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特拉維夫大學歷史系教授約西·科恩在以色列國家電視臺的直播中,對著鏡頭說出了一句讓全場氣氛凝滯的話:“下一個屠殺猶太人的,很可能是美國。”
美國不是和猶太人關系很好嘛,就比如特朗普的中東“嫡子”以色列,而以色列主要由猶太人構成,此外美國經濟的大頭都掌握在猶太人手中,美國怎么可能
但科恩教授的話并非危言聳聽,而是有理有據地預測,通過美國警方卷宗和美國校園內部針對猶太人的暴力可以看出未來美國人對猶太人是什么態度。
美國反猶事件正與德國重合
猶太人這個與過街老鼠般的種族,早在公元186年,就遭到敘利亞塞琉古國的驅除,中國古代王朝也曾多次屠殺潛伏在我國境內的猶太人。
特別是那個“瘋狂的美術生”上臺后,猶太人差點被滅種。
而美國社會對這個推動美國建立的關鍵種族卻展現出復雜的一面,美國政壇和經濟充斥著大量的猶太人,中老年群體與猶太人談笑風生,但是美國年輕一代卻對猶太人十分厭惡。
美國青年群體中反猶情緒不斷升溫。
反誹謗聯盟(ADL)數據顯示,2023年美國社會發生的反猶事件就有3325起,平均一天就會發生10起對猶太人的誹謗辱罵事件。
到了2024年反猶事件之間直接翻倍,數量達到7120起,其中30%的事件不再是小打小鬧,而是明確的死亡威脅。
這些數字背后,是麻省理工猶太學生被推下圖書館臺階的斷腿,是紐約皇后區猶太會堂門前被焚燒的禱告書,是布魯克林猶太小學門口持槍保安的常態化值守。
美國大學校園里,經常可以看到墻壁被涂寫“猶太人滾出美國”的字眼。
德州某學校教材曾加入“猶太人是否影響美國經濟政策”的“中立討論”,雖三個月后撤回,但已流入多個縣。
某議員演講時臺下高呼“猶太人控制精英”卻無人制止,錄音還被上傳至播客平臺。這些現象都表明美國社會對猶太人的抵觸。
而科恩向在場人士展示的名單更觸目驚心,2023年底有兩個極端反猶分子在俄勒岡被抓時,警方發現他們的車里藏著炸藥、槍支和寫給“猶太精英”的威脅信。
美國人從仇恨言論到行動的轉變正與1930年的德國社會出現交叉。
因為德國對猶太人的屠殺就是先從“猶太人是剝削者”的言論開始,再商店被砸、孩子被打、課本被篡改,最后大規模逮捕并處決猶太人。
美國暗中助長反猶情緒
為什么美國這個被猶太人掌握著經濟命脈的國家,反猶情緒會如此膨脹呢,其實這也是美國政客的縱容。
美國兩黨在反猶問題上的“模糊表態”,成了仇恨滋生的溫床,民主黨強調“反對一切仇恨”,卻回避對反猶極端組織的點名。共和黨批判“左翼縱容反猶”,卻對本黨議員的反猶言論輕描淡寫。
這種模糊不清的車轱轆話間接助長了美國社會反猶情緒。
除了政客閉口不言的默許,還有別有用心之人的操作。有關研究團隊統計了2020-2025年間美國社交平臺上“反猶關鍵詞”的傳播量,短短5年內就增長了將近十幾倍。
而這些內容往往被精準地推送給經濟受挫、對現狀不滿的美國群體,還有心智尚不成熟的美國學生,他們就成了背后之人揮向猶太人的“刀”。
麻省理工的一項研究顯示,接觸過反猶內容的用戶,對“猶太人不可信”的認同度會提升43%。
因此美國社會對猶太人的厭惡情緒逐年上漲,如果不加以控制和思想干預,那么再過十幾年后的美國政治、經濟等領域將涌入大批帶有反猶情緒的人。
科恩教授的話就不再是預言。
而據反誹謗聯盟調查顯示,有62%的美國猶太人擔心“未來五年會遭遇反猶攻擊”,78%的猶太父母會叮囑孩子“少提自己的身份”。
這無一不證明科恩教授言論的正確性。
科恩的言論也在美國掀起巨浪,《猶太人周刊》上發表了一篇“我們會重演歷史嗎?”的專題期刊,哈佛校園爆發“警惕仇恨蔓延”的集會,美國國務院反仇恨專員首次公開承認“猶太社群安全感下滑是事實”。
猶太人未來的安全面臨巨大威脅。
而美國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取決于當下每個社會成員的選擇,是站出來制止偏見,還是在沉默中看著仇恨長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