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唯一的那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元帥”號,這次可能真的要走到頭了。根據俄羅斯國內媒體7月11日的報道,俄羅斯國防部已經暫停了這艘老航母的維修和改造工作,正在認真考慮把它徹底報廢拆解。說白了,就是覺得再花錢修它,不值得了。#歐洲瞭望臺#
這艘“庫茲涅佐夫”號,年紀真不小了。它是1982年在蘇聯的造船廠開始建造的,1985年下水,1991年正式服役。按下水算下來,今年已經40歲“高齡”了。在俄羅斯海軍手里,這艘航母的日子過得并不順當。因為沒錢好好維護,它經常出故障,大部分時間都停在船廠里修修補補,真正出海干活的時候不多,說它是個撐門面的“擺設”可能更貼切。每年光是為了讓它“活著”,就得花掉大把的維修保養費。
這次決定不修了,也是迫不得已。從2017年就開始說要給它“延壽”,搞現代化改造,結果這維修過程就跟中了邪似的,倒霉事兒不斷。先是2018年,俄羅斯最大的那個修航母用的浮動大船塢沉了,把停在里面的“庫茲涅佐夫”號也給砸傷了。緊接著2019年,航母自己又著了場大火,燒得夠嗆。這么來回折騰,錢沒少花,進度卻拖拖拉拉。
俄羅斯專家也承認,這艘船本身太老了,動力系統不靠譜,設計也早就過時。就算硬撐著再服役個十幾年,意義也不大。他倒是覺得,俄羅斯應該把修這艘舊船的經驗教訓攢下來,用在造一艘新航母上。
可問題在于,俄羅斯現在真有這個本事造新航母嗎?航母的困境,其實只是俄羅斯海軍整體不行的一個縮影。看看他們在俄烏沖突里的表現,特別是黑海艦隊,那叫一個慘。烏克蘭方面聲稱,開戰以來,俄羅斯黑海艦隊已經被打掉了13艘艦艇,占了艦隊總數的快三分之一。要知道,黑海艦隊總共也就39艘船。
烏克蘭人用的招數也挺絕,就是用便宜的無人艇搞“群狼戰術”。這些小艇半潛在水里,很難被發現,而且成本低,能造一大堆,不怕損失,一波接一波地沖。俄羅斯那些老舊的軍艦,雷達和武器系統對付這種“蚊子咬”式的攻擊,根本防不住。
說到底,俄羅斯海軍水面艦艇這么拉胯,根本原因就倆字:沒錢。有限的軍費都優先拿去保核潛艇這種“殺手锏”了,水面艦艇只能湊合用蘇聯時代留下的老家伙。這些“老古董”技術落后,信息化程度低,根本打不了現代海戰。再加上西方制裁斷了先進技術和零部件的來源,俄羅斯自己造船能力又嚴重不足,造新船慢得很,修舊船也困難重重。
那俄羅斯海軍以后咋辦?難道就看著水面艦隊這么爛下去?美國軍事專家倒是說了句實在話。他說,俄羅斯海軍現在“日薄西山”,真想重振遠洋艦隊,或者說至少別讓水面力量徹底垮掉,唯一的、現實的希望,可能就指著中國了。
這專家說得挺明白:如果俄羅斯能放下身段,把“庫茲涅佐夫”號拖到中國的大船廠去徹底大修、升級,說不定還能救活這艘老船,讓它再多撐些年頭。再不濟,直接向中國買現成的好軍艦也行,比如052D驅逐艦或者兩棲攻擊艦什么的。中國現在的造船能力是全世界最強的,造航母、大驅都不在話下,技術成熟可靠,效率也高。從純技術的角度看,這事兒完全可行,中國也有給其他國家改造、建造軍艦的經驗。
但這個法子,俄羅斯人心里那關很難過得去。為啥?
面子問題太大了。俄羅斯一直以軍事大國自居,海軍更是把自主造艦看作國家尊嚴的命根子。當年蘇聯時代,俄羅斯可是航母技術的領先者之一。過去很多年,俄羅斯人還覺得自己是中國在海軍裝備方面的“老師”。現在反過來要去求“學生”幫忙修船買船,那不等于公開承認自己不行了?臉往哪擱?
所以,按現在的情形看,俄羅斯海軍很可能選擇“退一步”。水面艦艇不行就不行吧,重點就保核潛艇,靠它們搞戰略威懾。水面力量呢,就收縮收縮,守好家門口近海,比如波羅的海、黑海,還有資源豐富的北極地區就算了。
說到底,“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結局,不只是少了一艘船那么簡單。它像一面鏡子,照出了俄羅斯海軍,甚至整個國家在技術、經濟、戰略上的困境。面子重要,還是里子重要?如果放不下大國海軍夢的包袱,不敢邁出求變的那一步,俄羅斯海軍的未來,恐怕會比這艘銹跡斑斑的航母,沉沒得更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