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知識,小龍蝦今日分享第1236期,歡迎關注!
和去年國家公布的養老金調整方案相對比,今年主要有兩個變化:
一是調整比例降低為2%,這個沒什么好說的了。個人認為有點低,我預期是2.8%。
二是今年明確重點向養老金水平較低群體傾斜!
然而,如何在這 2%的漲幅中更好地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
以下是個人理解的向中低收入群體傾斜的可能方案:
一、定額調整
這個體現的是公平原則,所有人調整一樣。
這里可以加大調整金額,適當提高定額調整的金額,可以讓中低收入群體受益更多。
因為中低收入群體養老金基數較低,相同的定額增加對他們來說占比相對較大,能在一定程度上縮小與高收入群體的差距。
(不是說定額調整拉近差距,而是定額高了,其他比例就會低,差距就縮小了)
二、比例掛鉤調整
這一點,去年北京就做的很好。
養老金6813元以上的,漲15元;6318元以下的漲30元。
這是實實在在的拉近養老金差距的政策!
按照其他身份的比例調整,即使比例只有1%,2000元的漲20元,6000元的漲60元,沒有拉近差距,反而增加了40元的差距。
個人認為:比例調整是拉開養老金差距的最主要因素。
注意:我沒說它不對、不合理,只要是政策出臺,在沒修改的時候都是合理合規的。
三、工齡掛鉤調整
工齡其實并不能完全體現養老金的多少,因此想通過工齡向中低收入養老金傾斜有點難。
比如:
15年工齡300%繳納的養老金;
15年工齡60%繳納的養老金;
30年工齡300%繳納的養老金;
30年工齡60%繳納的養老金;
因此,僅僅憑借一個15年、30年去判斷養老金高低有點難!
四、其他可能性
建立專門針對中低收入群體的養老金調整機制,根據他們的收入水平、生活成本等因素進行精準調整。
可以設定一個養老金收入門檻,對于低于該門檻的中低收入退休人員,給予額外的養老金增長。
例如,對于養老金低于當地平均養老金水平 60%的退休人員,在 2%的漲幅基礎上,再額外增加一定比例的調整金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