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7年,杜致禮出生,父親杜聿明高興壞了,將小小的她放在心尖上,給了她最好的生活,也給了她當時頂級的教育。
將門之女,現代化的教育,注定杜致禮優秀而閃光。17歲便考入西南聯合大學附屬中學,那個時代,這所中學絕對高端。
杜致禮于藝術的殿堂心情吸收著精神上的營養,同時,因為家境的優渥,她自信而積極,將氣質與高貴集合于一身,于一眾同學中閃閃發光。
1949年,杜致禮赴美留學,22歲的她穿著旗袍,配一件深紅色開領大衣,黑色在翻領的衣服與暗色內搭剛好襯托出她完美無瑕的肌膚紋理。
燙著那個時代流行的短發,靜靜站于美國的街頭,杜致禮寧靜、安詳又氣質倍出。哪怕是在今天,再來看這張照片,都沒辦法讓人挑剔出它的不足。
是的,那個時候的杜致禮還沒有結婚,但她早已經在美國的普林斯頓與楊振寧相遇了。兩個早在西南中學便相識的舊識,他鄉相遇便注定要演繹一出別樣故事。
所以,戀愛是年輕人無師自通的情緒,楊振寧被氣質出眾的杜致禮吸引,而杜致禮則被才華橫溢的楊振寧所傾倒。
在遙遠的異國他鄉,在缺乏人情與溫暖的國度,這兩個人很快便建立了超乎尋常的情感。只不過,鑒于當時的國情,他們憂心忡忡,牽掛著國內的家人,也迫切想要了解國內的形勢。
其實從杜致禮當時的神情可以看得出來,雖然她形象大方,且穿戴時髦,臉上卻有別樣的神色,那是思鄉的憂郁,父親的命運正牽掛著她的內心。
好在那個時候杜致禮身邊已經有了楊振寧,互訴衷腸的日子里,那個不善言辭的男人給了她不少的安慰,讓她有了在國外生活下去的勇氣。
1950年,杜致禮23歲,她嫁給了大自己5歲的楊振寧,學業還未完成,但因為愛與被愛,她選擇為那個男人付出,更選擇成全那個男人的夢想。
是的,杜致禮這個出身將門,從小受到家人寵愛,長大集美貌與才華于一身的現代化才女,為愛情走了一條最傳統的婚姻之路。
楊振寧曾經在娶翁帆的時候說過,他不會自己生活,因為他過去的幾十年時間里,都被杜致禮照顧得非常好。
但想來杜致禮也是無奈的吧,對丈夫的愛是一回事,獨自在國外,結婚第二年便生下兒子的她,根本沒有精力與時間繼續自己的學業,所以她退出了未完成的學業,將一顆心全放在了經營小家庭中去。
那是一段根本找不到自己的時光,杜致禮照顧著楊振寧的生活,獨自帶大了3個孩子。
直到1957年,丈夫成為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得主,人們才發現那個同樣優秀且氣質出眾的杜致禮。
那是非常感人的一個畫面,杜致禮挽著當時的瑞典國王的胳膊,丈夫與瑞典王后款款走出,四個人的繁華都不及她身上月白色的光華。
那時的杜致禮明艷、靈動,英語純熟,形象完美。結婚七年便讓丈夫走上人生巔峰,這樣的她值得驕傲與自豪。
可惜,杜致禮失去的是自己的人生,與楊振寧一起的53年時光里,她都扮演著“保姆”的角色,照顧丈夫,培養孩子,唯獨沒有自己。
沉默是杜致禮在那段婚姻中給自己的定位,2002年生命快要走到盡頭的時候,她曾這樣感慨自己的遺憾:
“我現在病得很重,要是真的先走了,實在放心不下楊振寧。他自己根本不會照顧自己,我走了,他一個人可怎么生活呢?一想到這個,我心里就放不下?!?br/>
可放不下又如何呢?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誰也無力挽留。2003年,杜致禮因病離去,53年的婚姻就此畫上句號,可回看她的一生,除了鮮衣怒馬的青春時光,其他歲月不過都是丈夫身邊無言的保姆罷了。
不知道對這樣的人生,杜致禮是不是滿意,但當她帶著不安離去之后,她無法獨自生活的丈夫很快便娶了小自己64歲的妻子,直到今天依舊幸福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