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合肥7月11日電(記者周坤)7月11日,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獲悉,該院醫學人工智能聯合實驗室取得階段性成果,正式推出“智醫隨行”大模型,用AI賦能全流程患者管理。
據悉,該模型通過本地化部署,深度融合訊飛星火醫療大模型的專病管理路徑知識庫與醫院專科知識庫,為醫護人員打造覆蓋患者“預防-治療-康復-隨訪”全周期的AI助手。
目前,“智醫隨行”大模型已在普外科、骨科、血液內科、神經外科、心血管內科、腫瘤科為重點的六大專科發揮了重要助力,覆蓋肝切除術后、腰椎間盤突出、膝關節骨關節炎、造血干細胞移植、顱腦外傷、高血壓、冠心病及肺部腫瘤9類專病,經臨床專家審核的專病管理路徑,已為超2500名患者提供個性化健康管理服務。
“智醫隨行”大模型發布現場。人民網記者 周坤攝
中國科大附一院副院長袁雙虎介紹,面向患者,“智醫隨行”大模型重構傳統分散的診前、診中、診后服務流程,通過醫院微信小程序“健康小助手”,整合個性化健康宣教、復診智能提醒、精準分診導引等功能,實現院前、院中、院后全流程服務閉環,顯著提升患者就醫體驗。
面向醫護,“智醫隨行”大模型通過自動化處理重復性系統錄入工作,幫助醫護人員釋放更多時間投入核心診療。其內置的專病管理路徑知識庫,均通過臨床專家嚴格審核,并在為每位患者提供管理服務前由醫生二次核驗后,可為居家患者提供用藥指導、風險評估、運動康復建議、體征動態監測等服務,并通過智能隨訪及時識別潛在風險。
以腦梗死合并高血壓、Ⅱ型糖尿病、大腦后動脈狹窄患者的管理為例:當患者反饋“黑便”癥狀時,模型能快速關聯阿司匹林用藥史,精準識別消化道出血風險,并給出“記錄大便性狀、立即停用阿司匹林、及時就醫檢查”的處置建議。
同時,模型支持人機協同的全天候在線咨詢,可快速解答居家康復科普問題,智能推送復診掛號入口。同時收集的患者院外數據能為臨床研究提供數據支撐。
袁雙虎表示,在技術創新層面,“智醫隨行”大模型突破傳統醫療應用局限,通過超高自然度語音合成與專科話術模擬實現高度擬人化醫患交互,依托多意圖理解和動態問題規劃能力提供精準的專科診療建議,并基于患者健康畫像開展個性化的健康教育與風險預警,推動患者服務模式從“被動響應”向“主動服務”升級。
據了解,未來,“智醫隨行”大模型將持續拓展至更多專科領域,通過構建覆蓋全域、貫通全程的智能化全周期健康管理生態,全面提升專科服務能力。該模型將成為該院國家級高峰學科建設的強勁引擎,為該院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