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低空經濟上升為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政策密集出臺,中國“低空經濟”蓄勢高飛。為響應國家戰略發展布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需求,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重點打造“數·智·農·商”特色專業群,通過推動學科交叉融合打造特色方向、深化校地合作構建實戰培養體系,著力培養兼具經濟學根基與智能技術應用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地方文旅、產業建設等注入鄉村振興活力。
首屆固定翼FPV飛行競速挑戰賽擦亮“農商名片”
為推動低空經濟多元場景落地應用,該校以實踐創新點燃低空經濟熱潮。7月5日至6日,該校聯合共青城市政府共同承辦“擁抱低空·飛躍共青”(全國)首屆固定翼FPV飛行競速挑戰賽,吸引了全國各地的300多名FPV飛行愛好者齊聚共青,參賽無人機在編程導航、避障算法等環節展開同臺競技。該校表示,賽事不僅普及了低空飛行技術,更探索了“電競+科技+農業”的跨界應用場景,如無人機植保競賽模塊已納入實訓課程,進一步推動“高校+低空”的有益探索。本次大賽的成功舉辦,進一步助推了“低空+文旅”“低空+競賽”等多元化新場景落地,為江西低空經濟、地方鄉村振興發展注入“農商動能”。
“數·智·農·商”四維聯動積蓄“人才水池”
為響應區域產業升級需求,該校構建“數·智·農·商”特色專業體系,升級設立數據科學與經濟學院、數字財貿學院、計算機智能學院、語言與文法學院、智能飛行與信息工程學院、智慧農業與工程學院,以“四維聯動”格局強化人才培養。在“數”的領域,學院以數字經濟專業群為核心,課程覆蓋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前沿方向,配套Python大數據分析、互聯網運營管理等實戰課程。在“智”的維度則著力發展電子信息工程、物聯網工程等智能化專業,強化學生在數據技術、智能硬件等領域的競爭力。同時,“農”以智慧農業融合園林、環境設計專業,“商”延續經管學科傳統優勢。這一學科重構凸顯了學院向戰略性新興產業主動靠攏的辦學策略,為區域低空產業提供核心人力支撐,夯實服務地方鄉村振興人才力量。
多方協同共建深化“校地合作”
為進一步加強校地產學研合作,該校以低空經濟現代產業學院為基礎成立智能飛行與信息工程學院,協同推進低空經濟專業群建設,明確以交叉學科優勢對接產業需求,通過項目實踐打破學科壁壘,實現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精準銜接。同時,聯合地方政府與企業共建“九江市數字鄉村發展技術創新中心”,重點攻關農業大數據、低空遙感技術應用等課題。據悉,中心將依托計算機智能學院與智慧農業與工程學院的技術優勢,推動無人機植保、農產品溯源系統等成果轉化,助力九江打造數字鄉村示范樣板。
江西農業大學南昌商學院將以本次大賽為起點,持續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實踐活動,開拓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依托“數·智·農·商”特色專業體系,聯合本地航空產業園建設實訓基地,開設低空經濟微專業,進一步優化學科結構。計劃引入“鄉村振興合伙人”機制,實現學生團隊直接參與地方農業數字化項目,爭取建成產教融合示范區,以“高校+低空”模式助力地方鄉村振興。
來源:中國日報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