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特朗普一改往日態度,稱“恢復向烏運送武器”,可烏克蘭并不好過,朝鮮士兵上了俄烏戰場,日前烏媒報道老撾也要出兵俄羅斯,所以局勢變成三比一。
但烏克蘭不想吃虧,竟然將矛頭對準中國,但顯然它要失算了……
深陷泥潭的烏克蘭
7月8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簽署第466/2025號總統令,宣布對五家中國公司實施全面制裁。
這份文件中,將寧波博林機械、深圳金多邦科技、深圳羅約科技、蘇州易可得精密制造和中國絲綢之路國際貿易公司列入黑名單。
制裁措施包括資產凍結、執照吊銷、人員入境禁令、知識產權轉讓阻斷,甚至取消了這些企業曾獲得的烏克蘭國家獎項。
而烏克蘭的理由很可笑。
四天前,也就是7月4日夜間,俄羅斯無人機群如蝗蟲般撲向烏克蘭首都,之后烏克蘭安全部門技術人員在“沙赫德”無人機殘骸中翻檢出印著“蘇州易可得精密制造”字樣的零件。
烏總統顧問弗拉修克直接表示:“今天制裁的公司,就是給這些殺人機器提供零件的源頭”。暗指中國為俄軍提供武器,但中國只想說一句: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被制裁的蘇州易可得公司生產的是民用級壓力傳感器,用于汽車和家電,而寧波博林機械的出口產品目錄里,金屬加工設備占據主要位置。這些都是普通工業品,是俄羅斯將其變成“致命武器組件”!
在俄羅斯遠東的哈巴羅夫斯克,一家名為Aero-HIT的企業計劃2025年每月量產1萬架“韋萊斯”無人機。根據彭博社獲取的內部文件,該公司92%的進口部件來自中國。
要知道,在全球無人機市場上,70%-80%的商用無人機產自中國,傳感器、電調等核心部件更是占據絕對份額。而烏克蘭在殘骸中發現中國零件時,就像發現車禍現場有豐田螺絲,卻不能因此指控豐田支持肇事。
可戰火灼燒下的基輔當局已無暇分辨商業邏輯,他們需要向國內交代,更需要向西方盟友展示強硬姿態。
而且,俄烏前線每天消耗上萬架這類簡易無人機,而烏軍擊落十架自爆無人機的花費,比對方造一架還貴,這種成本失衡迫使烏克蘭轉向制裁手段,試圖從源頭扼殺俄羅斯的“無人機?!睉鹦g。
而且,4月底,《朝中社》公開承認朝軍出兵俄烏戰場,而烏克蘭軍事情報部門(HUR)稱,俄羅斯正以人道主義合作為借口,要求老撾出兵參加俄烏戰爭。
也就是說,眼下烏軍在戰場上面臨3比1的局勢,所以,把水攪渾,更有利于烏克蘭獲得國際社會的同情。
可烏克蘭的三層算計,在中國這里是打不響的!
制裁棋盤上的多方博弈
早在烏克蘭制裁令發布前五天,王毅外長在出席上合峰會時已亮明立場:“中方不向俄烏任何一方提供致命性武器,對兩用物項嚴格管控,堅持勸和促談。”
而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烏克蘭的制裁令中延續了這一基調,但多了一層警示:“單邊制裁將損害烏克蘭自身利益?!?/strong>
而經濟反制也隨之而來,據中國海關總署2025年7月9日數據顯示,烏克蘭小麥、玉米對華出口申報量驟降為零。
基輔經濟研究所評估,農產品禁運將使烏下半年出口收入蒸發20%。尼古拉耶夫港擴建工程停工,哈爾科夫科技園的中資設備撤場,這些連鎖反應讓本就深陷財政危機的烏克蘭雪上加霜。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呼吁“制裁需要法律依據”,德國總理則提醒“避免傷及全球貿易體系”。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在Telegram嘲諷:“基輔自愿當西方馬前卒?!?/strong>
中國對烏克蘭危機的解決方案始終清晰。
2023年2月發布的《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提出三條路徑:政治對話解決爭端、尊重國家主權、抵制冷戰思維。
兩年過去,當制裁與反制掀起新的波瀾,王毅外長在2025年7月3日再度重申:“談判桌是沖突的終點站”。這種一致性讓巴西、印度等中立國私下表示認可,盡管西方輿論場持續質疑。
而戰場另一端,特朗普政府暫停武器運輸的鬧劇剛告一段落。7月9日,美國恢復向烏克蘭運送155毫米炮彈和火箭彈,但附加了“僅限防御使用”的緊箍咒。
此刻烏克蘭對華制裁的冒險舉動,既未能切斷俄羅斯的零件供應,又失去了關鍵的農產品出口市場。
正如王毅外長所言“談起來總比打下去好”,作為中立派的唯一大國,也是最有可能促進俄烏沖突和談的國家,烏克蘭選擇在此時污蔑中國,無異是一步錯棋。
無論是烏克蘭,還是整個國際社會,都應該警惕一件事,在俄烏沖突上,誰在拼命潑油,誰又在堅定守護熄滅戰火的機會?別污蔑好人,更別放過一個壞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