,所以在3日直接簽署了該法案。
從結果上來看,這一輪對弈特朗普“贏了”。
可誰又能想到這一次馬斯克要“來真的”呢?
在特朗普簽署新政的同一日,國際分析機構發布了一項民調,其中竟然有4成以上的人愿意支持馬斯克成立“美國黨”。
除了2成的人表示“不確定”外,剩下4成人也只是說“不太會支持”馬斯克的立黨行為。就這種結果讓馬斯克當場就進行了轉發,還表示“令人鼓舞”。
如果細扒這事還有一個有意思的點,就是在對馬斯克成立新黨支持的人里,竟然有很大一部分共和黨人士。
要知道,6月底馬斯克才暗指過共和黨為“豬黨”,時下這種結果更證明共和黨內也絕非“鐵板一塊”。
早在5月份共和黨就因為內訌,讓特朗普在國會遭遇了他本次任期內最離譜的重大挫折,共和黨減稅和支出方案連投票都沒走到,就“胎死腹中”。
當時在一場日常性質的會議里,美國眾議院預算委員會直接否決了該法案,
理由是四名共和黨的強硬派代表反對了議案內容,共和黨“自己否認自己”成為了當時最大笑話之一。
再說回本次事件,除了共和黨的“分裂”外,馬斯克本人也在努力“火上澆油”。
就在法案通過的次日,他直接在自家社交媒體上直接發布了調查,詢問網友愿不愿意從“兩黨”里解放。
轉天查看的時候,就已經有超過百萬人次的投票結果出現,其中支持者竟然高達65%以上,不得不說這一次馬斯克太猛了。
隨即在5號,馬斯克公開表示“新黨成立“而且還同期發布了接下來的動作與規劃,可見他并非僅僅是為了“吵架”。
按照馬斯克的規劃來看,
他并沒有打算徹底挑戰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的主導地位,而是希望新黨可以以“鯰魚”一般的方式,攪動美國政壇固化問題,從而引發變化。
為此,馬斯克還以古希臘將領伊巴密濃達對抗斯巴達的戰術當作例子進行了嚴格分析,表明“美國黨”將從小處著手開始有所動作——
比如在明年就開始爭奪關鍵席位,來扭轉平衡。
其實越是這樣越足以令特朗普心驚。要知道雖然根據美國法律,一個有資格參與選舉的政黨從成立到參與選舉都需要經過復雜的程序。
若是其他人還真不一定有這樣的能力,但是按照美國專家分析,馬斯克的“鈔能力”確實有很大機會支持他完成這樣的事情。
況且馬斯克一旦轉向,其成功率還是很高的。以2022年為節點馬斯克就完成從長期支持民主黨到轉向共和黨的變化。
當時因為“政治正確”和“援助烏克蘭”等一系列事情,馬斯克開始和民主黨有了較大的分歧,所以在當時的中期選舉之前,他在推特(X)上直接高呼:
我們想政變誰就能政變誰。
那之后馬斯克轉到共和黨,并最終打造了特朗普的第二任期。
如今馬特也鬧掰了,而且馬斯克也揚言要在中期選舉搞事情,試問特朗普怎么可能不心慌?
所以特朗普干了一件少見的事情。
7月6日,特朗普在回復馬斯克成立新黨問題時候,直接表示:看到馬斯克在這段時間里“脫軌”,他很難過。
特朗普還解釋到,因為成立第三政黨在美國從未成功過,馬斯克想“玩玩”可以,但這事確實荒謬了。
隨即特朗普一反常態的開始“訴衷腸”,而不是吵架,
他認為,馬特二人的主要分歧就是“取消電動汽車強制令”一事,但問題是一開始馬斯克就知道他的想法還說過沒異議。
而且特朗普說馬斯克還曾經找過一個從未支持過共和黨的民主黨人士,意圖讓他來執掌NASA,不過這事被自己“拒了”。
咱也不知道老特說的這些和“新黨”到底有個什么關系?不過從特朗普先占據道德制高點(分歧錯在馬斯克),再到暗指馬斯克在“操弄黨派”來看,
就能知道這一次回復特朗普下了心思,比起“對轟”,他選擇了高情商的回復來將自己放在了有利的位置。
這樣不光可以規避流失民心——特朗普團隊曾分析過,公開沖突會導致共和黨支持率流失3-5個百分點。
還可以避免激化馬特間的直接矛盾,畢竟曾經一手拉他成為總統的馬斯克手里,真有可能掌握不少“黑料”。
《華盛頓郵報》等主流媒體將其解讀為“特朗普近年來最冷靜、最克制的一次公開回應”,甚至有政治評論員稱“特朗普的政治情商終于上線一回了”。
但就算如此,他也只能解“一時之困”,若真是“美國黨”通過法律程序,屆時特朗普又該如何應對呢?
參考資料:
觀察者網《最新民調:4成受訪者支持馬斯克成立新政黨》
央視新聞《馬斯克成立“美國黨”,特朗普回應:荒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