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飯碗也不可靠了!銀行的年輕人都跑了!”
作為老一輩心中的職場天花板,家里孩子能在銀行上班,那幾乎可以跟光宗耀祖畫等號,可如今世道變了。
2025年4月2日的一則新聞,徹底揭開了銀行行業的遮羞布!
別說年輕人不再對銀行趨之若鶩了,杭州銀行59歲的行長虞利明丟下一封辭職信,上面寫了四個大字“個人原因”,而后溜之大吉。
到底是什么樣的原因,讓一個即將退休的男人,丟下這么個“肥差”,也要擺脫銀行人的身份,一度掀起了大家的熱議。
此時大家才發現,年輕人也逐漸對銀行祛魅,曾經擠破頭都想要的崗位,現在已經徹底跌下神壇!
本文信源來自權威報道【中國經營報】【閃電新聞】【青豆新聞】【潮汐視頻】【央廣網】(詳細信源附在文章末尾)。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銀行金飯碗風光一時,存大額款項可給子女鋪路
曾幾何時,在眾多家長的觀念里,誰家有個在銀行上班的姑娘小伙,他們是逢人就得炫耀。
就好像有了這么個崗位,全家人的社會地位都能跟著飛升,畢竟對很多人來說,工作穩定體面,高的年薪能達到幾十萬,已經是可遇不可求的了。
更不用說,還有一些約定俗成的“潛規則”,在銀行圈里說不定能結識到什么大佬,萬一蹭上了人脈,那飛黃騰達也是指日可待。
這不,今年5月27日,山東電視臺的《閃電新聞》還報道了,興業銀行就在大秀人脈實力。
為了吸引客戶存款,其推出了一個誘人的活動,只要沒在私行存過款的,在興業銀行新增存款超過1000萬,他們就能給子女安排名企實習的機會!
那些被指定的名企,還真不是無名之輩,甚至包括字節跳動、谷歌這樣的大廠,只不過實習期間不能轉移資金,并且名額有限,僅40個。
這幾乎是把名企的實習證明給明碼標價了,但別說,消息一放出來,還真搶手得很。
難怪那么多人都想進銀行上班,小小私行都如此有實力,恐怕這背后的“神通”大著呢。
只不過,這個金飯碗進去的門檻也不是一般的高,考試競爭激烈,關系戶也要橫插一腳,這塊香餑餑那叫一個搶手。
然而這已經是過去式了,大多數人都是上崗即祛魅,就連50萬的年薪都挽回不了!
90后放棄50萬年薪辭職,因忙到沒時間喝水上廁所
本以為就算外界再如何唱衰,銀行的工作崗位,不說一崗難求了,至少還是有不少人向往的。
銀行行長跑路,說不定真有別的內情,但實際上,連家庭普通的年輕人,都不再執著了。
無獨有偶,2023年一則90后姑娘楊蕾放棄50萬年薪,從國有銀行辭職的消息,沖上了熱搜。
如此高的年薪,相信已經超越了很多同齡人,更不用說,她大學畢業后就進入該銀行工作,已經積攢了5年的工作經驗。
但正所謂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不辭職”,當楊蕾給出辭職理由時,所有人都沉默了。
首先讓她不厭其煩的,就是難纏的客戶,有些老年人辦理業務聽不懂,有些人防備心太重,一言不合就對工作人員大呼小叫。
銀行不僅不會維護他們,還會討好客戶,強制工作人員笑臉相迎,全程“微笑服務”都快把人逼成抑郁癥了。
難怪網上不少吐槽銀行工作的帖子都說,“大家都站起來了,只有銀行還跪著!”
而類似沒有“人權”的事情,在楊蕾的工作中經常發生,心里忍氣吞聲不說,生理上也要受“壓迫”。
當然了,銀行不會體罰工作人員,只不過工作會“懲罰”她們的膀胱,遇到客戶多的時候,她常常一坐就是半天,再渴也不敢喝水,因為根本沒時間上廁所。
如此堪比上刑的工作日常,著實令人抓狂,而更讓人受不了的是,上頭的各種高壓任務。
網點會向下分派營銷任務,為了完成存款等任務,她們常常需要低聲下氣地求助親朋好友。
否則等到上面驗收的時候,完不成考核,達不到標準,馬上就得吃罰款。
并且別指望領導寬容大度,他們一貫死守制度,信奉的標準就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
高壓加上罰款警告這兩件套,常常讓他們在工作中喘不上氣,更不用想熬出頭,晉升一下職位了,沒點路子都是白日做夢。
長此以往,哪有人甘當忍者神龜呢,大把像楊蕾這樣的年輕人主動辭職,國有大行的辭職率由此噌噌上漲。
而這還只是主動跑路的,被動辭職的也不少!
銀行降本增效,AI“逼走”柜員
提到銀行人為啥被動辭職,其實離不開“降本增效”這陣風。
各行各業都想著牟利,方方面面都想著多省少出,銀行也不是例外,光是2024年,商業銀行分支機構就一口氣減少了2500多家。
可想而知,銀行網點大瘦身,已然成了一種大趨勢。
廚房都被拆了,飯碗還能去哪端呢,不少人因此被炒魷魚,而另一方面,則是員工“內卷”。
不過,這個內卷并不是普通同事的競爭,而是更為可怕的AI。
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AI的崛起讓不少打工人覺得自己岌岌可危,銀行柜員也是其中之一。
很多柜臺上的簡單業務,其實都能用人工智能代替,DeepSeek的實力不用多說,有些類似于對賬的業務,它的效率甚至遠超人工。
并且由于幾乎不會翻車的準確率,很多銀行早早地引入了智能終端一體機,不再需要柜員們了。
自助機器能解決的事情,銀行也不會多花錢請人來干,自然而然就會大減員,就算不炒魷魚,多半也會被“勸”去做營銷。
從心儀的崗位被轉崗營銷,很少有人心甘情愿地留下,那些稍微有點門路的,都另擇高就去了。
就算剩下了還沒跑路的,多半也在觀望,至于是硬撐著熬下去,還是等著找下家,似乎也不言而喻了。
結語
曾經在銀行的一份工作,幾乎沒有人不向往,多少人眼巴巴地求不來一個崗位,甚至有人不惜豪擲千金,哪怕進去“打雜”。
然而隨著職場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認清了現實,不再對銀行的工作盲目追捧,并且放棄高薪誘惑,也要逃離苦海。
從小職員到行長,都在陸續離開這個怪圈,看來銀行這個金飯碗,也慢慢走上了落幕的局面。
這或許是對某種職業的祛魅,也或許是被現實逼迫的無奈之舉,說到底,一份看似再光鮮的工作,還是只有局中人了解內情罷了。
只不過,辭職的人多,依舊想進去的人似乎也不少,看來想要徹底對一個行業祛魅,終究不是短時間能做到的。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內容信息源自:【中國經營報】【閃電新聞】【青豆新聞】【潮汐視頻】【央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