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的新能源SUV市場競爭可謂激烈非凡,先有科技新勢力車企發布新車斬獲數十萬訂單,后有一眾“9字輩”產品相繼問世,掀起中大型SUV突圍戰。
在此背景之下,當19.39萬元的樂道L90將5米級純電SUV拉入20萬區間時,市場驚嘆的不僅是價格本身,更是李斌以體系化能力重構大型電動車成本邏輯的野心。
在《一品汽車》看來這款車長5145mm、軸距3110mm的全尺寸SUV,以低于市場預期近10萬元的定價直刺增程競品腹地,其低價表象之下,是一場關于技術復用、輕量化革命與基建協同的深度實驗。帶著對蔚來體系能力與后續布局的疑問,我們也在近期與蔚來李斌、秦力洪以及沈斐進行訪談交流,一探這家新勢力車企要如何在前后夾擊中成功突圍。
01
爆款定價背后的技術哲學
Part One
談及新車樂道L90能夠成為市場青睞的SUV產品之際,李斌直言,輕量化即降本的逆向思維成為核心突破點。樂道L90追求輕量化就意味著成本下降。其搭載的340kW后電機僅重79公斤,比主流產品輕20公斤以上,通過材料科學(NIO-2鋁合金)與一體壓鑄工藝,在研發高投入后實現規模化攤薄。這種“以技術換成本”的邏輯顛覆了“輕即減配”的刻板認知。
同時,《一品汽車》認為,蔚來十二年積累的體系復用能力構成第二重支撐。樂道L90與蔚來ET9(參數丨圖片)共享電機平臺,座椅、電驅等核心部件復用蔚來供應鏈,大幅降低邊際成本。秦力洪坦言該車是“蔚來公司能力的展現”,這種垂直整合使27.99萬定價仍保有毛利空間。
產品定義階段的精準刀法則確保價值聚焦。我們注意到,蔚來的產品并未盲目堆砌超大電池,主銷85度電實現605km續航;舍棄冗余配置,將資源集中于9氣囊全域安全、0.25Cd超低風阻及“座座VIP”空間體驗。對此,李斌稱這是“把錢花在用戶價值上”的第一性原理實踐。
02
重構大三排SUV的產品邏輯
Part Two
事實上,在9字輩產品更多應用增程技術的背景下,外界普遍認為,樂道L90的“革新”標簽首先指向對增程偽場景的解構。對此,李斌以喀什見聞為例,其表示,即便在新疆,增程車主為省千元油費仍排隊充電,證明“每天背幾十公斤行李卻只用一兩次”的荒誕。沈斐更直言:“用戶沒什么區別,都應該買純電?!边@種用戶教育直擊增程車型的空間與成本軟肋。
具體到產品層面,在越做越大的SUV領域,空間效率的突破成為產品力支點。而樂道L90則通過116mm超薄電池包、37L緊湊電驅等小型化創新,在5145mm車長內榨取4195mm縱向空間,實現“6人+10行李箱”裝載能力。240L前備箱的誕生,本質是900V高壓架構對傳統機艙空間的重新定義。
同時,《一品汽車》認為,蔚來能夠抵抗補能焦慮,其核心是在于七年換電體系基建的積累。當下,全國3400座換電站構成堅實后盾,其中1000座高速站覆蓋“9縱11橫”主干網,高速平均180公里一站的密度徹底打破長途出行桎梏。對此秦力洪更是透露換電站電池倉滿倉率僅50%,冗余空間消解用戶顧慮。
03
體系化能力的終極檢驗
Part Three
值得一提的是,蔚來并不缺少爆款產品與設計,相比之下,其交付節奏往往被外界所詬病。當下,相比L60預售四個月才上市的教訓,L90采用“閃電戰”策略:7月10日預售、7月底試駕、8月1日交付,展車更在發布會前同步全國400余家門店。李斌將此歸結為“聽勸”,消費者要的是“發布即交付”的實在體驗。
同時,雙品牌協同戰略在L90上首次跑通,樂道定位“家庭高品質普及者”,與蔚來高端形象形成天然區隔;技術層面,樂道復用蔚來智駕數據閉環,卻采用供應充足的英偉達Orin芯片,與搭載神璣芯片的蔚來車型形成梯度。這種“高端技術孵化、大眾市場變現”的路徑,恰似大眾集團下奧迪與大眾的協同邏輯。
當然,此前提到的換電網絡質變則成為勝負手。當四代換電站將單次換電壓縮至2分24秒、日服務能力達480次時,效率已超快充10倍。對此,《一品汽車》認為,更關鍵的是開放性,當—長安、吉利等車企接入與中石化等能源巨頭入股,使換電從企業負擔蛻變為行業基礎設施。
毋庸置疑的是, 樂道 L90 承載著蔚來四季度盈利的生死線。上半年 11.4 萬輛的銷量僅完成全年 44 萬目標的 26% ,意味著下半年月均需交付 5.4 萬輛。李斌將樂道銷量目標錨定月銷 2.5 萬輛,其中 L90 需貢獻萬輛以上。安徽國資 200 億注資的賭注,最終壓在這款車上。 此外, 面對同期上市的理想 i8 ,秦力洪稱二者都是 “ 終結增程的轉折之作 ” ;李斌更表態 “ 只要選純電就是隊友 ” 。這種競合姿態,實為對抗增程主流市場的統一戰線 ,然而蔚來究竟能否倚靠樂道 L90 實現銷量突圍,仍然需要時間考驗,好在市場的好評與門店的火爆現象,已經預示著其邁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在《一品汽車》看來,樂道L90的顛覆性定價絕非價格戰,而是蔚來十二年技術積淀通過體系化能力釋放的必然結果。當李斌將神璣芯片留給蔚來、Orin方案下放樂道時;當換電站從企業負債變為行業基建時;當輕量化技術攤薄邊際成本時,一條以技術普惠穿越內卷的新路徑已然浮現。若此役成功,蔚來將證明高端技術終可飛入尋常百姓家;若敗,則提醒行業:電動車的終極競爭不在配置表,而在成本與體驗的平衡藝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