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怎么說老美不行了呢,想穩住中東就得放手太平洋,想穩住太平洋就得放手中東。
伊以沖突結束前,美國的重心只能放在中東,放在以色列,日本只敢在咱中國雙航母齊出第二島鏈時挑釁咱中國一次,表一下態就趕緊回去了。
現在伊以沖突結束了,美國的兵力解放了,其他國家就有膽子挑釁咱中國了。
先是菲律賓多次炒作南海局勢,再是咱中國紅海護航時德國派遣間諜機靠近咱中國的艦船,再到現在日本派飛機來咱中國空域,第一天驅逐之后第二天還敢來。
這背后要是沒有美國的指使我想不會有人相信的。
飛豹的警告,拙劣的日本
7月9日上午10點50分,一架服役50多年的日本YS-11EB電子偵察機闖入咱中國的東海空域。中國空軍立即派出殲轟-7“飛豹”戰斗轟炸機前出查證。
飛豹從偵察機下方高速掠過,隨后急拉上升,兩機水平距離僅30米,垂直間隔60米,持續對峙15分鐘。
第二天同一時間,相同劇情再次上演。飛豹戰機再次逼近至60米水平距離、30米垂直距離,掛載的霹靂-5空空導彈在陽光下清晰可見。
日本機組人員慌忙拍下照片,隨后匆匆撤離。
為何派這款服役近30年的“老兵”出戰?飛豹的大航程和低速性能恰好是克制螺旋槳偵察機的利器。
掛載三個副油箱后,航程超3000公里,能在東海空域持續巡邏數小時。低速飛行時穩如磐石,對付YS-11EB這種“老烏龜”正合適。
吃了虧的日本自衛隊回家就扮起“受害者”。防衛省聲明避重就輕,只提“中國戰機危險接近”,卻絕口不提偵察機闖入中國東海防空識別區的事實。
更可笑的是,日方還翻起舊賬,稱6月初山東艦航母編隊前出西太時,咱中國用殲-15也曾“逼退日本P-3C巡邏機”。這種倒打一耙的套路玩得熟練,自己偷摸搞偵察被抓現行,反倒指責別人“動作頻繁”。
東京的表演騙不了明眼人。咱中國的東海防空識別區2013年就已設立,國際通行做法要求進入飛行器必須提前通報。
不打招呼硬闖,被攔截純屬活該。日本自己也有防空識別區,這套規則他們門兒清。
這次被攔截的YS-11EB偵察機堪稱航空界“活化石”。
原型機是日本1962年首飛的民航客機,自衛隊把它改裝成電子偵察機,搭載信號情報系統和合成孔徑雷達,專門搜集雷達、通信等電子信號。
日本為何派這種老古董來挑釁?實在是新裝備青黃不接。RC-2電子偵察機尚未全面接班,6架YS-11EB還得繼續“發揮余熱”。機體老化導致故障頻發,每次出動都像在賭命。
這種超期服役的偵察機,連咱中國網友看了都心疼。咱中國有網友調侃:“飛豹掛霹靂-5打YS-11,簡直是高射炮打蚊子,浪費導彈錢!”
日本頻繁挑釁的原因,咱中國劃下的紅線
最近日本挑釁動作異常頻繁,背后有這么幾個原因。
最直觀的原因便是開頭提到的,美國騰出手了。伊以沖突告一段落,美軍能將更多精力轉向亞太。日本趁機表現“忠心”,為美軍重返鋪路。
還有一個原因,日本在配合西方集體施壓。歐盟27國加上美烏兩國剛聯手警告咱中國“不得援俄”,俄烏戰場即將迎來大戰。
這時派日本來咱中國晃悠,就是想說:如果中國敢參與俄烏沖突支持烏克蘭,小心太平洋局勢。
還有一點就是稀土博弈還在繼續。
雖然中美7月9日剛確認稀土貿易框架,美方取消部分限制措施,中國也放松民用稀土管制,但畢竟只是放松而已,美國還是覺得不夠,所以想讓日本配合著施壓。
最關鍵是日本吃準咱中國講道理:只要不真正越過紅線,搞點小動作不會招致雷霆反擊。這種“切香腸”戰術玩久了,真當別人沒脾氣?
飛豹攔截事件背后,是咱中國東海空防體系的全面升級。
6月份,山東艦航母編隊前出第二島鏈,殲-15艦載機在西太平洋攔截日本P-3C巡邏機;這次飛豹在東海攔截YS-11EB,空海聯動已成常態。
這套體系已運行多年:2014年蘇-27攔截OP-3C偵察機;2024年蘇-27再次驅離日本偵察機;如今飛豹掛彈出擊。從戰斗機到預警機再到地面指揮,多層次防空網讓東海空域越來越安全。
日本航空自衛隊前飛行員福島豐文曾回憶,上世紀90年代在東海上空,飛豹就曾用大航程“耗死”日本F-4EJ戰斗機:當時日機燃油告警被迫撤離,飛豹卻毫無返航之意。三十年后,歷史再度重演。
日本防衛省發布照片時,特意突出飛豹掛載的霹靂-5導彈。這種格斗導彈射程雖不遠,但30米距離根本無需射程,機炮都能解決問題。
咱的飛行員用行動傳遞明確信號:下次再來,就不是警告這么簡單了。
日本政府應當明白:東海不是日本的后花園。當YS-11EB在7月9日早晨飛向東海時,飛豹戰機已經帶著實彈起飛。30米距離是專業,也是克制;霹靂-5導彈是威懾,更是底線。
東海上,山東艦的殲-15正在巡航,沿海機場的殲-20隨時待命。
希望日本早日認清現實:派50歲的老爺機搞偵察,除了給自衛隊飛行員增加風險外毫無意義。
飛豹的霹靂-5導彈不會永遠掛在機翼下忍耐:如果警告升級為行動,日本承擔得起后果嗎?人不作,就不會死。
由于平臺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日媒炒作“一架中國戰機‘異常接近’一架日本軍機”,中方此前已表態
2025-07-10 22:37·環球時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