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商報(記者 趙熠如)暑期來臨,親子家庭成為出游主力,占暑期出游客群的比例達六成,大學生也成為增速最快的群體。與此同時,國內研學游收客量保持穩定增長,出境研學產品更加細分多元,研學市場正在規范化發展并不斷成熟。
進入暑期以來,甘肅省敦煌市迎來文化研學熱。圖為研學團在敦煌鳴山藝術館參觀學習。(圖片由CNSPHOTO提供)
親子出游是暑運主力
親子出游依然是今年暑運出行的主力。飛豬數據顯示,親子家庭是暑期出游的主力軍,占比達六成。同程數據顯示,從7月中旬開始,暑期旅游將進入旺季,尤其親子家庭將集中出游,并帶動機票價格上行。在各地中小學暑假時間陸續公布后,近日暑運機票的預訂熱度隨之升溫,昆明、烏魯木齊、西安等長線目的地的暑期機票價格已小幅上漲。
同程數據預測顯示,2025年暑運期間民航國內航班親子客群(攜帶未成年人)出行的比例預計將達到34.7%,國際航線的這一比例約為23%,較2024年同期均有所上升。
暑運親子旅行的需求主力是親子游,其次為親子跨城探親。數據顯示,親子游的客流高峰預計將出現在7月中旬至8月中旬,大約持續一個月。而親子跨城探親出行的客流高峰主要集中在7月初和8月中下旬,客流走勢大體呈“U形”。
值得一提的是,暑運出行客流的另一個主力是18至26歲的學生群體。其中,國內航線學生占比預計將達到26.8%,國際航線學生群體占比將達到33%以上。國際航線相對更高的學生客群占比主要來自留學生群體的貢獻。
飛豬數據顯示,今年暑期游客群中,大學生增速最快,出游人次同比大增77%,6月底至7月初是大學生出發的熱門時期。過去兩年大火的“特種兵式”旅游熱度漸有下降之勢,大學生并非一味追求景點的高密度、低價格。飛豬數據顯示,今年暑期大學生人均旅游消費金額同比增長6%,平均單次出游時長約2.9天。
研學游市場熱度不減
每逢暑假,研學游市場就會變得愈加熱鬧。中國商報記者從中青旅遨游獲悉,今年暑期國內研學游收客量較去年同期保持穩定增長,增幅約3%。
“增長主要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家長對‘研學教育’的認可度提升,更傾向于選擇兼具知識拓展與實踐體驗的研學產品;二是我們的產品也貼合學生家長的需求,推出了‘名校’‘AI’等主題線路,更契合素質教育趨勢和需求。”中青旅遨游公司董事長韓杰說。
韓杰稱,今年暑期國內研學游整體價格相較2024年同期基本持平,均價波動幅度控制在±5%以內。其中,熱門長線產品(如敦煌、新疆、呼倫貝爾等線路)因旺季資源緊張,價格微漲3%—5%;而短途親子研學(如周邊3日游)因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下降約5%—8%,整體呈現“結構調整、總價穩定”的態勢。
與此同時,出境研學旅游產品也更加多元化。
“2025年出境研學市場熱度不減,需求旺盛。在需求和供給端出現細分化趨勢,產品針對性要求更高,研學特點更突出。”眾信旅游集團品牌公關部媒介公關經理李夢然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近年來,研學需求更加細化,有以提高語言能力為主的國際營地類產品,有多元文化體驗的文化之旅,還有以自然科學為主的主題類研學產品。家長在選擇研學旅游產品時,也更加注重從孩子自身需求和愛好出發。
“中國出境研學市場已從常規夏令營逐步發展至主題夏令營再到體驗性夏令營。由此來看,研學市場未來發展依舊廣闊,從研學市場開始時的魚龍混雜,到現在口碑營銷及家長們的識別能力不斷提升,研學市場也將持續規范化發展。”李夢然表示,“從該市場來看,旅行社還需更好地開拓旅游目的地相關資源,將更加多元的旅游資源融入游學產品,并從中國青少年需求端出發,更好地將目的地資源與孩子們的游學需求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打造適合中國孩子的研學產品。”
“能引導市場良性發展的企業需重視標準化服務體系、注重研學成果的收獲。家長和學生對于研學產品的需求,正從‘行程體驗’向‘價值收獲’聚焦。無論是家長需求、產品迭代還是企業競爭,‘收獲’已成為研學游市場的核心評價標準。”韓杰認為,隨著研學游市場的不斷發展與成熟,未來能夠成為市場主導的產品將呈現教育性突出、體驗感豐富、資源優質、安全保障完善等特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