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姜莖基腐病
危害特征
發病初期可見近地面莖葉處出現大小不一的黃褐色水浸狀斑,擴大后葉片變黃,后期病斑繞莖基部一周,導致莖基部組織逐漸軟化腐爛;地上部由上而下干枯死亡,葉片變黑凋萎枯死。濕度大時扒開土壤,病部和土壤可見白色棉絮狀物。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透性;加強肥水管理,雨后及時排水,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及時清除田間病殘物,減少病源。
(2)發病初期,及時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66.6%霜霉威鹽酸鹽10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粉劑1000倍液,灌根,每株灌50~100ml,每10天灌一次,連續2次。
2、姜瘟病
危害特征
系統侵染性病害,主要為害地下莖及根部。常從莖基部開始發病,肉質莖初期為黃褐色水浸狀,后內部組織軟化腐爛,擠壓病部流出污白色汁液,有臭味;剖開病姜可見維管束呈褐色。地上部初期萎蔫,隨病情的發展逐漸枯死。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透性;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及時清除田間病殘物,減少病源。
(2)姜種處理:可用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劑1500倍液,或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2000倍液浸種姜30分鐘。
(3)發病初期,及時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20%葉枯唑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水溶粉劑1000~1500倍液,噴淋莖基部或灌根,視病情隔7~10天1次。
3、姜斑點病
危害特征
葉片染病:初期有水浸狀淺黃色小點,后越來越大,出現黃白色梭形或橢圓形病斑,中間灰白色邊緣褐色,易破裂或成穿孔,有的葉萎縮干枯,甚至整株、整片枯死。
潮濕時病斑上長出分散的黑色小粒點,干燥時病部開裂或穿孔,若許多病斑相連,可使葉片部分或全葉枯干。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透性;加強肥水管理,雨后及時排水,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及時清除田間病殘物,減少病源。
(2)發病初期,及時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懸浮劑300~400倍液,隔7~8天噴一次,連續噴3次。
4、姜枯萎病
危害特征
主要為害地下塊莖導致塊莖變褐腐爛,從土中挖出病塊莖,其表面常長有菌絲體。地上部葉片發黃枯萎死亡。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透性;加強肥水管理,雨后及時排水,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及時清除田間病殘物,減少病源。
(2)發病初期,及時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80%多·福·福鋅可濕性粉劑500~700倍液,或3%惡霉·甲霜水劑600~800倍液,或70%惡霉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對水灌根,每株灌藥液200~300ml,視病情隔7~10天灌1次。
5、姜炭疽病
危害特征
主要為害葉片,初期從葉尖或葉緣出現褐色水浸狀小斑,后向下、向內擴展成圓形或梭形至不規則形褐斑,病斑上有明顯或不明顯云紋,發病嚴重時多個病斑連成大斑塊導致葉片干枯。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透性;加強肥水管理,及時排水,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及時清除田間病殘物,減少病源。
(2)發病初期,及時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25%吡唑醚菌酯乳油1500倍液,或47%春雷王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25%咪鮮胺乳油1000~1500倍液。
6、姜細菌性葉枯病
危害特征
葉片發病:沿葉緣、葉脈擴展,初期出現淡褐色略透明水浸狀斑點,后變為深褐色斑,邊緣清晰。
根莖部發病:初期出現黃褐色水浸狀斑塊,逐漸從外向內軟化腐爛。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嚴格挑選種姜,剔除病姜;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透性;加強肥水管理,雨后及時排除積水,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及時防治地下害蟲;及時清除田間病殘物,減少病源;發現病株及時拔除,病穴用石灰消毒。
(2)發病初期,及時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88%水合霉素可溶性粉劑1500~2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均勻噴霧,視病情間隔5~7天噴1次。
7、姜細菌性爛心病
危害特征
生長早期發病,可造成爛種,致出苗不齊,幼苗出土后染病,生長點或心葉變褐壞死,干腐,由心葉向外葉發展。
同時通過根莖向根系擴展,刨開根莖可見根莖向下內部組織變褐壞死、根系生長不正常,病苗停止生長,形成無心苗,嚴重時致病苗壞死。
發病輕者隨幼苗生長在幼株期和成株期繼續發展,使部分幼嫩葉柄由下向上壞死變褐,最后腐爛。
防治方法
(1)選種抗病高產品種;千萬不能用手掐爛心,會傳染,應用刀片或剪刀剪;選用有機銅制劑,重點噴大姜嫩梢。
(2)一般于6月上中旬開始打藥防治,幼苗期葉面噴施1%氯化鈣溶液1~3次,發病初期清除病苗,并及時選用防治細菌性病害的藥液噴澆,如20%噻菌酮懸浮劑500倍液,或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10~15天防治一次,視病情防治1~3次。
8、姜葉枯病
危害特征
葉片發病:初期產生黃褐色小斑點,逐漸向整個葉片擴展易穿孔,發病嚴重時葉片變成褐色枯死。
防治方法
(1)實行輪作;合理密植,增加田間通透性;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增強抗病力,雨后及時排水;及時清除田間病殘物,減少病源。
(2)發病初期,及時選用以下藥劑進行防治:52.5%異菌·多菌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000~1500倍液噴霧,視病情隔7~10天噴1次。
9、姜卷葉病
危害特征
姜整個生育期都可感染發病,以苗期受害最重,開始在心葉開病苗黃綠相間,葉片僵直,心葉不能正常展開病株生長遲緩、矮化。
防治方法
(1)及時清除田塊及周邊雜草。
(2)及時防治田間及周邊灰飛虱:50%吡蚜酮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或70%吡蟲啉水分散粒劑2000倍液,或25%啶蟲脒乳油2000倍液。
(3)發病初期,同時用2.1%噻糖素水分散粒劑1000倍液,加硼噴灑。
【聲明】內容均轉載自其它平臺或媒體文章,本平臺將注明來源及作者,但本平臺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若侵犯著作權,請主動聯系本平臺并提供相關書面證據,本平臺將更正來源及作者或依據著作權人意見在24小時內刪除該文章,并不承擔其他任何責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