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歲的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突然離世,留下無數謎團,走之前沒有留下遺言,只說了句“有點暈,咱上醫院看看”,就這樣匆匆走了。
更讓人唏噓的是,離世前幾小時,他還被推著輪椅參加了一家海鮮餐館的剪彩活動,這位為觀眾帶來無數歡笑的老藝術家,最后的畫面卻令人心酸。
隨著老人家離世之后發生的事情,更是在互聯網上持續發酵,一場關于孝道的說法,引起了激烈的討論,可一位知名大V卻直呼,就就該利用老人。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爭議不斷
從小在北京茶館聽相聲長大,12歲拜師學藝,到成為馬三立的捧哏,再到塑造出獨特的“蔫哏”風格,楊少華的一生幾乎都奉獻給了相聲藝術。
可老人離世的消息一出,網上就炸開了鍋,大家發現楊少華的個人賬號在當天下午1點左右還在更新動態,畫面里他正在吃淀粉腸,為兒子的直播帶貨。
有眼尖的網友甚至發現,當楊少華被問到淀粉腸“好不好吃”時,他的表情似乎很難受,眼眶里還含著淚水。
這事本來就夠讓人心酸的了,更讓人揪心的是,在離世前的上午,老人還被三兒子楊倫推著輪椅,頂著35度的高溫,去參加了一家海鮮餐館的剪彩活動。
視頻中老人瘦骨嶙峋,精神狀態十分差,眼神空洞,只能靠輪椅支撐,下午就這么走了,這不由得讓人聯想到一個殘酷的可能:是不是被家人“用”到了最后一刻。
對此網友們紛紛在評論區發表看法,兒子們榨干了老爺子最后一滴油水,楊老爺子太難了,這哪是兒子,分明是吸血鬼。
后來據大兒子楊威透露,父親午休后感覺頭暈,家人立即送他就醫,到醫院時醫生告知人已經去世。
但訃告上卻寫著“因病搶救無效”,這與李金斗透露的“在家中午休時安詳離世”說法不一,兩種說法的差異,讓事情變得更加撲朔迷離。
楊少華一共有五個兒子,長子楊威、二兒子楊進明(義子)、三兒子楊倫、四兒子楊健以及五兒子楊議。
五個兒子中,他最寵愛的是小兒子楊議,但網友們認為,正是兒子們對父親的過度“利用”,才導致了老人的悲劇。
楊少華與妻子朱志英一生相親相愛,為了追求生個女兒,卻一連生下四個兒子,朱志英去世后,楊少華一度陷入深深的悲痛。
他曾公開表示畢生心血都用在兒子身上,4個兒子的房子全是他買的,在他心目中,為兒子買房成家立業是天經地義的責任。
能有這個能力,他也樂意效勞,樂意為孩子們奉獻,但這份奉獻,竟然到了最后變成了一種負擔。
老人年近百歲,本該安享晚年,卻還要為兒子們站臺、帶貨、剪彩,這種落差,讓網友們的心情復雜到了極點。
追悼會現場曝光
7月10日,天津天圣殯葬內,楊家為老爺子準備了一個規格極高的送別儀式。
靈堂布置得莊嚴肅穆,天津的相聲圈可以說是傾巢而出,就連平時很少露面的老藝術家們也都來了。
靈堂正中間是楊少華的遺像,照片里的他笑容和藹,眼神溫暖,遺像旁邊擺滿了鮮花,把照片襯托得格外生動。
供桌上擺放著楊少華生前喜歡的東西——香燭、糕點,還有十條“華子”煙,看這些細節,就知道兒子們對老爺子的喜好還是挺了解的。
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一桌子的禮金,百元大鈔擺滿了整張桌子,紅彤彤的一片,在靈堂的肅穆氛圍里顯得格外扎眼。
有現場目擊者爆料,當楊議拿著一疊禮金走過來,放在桌上的時候,表情相當耐人尋味,有人說那是傷心欲絕,也有人說那像是在計算著什么。
這事見仁見智,咱也不好妄下定論,可讓人沒想到的是,在這次追悼會上,兄弟幾個的表現各不相同。
大兒子楊威哭得最傷心,從老爺子走的那天起,就一直淚流不止,到了追悼會現場,眼睛紅腫得厲害,眼袋都下垂了。
李金斗老師握著他的手想安慰他,結果自己也被感染,跟著一起哭成了淚人,這場面,看得在場的人都鼻子發酸。
三兒子楊倫滿臉悲傷,迎接著一個個前來吊唁的親友,從他臉上,能看出除了悲痛,還有一絲揮之不去的愧疚。
最小的兒子楊議,表現就有點讓人摸不著頭腦了,他從始至終都戴著一頂棒球帽,在這種場合不脫帽,確實有點不合禮數。
更讓人費解的是,戴著黑紗的他竟然在和來賓合影時露出笑容,這和追悼會的哀傷氛圍實在太不協調了。
甚至還有人拍到楊議和老汪聊天時,盤腿坐在沙發上,手里還攥著核桃不停地盤,看起來輕松愜意。
說起老汪,這人在追悼會上可是說了實話,他直接失聲喊出“苦了一輩子了,下輩子不委屈啊,老頭”。
這十五個字,道出了多少心酸,畢竟很多人都知道,楊少華年輕時為了養家糊口,沒少吃苦受罪。
眼看到了耄耋之年,本該安享晚年,卻還得東奔西走,拍視頻、直播、剪彩,實在是累壞了身子。
楊議在追悼儀式上還親自打鼓為老爹送行,他的表情很復雜,把眼鏡掛在衣服領上,看起來心事重重。
也許是舍不得父親,也許是害怕失去父親的庇護,不知道將來何去何從,反正后來楊議甚至暈倒了,被眾人抬出靈堂休息。
送別儀式定在7月10日晚9點,第二天上午9點在天津市第一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從這個安排來看,楊家還是按照傳統習俗,給老爺子辦了一場體面的葬禮。
無論生前有什么糾葛,死后的尊重和告別,總算沒有少,雖然我們都說“百善孝為先”,可真正的孝順,不是死后的排場有多大,而是生前的關愛有多深。
也難怪如果楊少華九十多歲還能安享晚年,不用出門奔波,那才是對他最大的孝順,但有一位知名大v并不這么認為。
7月10日,著名評論員胡錫進卻站出來發表了一番截然不同的看法,這番言論一出,頓時引發了新一輪的熱議。
胡錫進認為或許楊少華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參與社會活動、幫助親人,這是最大的幸福,比蜷縮在家里“亨清福”更有意思。
他在社交媒體上寫道:楊少華昨天上午還在參加剪彩活動,中午安詳離世,沒有痛苦,那些指責的人,還是不要借題發揮了。
胡錫進這話聽著倒也有幾分道理,老人家年紀大了,身體機能逐漸衰退,但心理需求卻依然存在。
畢竟楊少華一生都奉獻給了相聲藝術,他熱愛舞臺和觀眾,去給餐館剪彩,某種程度上也是延續了他的舞臺人生。
不過胡錫進接下來的一句話就比較有爭議了,他認為,子女們應當盡量多地利用和使用老人,不要把他們當老小孩養。
一時間網友直接炸開了鍋,瞬間鬧得沸沸揚揚,紛紛表達自己的看到,但對于胡錫進的發言,你們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