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車市開門紅?不存在的。第一周的新勢力銷量榜,基本被“環比下滑”刷屏了。道理也簡單,天熱得像蒸籠,誰樂意頂著大太陽去4S店?這屬于行業慣例了。但在一片“綠油油”中,蔚來那5100臺的成績單(排名第五)倒是穩住了陣腳,和六月開局差不多,透著一股“小淡定”。
這份淡季里的“定力”從哪來?周末李斌的那場直播,不經意間成了絕佳的注解。他聊的不少內容,恰恰能串起蔚來當下的狀態。
- 技術長跑進入回報期: 李斌花了不小篇幅講蔚來的技術“硬菜”——自研芯片、世界模型、底盤技術(主動懸架、線控轉向)、全域智能架構。他提到當初啃芯片這塊“硬骨頭”時錨定的“三大能力”,那份執著勁兒,是十年投入的縮影?,F在,這些投入不再是實驗室里的圖紙,而是用戶能感知到的體驗升級。消費者逐漸發現,蔚來的車,技術底子是真厚實,開起來也靠譜。口碑積累轉化為購買信心,成了淡季里托底的“暖流”。
- “看不見的地方”更舍得: 李斌在直播里有個觀點很戳心:汽車不是手機,一用就是十幾年甚至更久。所以質量、安全、用料,是底線,更是良心活兒。這解釋了為什么用戶圈里很少吐槽蔚來“偷工減料”。舉個實在的例子,它的剎車盤尺寸就比不少同級車大一圈。這種“里子”上的投入,蔚來往往低調處理,是典型的“肉埋在飯里”。李斌傳遞的核心很清晰:造車,要對得起用戶未來十幾年的托付。 這份對長期價值的堅持,是信任的基石。
- 在價格漩渦中“向上游”: 談到眼下瘋狂的價格內卷,李斌顯得憂心忡忡。他直言惡性競爭是“三輸”:企業沒利潤搞創新,員工收入難保障,消費者最終可能買到“縮水”產品。蔚來更像是被這股洪流裹挾的“被動選手”。但李斌隨即喊話:“要卷,也得向上卷!” 卷技術突破、卷品質提升、卷全生命周期的用戶體驗。這揭示了蔚來的競爭哲學:造車不是百米沖刺看瞬時銷量,而是馬拉松,拼的是用戶在整個用車周期里的滿意度和價值感。 用更強的技術實力和更好的體驗筑起護城河,對抗單純的價格戰,這才是他們認定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所以,蔚來七月的這份“穩”,表面是銷量數字,內核卻是李斌直播里勾勒出的企業底色:對技術長跑的篤定、對品質底線的堅守、以及在混戰中尋求價值突圍的定力。 當行業因高溫而略顯浮躁時,這份基于長期主義的“靜氣”,反而顯出了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