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印巴空戰落下帷幕后不久,俄羅斯便宣布將向印度出售蘇-57E隱形戰斗機,并承諾給予印度完整的飛控軟件源代碼訪問權限。這一消息讓印度人沉浸在巨大的“喜悅”之中尚未緩過神來,巴基斯坦卻迅速做出重大回應,正式宣布將采購40架中國第五代戰斗機殲-35,同時還計劃引入空警-500預警機以及先進的紅旗-19反導系統。
僅僅過了一個月,巴基斯坦又有新動作了,這次卻不滿足殲-35,轉向我國更高級五代機!
(哈立德-奇什蒂)
據“土耳其廣播電視臺”最新消息,巴基斯坦退役空軍準將哈立德·奇什蒂的一番表態引發國際軍事觀察家的高度關注——如果印度搶先獲得俄羅斯蘇-57E隱身戰機,而中國無法及時向巴基斯坦交付殲-35A,巴方將轉而要求中國提供更先進的殲-20戰機。
那么,印度是否有機會迅速引進蘇-57E戰斗機呢?
據相關消息披露,印度國防部長拉杰納特·辛格近日對外表示,印度在全力推進國產五代機研發項目之際,正積極謀求從“主要盟友”那里快速獲取當下急需的五代機。目前,可供印度選擇的機型主要有美國的F-35以及俄羅斯的蘇-57E。相較于美國提出的諸多嚴苛附加條件,俄羅斯給出的條件顯然更具誘惑力。俄方主動提出,可向印度開放蘇-57E的全套源代碼,以便印度將國產武器彈藥與該機型進行整合。不僅如此,俄方還提議在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設立本土生產線。
除此之外,俄羅斯方面還達成共識,同意在印度開展蘇-57E戰機的組裝生產事宜,并鄭重承諾,會在印度完成該機型40%零部件的生產任務。這對于印度國產五代機的研發進程而言,無疑是一個極為有利的契機。而且,俄羅斯方面進一步明確表態,若印度有相關需求,可在3到4年的時間里,向印度空軍交付30至40架蘇-57E戰機,從而滿足印度空軍當下的“緊急需求”。顯而易見,俄羅斯提出的這一系列條件,對印度而言極具誘惑力。
近一個月,中國將向巴基斯坦交付殲-35隱身戰斗機傳聞不斷。不久前,巴基斯坦國防部長阿西夫澄清否認交付傳聞,稱只是“媒體傳播,未與巴政府相關部門核實”,不過他否認的只是“2026年交付”節點,而非采購計劃本身。另外,若俄羅斯承諾兌現,印度或比巴基斯坦更早擁有第五代戰機,對巴空軍形成“代差優勢”。
近日,巴空軍將領表示希望獲中國殲-20戰機,反映其對地區軍事態勢的焦慮。巴軍準將稱,若殲-35A不能盡快列裝且印度獲蘇-57E,巴方將向中方求購殲-20,強調美不賣F-35、歐洲無同等級戰機,中國是唯一能助巴應對印度蘇-57威脅的戰略伙伴。
與中型五代戰斗機殲-35A相比,身為重型雙發隱形戰斗機的殲-20,在綜合作戰性能方面展現出了顯著優勢,它具備航程更遠、雷達系統更為先進、載彈量更為可觀的特點。
新問題出現:中國是否會向巴基斯坦出口殲-20,若巴方提出采購需求,中國如何應對?
中國一直將殲-20視為“非出口裝備”,以維持空中優勢,從未公開表示允許其出口,短期內政策難改,除非六代機服役,殲-20降為“次頂級裝備”。而殲-35設計之初就考慮外貿,生產線已規模化(預計年產能超60架),巴基斯坦2025年已簽首批6架采購訂單。若因測試等問題交付推遲,中國更可能加快殲-35量產,而非打破殲-20出口禁令。
(殲-20和殲-35戰機)
巴基斯坦對殲-20抱有期望,主要是基于“危機應對預案”方面的考量,并非將其作為當下的實際裝備選項。從地區軍事平衡的視角分析,中國更傾向于優化殲-35的出口方案,以此維護地區穩定。軍事專家指出,殲-20需優先滿足解放軍自身的裝備需求。對于巴空軍而言,裝備殲-35A有助于保持對印度的空中優勢。除非解放軍未來批量服役六代機,否則巴基斯坦在短期內(至少未來十年內)很難獲得殲-2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