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報摘要】
1、英國石油公司將向 Catom 出售荷蘭零售站點
2、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超44%
3、工信部:比亞迪、奇瑞核減超1.4億
4、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025年預計達50%
5、小米系追覓科技跨界造車
獨立售后
1、英國石油公司將向 Catom 出售荷蘭零售站點及 Pulse 業務
英國石油(BP.US)周三宣布,已同意將其在荷蘭的移動出行與便利業務(mobility and convenience)以及BP Pulse(英國石油旗下電動汽車充電業務)出售給Catom,這是該公司200億美元資產剝離計劃的一部分。不過,英國石油未披露此次交易的具體金額。
此次交易涉及約300座英國石油旗下自有或特許經營的零售站點,以及15個已投入運營的BP Pulse電動汽車充電樞紐、8個在建充電樞紐,還有相關的荷蘭車隊業務。
在達成這筆荷蘭業務交易之前,英國石油已于2023年出售了其在土耳其的加油站網絡,目前正對奧地利零售網絡的出售事宜進行推進。
2、新車10多萬,修底盤6萬,新能源車維修貴困局何時破?
“花十來萬買的車,修個底盤竟要6萬多!”最近,新能源車主林女士的遭遇引發眾多車主共鳴。面對新能源維修天價,車主們要么接受4S店高價,要么冒險找第三方維修,但有可能會失去質保。
業內人士指出,一方面新能源車企通過終身質保等條款限制車輛進入第三方維修企業,形成事實上的以技術壁壘壟斷市場;另一方面又缺乏維修定價權的制約,導致車主被迫為“技術溢價”買單。
而新能源車企不愿意開放維修技術,甚至以安全的名義頻頻發起訴訟,導致第三方維修企業迫于風險不敢接單。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增長不應犧牲消費者的選擇權為代價,實現“修車自由”勢在必行。
主機廠-4S
3、6月汽車銷量同比增13.8%,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超44%
7月10日,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布最新數據,6月份我國汽車產銷量分別完成279.4萬輛和290.4萬輛,環比增長5.5%和8.1%,同比增長11.4%和13.8%。今年上半年,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562.1萬輛和1565.3萬輛,同比分別增長12.5%和11.4%。
6月份,汽車國內銷量231.2萬輛,環比增長8.3%,同比增長11.9%。其中,傳統燃料汽車國內銷量118.8萬輛,環比增長14.2%,同比增長7.7%。上半年汽車國內銷量1257萬輛,同比增長11.7%。其中,傳統燃料汽車國內銷量669.3萬輛,同比下降3.2%。
新能源汽車方面,6月份產銷分別完成126.8萬輛和132.9萬輛,同比分別增長26.4%和26.7%,新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45.8%。上半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新車銷量占汽車總銷量的44.3%。
4、6月廠商排名出爐
從汽車行業關注獲悉,近日,乘聯分會發布最新月度市場報告顯示,2025年6月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208.4萬輛,同比增長18.1%,環比增長7.6%。比亞迪再次拿下中國車市銷量第一,單月零售銷量35.2萬輛,同比增長25.7%,與排名第二的吉利汽車約有15.6萬輛差距。
根據國內車企零售銷量榜單來看,大部分汽車制造商均實現同比增長,其中吉利汽車仍然是增長幅度最大的廠商,同比增長49.6%,成為最具增長潛力的車企;長安汽車同比增長48.4%緊跟其后;比亞迪汽車、奇瑞汽車、長城汽車均增長超過20%。
合資廠商陣營來看,僅廣汽豐田出現下滑,同比下滑2.3%,一汽豐田同比增長13.8%。
5、工信部清算審核5年新能源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比亞迪奇瑞核減超1.4億
7月10日消息,工信部發布了《關于2016—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清算審核初審情況的公示》,對2016至2020年度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進行了清算審核。
審核結果顯示,多家車企實際獲得的補助資金較申請金額有所減少,主要原因是部分申請補貼的車輛相關憑證不符合申報要求或未上傳運行數據。
初審核查后,比亞迪實際補助車輛較申請數量減少近5000輛,實際補貼金額減少約1.42億元。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實際補助車輛較申請數量減少約2776輛,實際補貼金額減少約9700萬元。特斯拉在2020年首次參與國內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該公司申報推廣的車輛沒有出現核減情況,當年補助資金1120萬元。
新能源
6、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025年預計達50%,2035年或超85%
7月10日,在2025貝殼財經年會上,中國汽車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政研咨詢中心副總工程師朱云堯預測,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在2025年達到50%,2030年達到70%-75%,2035年達到85%-90%。
根據乘聯分會數據,2025年6月新能源車在國內總體乘用車的零售滲透率已達53.3%,較去年同期提升4.8個百分點。 在6月國內零售中,自主品牌新能源車滲透率高達75.4%,豪華車為30.3%,而主流合資品牌僅有5.3%。
從月度新能源車國內零售份額看,自主品牌新能源車零售份額為71%,同比下降0.2個百分點;主流合資品牌新能源車份額為3.1%,同比下降1個百分點;新勢力份額為19.5%。
7、小米汽車上市15個月累計交付破30萬
7月10日,小米汽車宣布其交付量已超過30萬臺,上市僅15個月。自2024年4月3日首批交付以來,小米汽車僅用七個半月時間便在同年11月18日達成首個10萬輛交付里程碑。
進入2025年,小米汽車增長勢頭強勁,1月交付量超2萬臺,3月攀升至2.9萬臺,4月達2.8萬臺。5月22日,雷軍透露小米SU7(參數丨圖片)系列累計交付量已突破25.8萬臺。最近一個半月內,小米汽車又完成了約4.2萬臺的交付,平均單月交付量接近3萬臺。
雷軍在3月將2025年全年交付目標從30萬臺提升至35萬臺。隨著小米第二款車型YU7SUV的上市,預計將進一步推動交付量增長。
8、小米系追覓科技跨界造車
7月9日,一家名為“星空計劃”的造車新勢力火出圈,正在全速招人,根據媒體報道,其首款車型先行出口,再回歸國內銷售。這是繼小米(小米汽車)、石頭科技(極石汽車)之后,小米系第三家生態鏈企業跨界造車。
資料顯示,“星空計劃”是一家新成立的造車新勢力車企,全稱為“星空計劃(上海)汽車科技責任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1月,總部位于上海臨港,注冊資本10億元,實際控制人為追覓科技創始人兼CEO俞浩,間接持股比例80%。
據悉,此次俞浩切入汽車市場,首款車型定位為高端新能源SUV,預計2027年投產,截至2025年一季度仍處于造型設計DEMO階段。首款車型優先面向海外市場,特別是北美市場,后續再轉向國內市場銷售。
9、余承東:問界事故率相較于行業下降了近90%,未來還會更低
據快科技7月9日消息,在日前的發布會上,余承東公開表示,問界事故率相較于行業下降了近90%,當然未來還會更低。“有一個汽車安全中心的領導問我一個數據,就是事故的數據下降了多少,我看了M9的一些數據,下降了近90%(不是下降到是下降了),跟正常車的這種事故率相比,下降的幅度還是很驚人的。”
據余承東透露的數據看,截至2025年7月7日,鴻蒙智行泊車輔助使用已超過1.85億次,平均每天超63.5萬次。
10、享界汽車標正式發布!
據汽車行業關注消息,7月8日晚,在享界用戶之夜上,鴻蒙智行——享界品牌車標正式發布。據官方介紹,鴻蒙智行五個界車標均采用家族化六邊形設計,五個界車標外輪廓都一樣,用六邊形無限拼接出宇宙的輪廓。
余承東在現場解釋,由于品牌標識從申請到獲準需要非常長的時間,這也是為何享界品牌是“先有車后有車標”的原因。
大售后
11、蔚來第1000座高速換電站建成,聯通全國550城
蔚來官方7月9日發文宣布,第1000座高速公路換電站于G5011蕪合高速福山服務區正式上線,連通全國550城。而且蔚來能源完成全國主要城市間高速公路換電網絡建設,蔚來和樂道用戶高速公路補能焦慮宣告終結。
截至今日,蔚來累計已在全國范圍內布局3399座換電站、2883超充站。蔚來高速千站網絡覆蓋范圍極為廣泛,連接起全國550個城市,形成了“9縱11橫16大城市群”的高速換電主動脈。
12、蜂巢能源獲smart電池項目定點,海外出貨量占比達30%
7月9日,據極片Lab爆料,蜂巢能源近期獲得smart電池項目定點,將供應磷酸鐵鋰短刀電池,覆蓋國內外市場。蜂巢能源董事長楊紅新透露,公司1-6月海外出貨量達5.13GWh,占總出貨量的30%。
蜂巢能源在海外的主要客戶包括Stellantis和寶馬MINI,已累計為Stellantis供貨12.8萬套電池包,為寶馬MINI供貨11萬套。公司不僅為Stellantis旗下品牌電動車型供貨,還與PSA集團合作儲能項目,均使用短刀電池。
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蜂巢能源5月位列國內動力電池企業裝車量第9名,市場占比2.0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