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西南昌一網友發文稱,自己乘坐網約車時被司機加收3元空調費,并稱之為自愿消費。大象新聞記者聯系到南昌市交通運輸局,其給出回應,開空調多收費屬不合理行為,乘客的打車費已經包括了這項服務。如果消費者遇到加收費用的情況,可以進行投訴。
記者調查發現,鄭州絕大多數網約車司機在夏季傾向于開啟空調。這主要是由于在高溫天氣下,車內溫度可高達50攝氏度,即使處于空駛狀態,司機們也需避免長時間處于高溫環境。部分司機表示,少數不愿開啟空調的情況往往與運價偏低有關。特別是對于承接特惠快車訂單的司機而言,其實際到手收入低于快車等其他類型訂單,因此部分司機可能選擇不開空調,或向乘客額外收取空調費以增加收益,但后者明顯屬于不合理的行為。此外,有司機指出空調運營成本也是考量因素:使用近兩年內的新購入的新能源車,日均空調電費約為30元;而車齡四、五年的電動車,日均費用則可能上升至50元左右,經濟性相對較差。同時,關閉空調能使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增加約100公里。
記者從之前的報道中看到,自6月某出行平臺在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武漢、重慶、長沙、南京、鄭州、深圳、哈爾濱、呼和浩特等全國近300個城市陸續上線高溫補貼,在暑期3個月持續發放。司機可在車主App的獎勵中心領取專屬高溫補貼,在活動時段出車完單,即可拿到對應獎勵,用于補貼司機在高溫天氣出車開空調的運營成本,鼓勵司機按照乘客需求調節車內溫度。但當記者同司機提到高溫補貼時,不少人反饋,高溫補貼太難拿,要求限制比較多,自己沒有拿到過,甚至更有司機直言“羊毛出在羊身上?!?/p>
大象新聞記者 文夢雨 朱力嚴
(來源:大象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