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日報駐墨爾本記者 張爍
據俄羅斯《消息報》7月11 日報道稱,俄羅斯國防部可能放棄修復“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空母艦。有知情人士向該報透露,該艦的維修和現代化改造工作已于數月前暫停。
不久后,海軍總司令和聯合造船集團將不得不決定俄羅斯艦隊旗艦的命運。專家不排除該航母因技術和物理老化而退役并報廢拆解的可能性。
對于海軍是否需要此類艦艇,各方意見不一 —— 有人認為不可或缺,也有人認為航母已是過時產物。
“停止維修的決定絕對正確,”前太平洋艦隊司令謝爾蓋-阿瓦基揚茨上將對《消息報》表示,“俄羅斯海軍不需要傳統形式的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是一個正在消逝的時代。這是一種非常昂貴且低效的海軍武器。未來屬于搭載機器人系統和無人機系統的航母。如果決定不再繼續維修‘庫茲涅佐夫’號,它只能被切割并進行廢物利用。”
盡管無人系統得到了發展,但軍事專家、一級上校瓦西里-丹迪金認為,深海行軍中仍無法放棄航空掩護。
俄羅斯科學院國際政治經濟研究所戰略規劃研究中心的伊利亞-克拉姆尼克也認為,航空母艦對俄羅斯海軍在遠航中提供空中支援是必要的。因為沒有空軍的支持,對現代艦隊來說是無法想象的,而沒有航空母艦意味著一切都只能依賴于沿海空軍的支持。
“當艦船駛入數千英里外的海洋時,從岸上獲得支援要么非常困難,要么幾乎不可能。艦隊需要隨行攜帶一個機場,而這就是航空母艦,”他向《消息報》解釋道。
但克拉姆尼克也認為應用另一艘新航母取代“庫茲涅佐夫”號。
“有一種觀點認為,進一步現代化改造和維修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不切實際的。該艦已相當老舊,設計較為陳舊,且動力系統并非完全可靠。該艦10年后將滿50歲。即使能服役至2040年,也難以維持更長時間。因此,鑒于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運營經驗,有必要建造另一艘航母。我們有能力做到這一點,我們擁有能夠建造此類規模艦船的船廠,” 克拉姆尼克說。
庫茲涅佐夫號自2017年起開始升級改造。在此過程中,曾發生多起事故 —— 2018年俄羅斯聯邦最大的浮動船塢沉沒,導致艦體受損。2019年12月,在焊接作業過程中火花飛入貨艙,引燃燃油,此次事故造成2人死亡、14人受傷。2022年底也發生了一起火災,但未造成人員傷亡。
注:本文為亞太日報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