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巴尼斯終于如愿以償,即將開啟第二次訪華之旅。然而,這次訪問的背后,遠不止經貿合作那么簡單——達爾文港問題,才是真正的核心議題。
7月12日至18日,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將先后訪問上海、北京和成都,這是他今年5月連任后第二次以總理身份訪華。表面上看,此行旨在加強中澳經貿合作,推動《中澳自貿協定》適應新興領域發展,如人工智能、新能源和數字經濟。中國駐澳大使肖千明確表示,中方愿以更開放姿態重新評估該協定,并推進在醫療健康等領域的合作。阿爾巴尼斯也透露,澳方將很快確定相關政策。
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資料圖)
然而,經貿合作只是明面上的議程,真正的焦點在于達爾文港。這座澳大利亞北部的重要門戶,自2015年被中國嵐橋集團以5.06億美元拿下99年租約后,已成為中澳經貿合作的標志性項目。過去十年,中國企業投入巨資改造港口設施,提升管理水平,使原本虧損的達爾文港扭虧為盈,同時帶動了當地就業和經濟發展。然而,近期澳大利亞政府卻以“國家安全”為由,考慮“買回”港口,甚至有美國私募基金試圖競逐租賃權。
這一舉動被外界普遍視為“卸磨殺驢”。澳大利亞政府此前因經營不善將港口出租,如今港口盈利便試圖收回,理由卻站不住腳。更諷刺的是,美國海軍早在達爾文港修建了燃料庫,澳方卻從未反對。如今中國公司進行商業運營,卻被扣上“安全風險”的帽子。美國方面更是在暗中施壓,傳聞其有意接手港口,而澳大利亞的態度轉變,顯然是在配合美國戰略。
達爾文港(資料圖)
對于澳方的無理要求,中方態度堅決。我國駐澳大使明確表示,達爾文港租賃是當年澳方政府公開招標、簽署協議的結果,中國公司完全合規經營。如今澳方因地緣政治強行收回,在法律和道義上都站不住腳。阿爾巴尼斯此次訪華,必須給中國一個合理交代。
事實上,達爾文港問題只是中澳關系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澳大利亞在外交政策上反復搖擺,一邊尋求與中國改善關系,一邊又在美國的壓力下對華強硬。阿爾巴尼斯政府雖然比前任莫里森更務實,但在關鍵問題上仍受制于美國。此次訪華,阿爾巴尼斯能否頂住美國壓力,妥善處理達爾文港問題,將直接影響中澳關系的未來走向。
從經濟角度看,澳大利亞無法承受與中國對抗的代價。中國占澳大利亞貿易總額的近三分之一,鐵礦石、煤炭、農產品等關鍵出口行業高度依賴中國市場。如果澳方執意挑釁,中方已明確表示將采取反制措施,澳大利亞經濟必將遭受重創。
澳大利亞(資料圖)
從國際局勢看,美國正試圖拉攏盟友圍堵中國,而澳大利亞正是其重點拉攏對象。然而,澳大利亞若一味追隨美國,犧牲自身經濟利益,最終只會淪為大國博弈的犧牲品。阿爾巴尼斯政府必須清醒認識到,真正的國家利益在于務實合作,而非盲目追隨霸權。
此次訪華,阿爾巴尼斯面臨艱難抉擇。如果他繼續在達爾文港問題上挑釁中國,中澳關系將再次陷入緊張;但如果他能頂住美國壓力,妥善處理爭議,中澳經貿合作有望進一步深化,為澳大利亞經濟注入新的活力。
無論如何,達爾文港問題必須得到公正解決。中國不會接受任何無理要求,但同時也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與澳大利亞展開對話。阿爾巴尼斯能否把握這次機會,給中國一個合理交代,將是檢驗他外交智慧的關鍵時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