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不信!我先給你說一件事。
這件事發生在童話大王鄭淵潔身上,是個真實的故事。
01
1993年,鄭州一場簽售會上。有個二年級的小女孩拿到簽名后沒有離開,她反而很好奇地仰頭問:
“鄭叔叔,你后面那個姐姐是做什么的呀?”
鄭淵潔回答:“她是我的助理啊。”
得知是助理是幫鄭淵潔處理事情的,小女孩眼睛亮了,她追問:
“那我長大了,能給你當助理嗎?”
鄭淵潔聽聞樂了,一口答應:“當然行!”
不過他也提出了“要求”:“現在國外也有人找我出書呢。你好好學英語,將來考上大學還想來,我這兒歡迎你。”
聽完,小女孩讓鄭淵潔把這句承諾的話,清清楚楚寫在了書的扉頁上,她才離開。
故事并沒有結束。
十三年后,2006年,一位女孩帶著廣外的文憑和那本承載著童年誓約的書,堅定地站在鄭淵潔面前——她如約前來擔任“鄭淵潔的助理”。
沒錯,當年那個成績并不出眾的小女孩,正是被扉頁上那句滾燙的鼓勵點燃了心燈,她拼命學習,最終真的考上了不錯的學校。
也因為這個機遇,小女孩也如愿成了童年偶像鄭淵潔的助理,一干就是15年。
02
看完這個故事,很多人都會覺得,鄭淵潔是小女孩的貴人。正是他的鼓勵,如同火種,點燃了小女孩的夢想。
但實際上,我想說的是,如果沒有父母的引領,那個懵懂的二年級孩童,根本不能獨自跑去簽售會,更無緣偶像鄭淵潔一面,也就沒有了這份改寫人生的珍貴機緣。
很多時候,我們常常會把目光投向“對外的焦點”,卻忽視了更基礎、更具決定性的基石,譬如父母的引領作用。
那個看似平常的周末,這這位家長沒有放任孩子出門瘋玩,也沒有帶孩子上補習班,而是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帶孩子奔赴了一場簽售會。
恰恰是這個看似微小的決定,為孩子推開了一扇眺望世界的窗,甚至悄然改寫了人生軌跡。
如果真要說貴人,父母,才是孩子生命中最早、最無私、最恒久的“貴人”。
03
我們常聽人說:“三分努力,七分貴人”。遇貴人之難,如同大海撈針。
為人父母者,望子成龍成鳳,常將尋覓“貴人”的目光投向外界,期盼學業或事業的緊要關頭能有“貴人”提攜,卻恰恰忽略了,自己正是孩子生命中最篤定、最強大的那座“貴人”靠山。
父母之“貴”,貴在何處?它不顯山露水,卻如靜水深流,浸潤于日常的每一寸光陰:
● 在認知萌芽時,帶他們“見世面、讀好書”。
這“世面”未必是漂洋過海。一次用心的科技館探秘,一場觸動心靈的社區講座,甚至晚飯后共讀一本好書的熱烈討論,都可能在孩子心田悄悄埋下夢想的種子。
帶孩子推開不同的門,就是為他們的人生預備更多的可能。就像那個被帶去簽售會的女孩,一次平常出行,成了命運的轉折點。
● 在習慣塑型期,理解感受地“推一把”。
當孩子面對興趣班的枯燥畏縮不前,或因課業的繁重心生倦怠,父母的“堅持”絕非冷漠的苛責。他們深諳,兒時輕言放棄留下的溝壑,常是成年后難以彌補的遺憾。
在理解孩子感受的基礎上,溫和而堅定地“推一把”,是對孩子潛能最大的珍惜與負責。
這“推”,是扶上馬,送一程。
● 在價值觀初建的青春風暴里,做他們“退不掉的港灣”。
當孩子初嘗失敗的酸澀,初遇不公的委屈,初次站在人生岔路口茫然四顧,你的傾聽、引導和穩穩的陪伴,就是他們抵御世間風雨的第一面盾牌。
你的存在本身,就傳遞著最樸素的信念:孩子,大膽去闖,累了傷了,一回頭,家永遠亮著燈等你。
最后的話:
教育之路千百條,沒有萬能公式。唯有父母之愛,如大地般厚重,似蒼穹般無言,默默構筑著孩子成長的根基與高度。
人生最大的貴人,從來不在遠方——他們就站在你生命的起點處,名字叫父母。
他們或許給不了你顯赫的“機遇”,卻用全部力氣,鋪就了你走向機遇的那條路。
我是諾媽,家有男娃,探討男娃的養育心得,記錄孩子的學習日常,分享學習干貨,一起共成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