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人民網-江西頻道
清晨,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勝利南路的農貿市場,菜農吆喝聲此起彼伏,買菜市民悠然穿梭,攤位整齊、地面干凈?!耙郧皵偽粊y擺、地上濕滑?,F在環境整潔,分區明確,買菜舒心多了。”劉阿姨提著剛買的蔬菜笑著說。這個如今井然有序的市場,在改造前曾是“臟亂差”的重災區。農貿市場的變化,是定南縣推進文明城市建設中一個真實的縮影。
城市文明建設,不只是鋼筋水泥的堆砌,更關乎居民的切身體驗。定南縣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的理念,以人民需求為導向,把一件件民生小事辦到群眾心坎上。
夜幕降臨,環湖南路的智慧路燈次第亮起。燈光柔和,根據人流量還會自動調節亮度,年過七旬的張大爺推著坐輪椅的老伴緩緩前行,他感慨道:“以前這路黑漆漆的,我們晚上根本不敢出門?,F在燈的亮度剛好,走路不怕摔,心里也亮堂多了?!?/p>
這場從“暗”到“明”的變化,源于定南縣對群眾呼聲的積極回應。隨著市民對宜居生活質量的期待不斷提升,定南縣城市管理局主動開展城市照明系統全面排查,組織專業技術團隊實地走訪、科學評估,啟動“全面摸排+專家會診+群眾參與”的工作機制,為城市照明系統開展全面“體檢”,推動城市照明從“能亮”向“亮好”邁進。
如今,全縣7000余盞路燈接入智慧系統,可實現遠程控制、光感調節、故障預警等功能。根據環境變化自動調光,實現節能40%以上,每年節約電費超120萬元。重點路段安裝了漏電監測設備,能在0.1秒內切斷電源,隱患處置效率提升70%。數據顯示,智慧照明改造后,夜間商圈客流量增長40%,城市夜色不僅明亮,還更有溫度。
變化遠不止于此。以智慧照明為支點,定南縣還持續發力城市環境提質。城區23個老舊小區已加裝智能路燈,夜間事故率下降九成;污水管網新建27.4公里,排水更順暢;12座橋梁完成檢測與加固,交通通行更安全;園林綠化持續擴展,新增綠地82.4萬平方米,城市驛站成了街頭小憩的新去處。城市煥新不只是“面子”工程,更是從細微處提升生活質量的“里子”工程。
定南縣把城市建設的重心落在實處,把群眾的滿意度放在首位。從照亮夜路到點亮生活,從細節治理到精致提升,這座贛南小城,正在用一步一個腳印,邁向更宜居、更溫暖的未來。(謝詩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