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上呆得越久,越能發現一個扎心的事實——活得最累的,往往是那些有教養、懂規矩、講道理的年輕人,可偏偏他們家里沒啥背景,沒有靠山,也沒有底氣。
他們不是最窮的,但卻是活得最憋屈的一群人,明明很努力,卻總感覺越活越沒希望。
這究竟是咋回事?真的只能一輩子吃虧嗎?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老實
在過去,“老實”可是個很體面的詞啊,誰家孩子被夸一聲“這孩兒真老實,真稀罕人”,那基本就等于說這孩子靠譜、踏實、值得信任,媒人介紹對象時也會說“這娃老實的很”。
反觀現在呢,“老實”好像變得有點貶義了,第一反應聽完對方是老實人,反而不覺得是可靠了,而是覺得這人肯定情商低、不懂浪漫,甚至有點木訥。
的確如此,老實人往往不擅長表達自己,也不太會來事、嘴笨、不會哄領導開心,尤其是在情感生活中,許多人都顯得有些吃虧,他們不會玩花活,也不喜歡耍心眼,總覺得只要自己踏踏實實干,總有一天會被看見。
可職場上你光靠埋頭苦干那可是遠遠不夠的啊,做得再多還不如一個啥都不干、會說話的人吃得香,咱領導看不見你的付出,同事還把臟活累活給你,老實人又不好意思拒絕,只能硬著頭皮扛下來,久而久之讓人覺得好欺負,其他們不是不想反抗,只是習慣了忍耐。
無家底
俗話說,錢能給人帶來自信,家底雄厚的人哪怕自己沒有多大的本事,也能在這“卷”時代里活的很輕松,因為他們不需要為錢發愁,遇到困難的時候還有家人在后面兜底呢,怕啥?偶爾靈光一現想創個業有人支持,生活壓力小心態自然就好,相比之下,沒家底的人,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
你有沒有發現,很多沒有背景的年輕人,明明學歷不錯、工作努力,卻總感覺卡在中間不上不下,他們還不敢輕易辭職,怕一時半會兒找不到新工作;還不敢隨便消費,怕哪一天突然急需用錢;甚至連交友都不敢太放開,因為錢包根本不允許。
現實還往往更容易焦慮,看到別人輕輕松松就能實現目標,自己卻要拼盡全力才能靠近一點點,有時候根本不是能力的問題吧!別人可以試錯,失敗幾次也沒啥太大關系,可你完全不行,一旦出現錯誤就會讓你連滾帶爬回到起點。
其實大家心里都明白,錢不是萬能的,但沒錢可是萬萬不行的,它不僅能解決很多實際問題,還能給人底氣和安全感,一個人有沒有家底,不只是決定他能穿啥衣服、住啥樣的房子,更重要的是,它決定了你能承受多少風險,敢不敢去追求更好的生活。
有家教,反而成了束縛
從小到大,我們都被教育要做個懂事的孩子,聽話、守規矩、講禮貌,這些品質在過去幾乎是好孩子的標配,父母總說“你要好好讀書,考個好大學,以后找份穩定工作”,這句話幾乎成了無數家庭的口頭禪,等真的考上大學、進入社會后才發現,光憑這些根本不夠用。
社會競爭也是非常激烈,如果只會按部就班地走老路,很難脫穎而出,那些被傳統觀念塑造出來的人,往往缺乏冒險精神,也不敢輕易嘗試新事物。
長時間習慣于聽安排、走流程的話,遇到問題可能第一時間想到的不是解決辦法,而是“以前就是這么做的”,這種思維方式,也會與現在快速變化的社會格格不入的。
有家教本該是咱一種優勢,意味著有更好的修養和判斷力,但在現實中,它反而成了一種枷鎖,讓人不敢突破常規,不敢挑戰權威,甚至連表達自己的想法都變得小心翼翼,這樣的成長環境讓不少年輕人既渴望改變命運,又不知道咋辦了。
人生沒有標準答案,出路還得自己闖
老實意味著不容易占便宜,也容易被人忽略;沒家底意味著抗風險能力弱,做什么都得小心翼翼;有家教則可能讓人太過循規蹈矩,不敢輕易打破常規,這些特質單獨拿出來都不算壞事,但組合在一起,卻讓人在現實面前屢屢碰壁。
不過話說回來,人生從來就沒有固定的劇本;不是說你出身普通、性格老實,這輩子就注定碌碌無為;真正決定一個人能不能走得遠的,除了起點,還有后勁。
咱可以學著提升自己的溝通能力,讓自己變得更自信;也可以趁著年輕多嘗試不同的方向,找到適合自己的路;還可以慢慢積累資源,一步步為自己打下基礎。
社會確實不容易,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與其抱怨現實殘酷,不如想想怎么讓自己變得更強。
畢竟人生真正的底氣,從來都不是靠誰給的,而是靠自己一步步掙來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