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具體資料贅述在文中結尾
“這是韭菜花,不是蒜苔!”
7月7日,在四川樂山至雅安高速公路符溪收費站,一輛貨車停在綠色通道前,司機舉著手機拍攝,語氣激動:“我運輸多年從未被收費,這是供人食用的新鮮蔬菜!”
可收費員卻手捏一束帶花苞的蔬菜莖稈反復解釋:“您看這頂部的小花苞,說明它已進入開花階段,不屬于蒜苔范疇”,并且強烈要求貨車司機支付28元過路費。
一時間大家都紛紛認為收費員在故意刁難司機,直到官方發布通告后,才證明了收費員的清白,原來司機才是揣著明白裝糊涂的那一位......
28元引發的“蔬菜身份戰”
視頻中,司機起初堅稱貨物是蒜苔,要求享受鮮活農產品運輸“綠色通道”免費政策,但收費員明確拒絕,畢竟不是蒜苔就不能按蒜苔標準免費。
可沒一會,司機卻突然改口拿起一把菜莖稱:“這是韭菜!韭菜苔!”,而且他還熟練地解釋植物開花與蔬菜形成的關系,甚至用人類繁衍過程作類比。
但收費員則是默默掰開花苞展示內部結構,試圖證明自己的判斷,可司機卻始終認為自己的做法,不僅表明:“開花了也是韭菜開花!”甚至還當場要求收費員摘下口罩怒斥道:“你連基本農作物都分不清,家里種過地嗎?”
最終,在持續近一分鐘的對峙后,不愿耽擱行程的司機繳納了28元通行費,但隨后卻將視頻發在社交網上,并且配上文字:“有沒有官方證實一下,是不是屬于蔬菜?”
沒想到,這條視頻迅速點燃輿論,網友幾乎一邊倒支持司機:“黃瓜帶花還算不算黃瓜?絲瓜帶花也不算絲瓜了嗎?”更有甚者將此比喻為現代版“指鹿為馬”。
畢竟大家紛紛認為是收費員故意刁難貨車司機,特別是當原始視頻發布者在輿論發酵后悄然刪除視頻后,大家就認為事件不簡單。
但是反觀那位被推上風口浪尖的工作人員面對記者時神情憔悴,畢竟連日來的網絡聲浪已經讓她疲憊不堪,她不僅表示“嘴長在別人身上,我沒法控制別人怎么說”,更是拒絕絕透露當天細節,只建議記者聯系公司。
從“指苔為花”到真相反轉
不過讓人沒想到的是,在7月8日,這起事件出現了首次反轉,涉事高速公路管理公司表示:司機運輸的是韭苔(又名韭菜花),不在綠通免費清單中,但符溪收費站卻回應稱司機確為運送蒜苔,承認工作人員誤判。
次日,四川省樂山市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站站長潘虹宇,在看過視頻后就一錘定音:“運輸物為韭苔,屬于蔬菜,但不等同于韭菜,沒有在綠色通行目錄里面?!?/strong>
而且她還指著文件解釋稱,“目錄優先考慮大宗、高頻運輸的基本民生蔬菜,一些地方品種或因名稱差異的品種尚未納入。”
要知道,這份由國家多部委聯合制定的目錄,最近一次更新是在2023年,根據潘虹宇透露,農業部門曾提交過增補韭苔的建議,但未被采納。
就連官方調查也還原了關鍵細節,那就是司機進站時申報的是“蒜苔”,爭論中才改口稱“韭菜苔”,而收費員堅持的“韭菜花”說法,實際是韭苔的別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收費站最終決定退還28元通行費,而且在符溪收費站貼出的《致廣大司機朋友告知書》仍靜靜立在收費亭旁,第一條就明確規定:“運輸的鮮活農產品必須在《目錄》內”。
主要信息來源:
原文登載于海豹新聞2025年07月09日關于拉韭菜花過收費站被收通行費引發爭吵質疑,高速路公司:蒜薹在免費目錄里,韭菜花不在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新京報2025年07月09日關于“蒜薹免收韭菜花不行”:綠通目錄需更貼近常識|新京報快評的報道
原文登載于紅網2025年07月10日關于拉韭菜花走高速收費又退費,綠通政策何以“暢通”?的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