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楊浦區積極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市建設試點城區建設,持續加大知識產權法治保護力度,著力打造知識產權法治保障高地,為區域創新生態建設和營商環境優化提供堅實法治保障。
探索集成服務模式
護航市場主體創新發展
2025年5月,在上海市知識產權局的支持下,上海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楊浦分中心揭牌成立,明確楊浦分中心協助市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開展專利快速預審支撐、快速維權、綜合服務等職能,并通過設立知識產權巡回審判點、“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實訓基地”等舉措,進一步完善行政與司法銜接機制。分中心成立以來,舉辦了“知產領航?破局出海”企業國際化知識產權布局策略深度交流會等活動,推動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扶持創新型企業成長。
加強協作配合
形成大保護合力
楊浦整合區內職能部門及專業法律服務機構等各方資源,加強統籌協調,切實發揮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共同體作用。
區人大成立全市首個知識產權保護委員工作室,為本區高質量知識產權法治供給獻智出力。區知識產權局聯合區委宣傳部、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等部門共同召開“知匯Young·益企護航 協同共贏”楊浦品牌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座談會,加強行政執法部門、司法部門與平臺、企業之間的雙向信息溝通,推動構建政府、平臺、經營者和消費者四方聯動的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
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公安分局建立常態化聯絡機制,不定期召開知識產權工作研商會,分析研判本區涉知識產權相關案件線索、執法司法等工作,推動公檢法協同聯動形成合力。區法院與區文化和旅游局簽署“推進知識產權協同治理工作合作備忘錄”,在文化版權領域構建知識產權“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工作格局。
法治服務“零距離”
直達快送入園區
區檢察院、區法院、上海楊浦同濟科技園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品牌入駐簽約活動,簽署三方協作機制框架協議,推動“楊小知工作室”“法治副園長”入駐同濟科技園。
區司法局在灣谷科技園建設法治服務中心,聚焦平臺經濟和園區企業需求,整合律師、調解、公證、法援等資源開展集成式組團服務,協助園區企業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格局。
區法院在長陽創谷、灣谷科技園開展知識產權巡回審判進園區活動,通過現場庭審、普法宣傳、互動解讀等環節,把知識產權宣傳與司法服務零距離送達企業。
前端預防+多元解紛
提升知識產權糾紛化解質效
區司法局著力構建知識產權糾紛前端預防、多元化解的全鏈條服務體系,依托調解服務專窗,一站式完成案件訴前分流處理,切實縮短案件處理周期,強化商事調解組織對知識產權糾紛的導入,并依托“智慧調解”平臺、解紛“一件事”平臺,實現知識產權糾紛全過程線上流轉,彰顯高效、便捷、靈活的調解優勢。
區知產調委會加大對區內平臺經濟頭部企業的分析研判力度,定期開展類案專題研討,發掘企業法治風險點、需求點,積極參與涉B站、美團、抖音等平臺經濟企業的知識產權糾紛化解。圍繞知產調解高頻問題,制作發布“楊小調”普法宣傳視頻、知產調解典型案例,通過典型案例剖析與法條可視化呈現,引導通過非訴訟途徑化解知識產權糾紛。
普法宣傳
提升公眾的知產保護意識
區法院舉行涉互聯網商事、知識產權合同案件審判白皮書及典型案例新聞發布會,回應互聯網交易參與主體的司法需求,助力構建法治化數字營商環境。
圍繞“知識產權與人工智能”宣傳周主題,區知識產權局、區法院、區檢察院、區司法局等部門通過開展品牌服務開放日、知識產權互動集市、知識產權線上答題等一系列活動,加大普法宣傳,擴大知識產權法治保護的品牌效應。
加強人才培育
為知產保護提供人才支撐
區法院完善人才培養和梯隊建設機制,利用各種培訓載體開展分層分類培訓,提升知產審判業務能力。
區檢察院組建知識產權辦案團隊,提高辦案的專業化程度,并與行政機關、公安機關等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協作機制。
區司法局加強知識產權專業領域的人才培養,鼓勵從事知識產權業務的律師取得專利代理人職業資格或執業證書,參與市律協知識產權方向專業評定,著力培育一批具有法律、理工等跨學科背景的復合型法治人才。
來源:上海楊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