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度攀升的國潮文化,充滿“人間煙火氣”的夏季夜市,激情四射的星空電音節……隨著高鐵開通,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市跨入“首都1.5小時生活圈”,京津冀的游客紛至沓來,四海賓朋邂逅草原群脊,“避暑之都”烏蘭察布的夏季旅游迅速升溫。
察右前旗公安局以“旅途有警、平安相伴”為目標,立足轄區旅游旺季和景區治安特點,嚴格落實動態布警、巡邏管控、聯合宣防、交通疏導和紓難解困等工作措施,強化社會面治安管理,全面防范化解安全風險隱患,用最硬核的守護,吹響夏季旅游“平安哨”。
1
空地聯動:智慧警務讓巡邏更高效
“我們整合了景區監控、無人機巡查和5G執法記錄儀等前端設備,構建了立體化智能監控網絡。”值班民警介紹道。在察右前旗公安局指揮大廳,大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各景區的人流熱力圖,輕點鼠標就能調取任一景區的實時畫面。同時,公安局緊盯警情案件高發、治安重點亂點區域,強化巡邏力度、密度和頻度,確保 面上有應急、巡防有重點、防控有目標。
依托景區智巡與人巡相結合的方式,能夠實現人員密集區域實時預警,聯動附近警力快速處置。科技與人力的交融,讓平安從“被動守護”變為“主動護航”。
2
宣防一體:民警“守夜”讓游玩更放心
華燈初上, 景區的燈籠長廊流光溢彩、璀璨奪目。民警輔警正在執行當晚的夜巡勤務。“隨著假期的到來,游客數量激增,民宿行業興起,求助類警情逐漸增多,我們在人員聚集地巡邏的同時還會開展普法宣傳。”執勤民警說。
入夏以來, 察右前旗公安局定期組織民警輔警對景區內商超、飯店、旅館、民宿、公園等重要領域場所開展安全檢查,真正將風險隱患消除在萌芽狀態。同時將反詐宣傳嵌入旅游活動,在大型賽事、活動現場設立宣防點,通過互動游戲、案例講解等方式提升游客的防詐意識,讓“平安旅游”理念深入人心。
3
疏堵保暢:柔性執法讓旅游更貼心
“前方500米右轉有停車場,請按指示牌行駛。”近日,察右前旗公安局交管大隊民警正在“ 烏蘭察布之夜 ”活動現場東門前疏導交通,他手中的數字對講機與指揮中心聯通,能實時獲取最新路況信息。
針對景區附近車流、人流量大的情況,察右前旗公安局立足轄區實際,不斷優化保障措施,抽調警力下沉一線,構建動態彈性交管模式,做實“主動警務”和“預防警務”,對景區及周邊道路實行全方位、全天候巡邏防控和交通疏導。同時,組織民警輔警對旅游線路的堵點難點和突出風險加大排查整治,推行擁堵路段“微循環”、景區高峰期“大循環”措施,為游客創造平安、暢通、和諧的交通環境。
此外,針對旅游旺季交通擁堵問題,察右前旗公安局還建立了“一景區一方案”工作機制。在景區周邊增設多塊交通引導標識,增加規劃臨時停車位。“我們堅持教育與處罰相結合,對輕微交通違法以提醒教育為主。”旗公安局交管大隊主要負責人介紹道,柔性執法贏得了游客的好評。
4
暖心服務:警民深情讓游客更暖心
“手機里的文件對我來說太重要了,感謝你們幫我找回手機!”不久前,北京游客吳女士通過寄來的手寫感謝信,對執勤民警幫助其找到遺失手機一事表示感謝。
“丟東西、和家人走散、游客身體不適等情況,每天都會發生。”執勤民警介紹。察右前旗公安將“烏蘭察布之夜”熱門景點劃分為“警格”和“景格”,按照“1+2+N”的標準配備“景格”安保力量,設置“老中青”警力架構,形成警務工作“傳幫帶”。為了讓游客玩得安心、舒心,察右前旗公安局還為游客提供旅游咨詢、失物招領、緊急救助等服務,在警務室配備防暑降溫、消防救援等物品。
今年以來,察右前旗公安機關共受理游客求助 300余次,找回走失人員23名。
從草原明珠到燈火璀璨的烏蘭察布之夜,從黃旗海河畔的守望到不夜城街巷的穿梭,察右前旗公安用忠誠與擔當筑起平安防線,讓“旅游警務”成為擦亮“塞外明珠”的最亮底色。
近日要覽
審 核:李彤華
值班編輯:張犇
稿件來源:平安內蒙古
投稿郵箱:gabxcj@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