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之內可能又要出現一個沒有航母的國家了!
我國是五常之內最晚擁有航空母艦的國家(遼寧艦于2012年正式入役),在遼寧艦入役之前咱們就是五常中唯一一個沒有這種大型海戰作戰平臺的五常國家,可是到了如今這個名頭可能要易手了,俄羅斯即將成為五常內唯一沒有現役航母的大國了。
根據俄媒《口徑》報的報道稱,俄羅斯國防部已經將俄海軍唯一一艘航空母艦“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工作暫停了;
預計不久之后,俄海軍司令部將會會同聯合造船公司對這艘已經維修了八年之久的老航母進行一次徹底的評估,以確定該艦是否還具備送回海軍繼續服役的價值。
從這則報道不難看出,俄羅斯國防部已經對這艘“縫了又補、補了又縫”的老航母失去了耐心,《口徑》報認為如果評估報告出來之后證明該艦已不適合返回海軍繼續服役的話,那么它很大概率會被當做廢鐵出售。
對于國防部的此舉,前太平洋艦隊司令謝爾蓋·阿瓦基揚茨上將也給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從長遠角度考慮,俄羅斯海軍已經不再需要傳統形式上的航空母艦了,航母時代已經是過去時了;
阿瓦基揚茨說:像航空母艦這種龐大、昂貴而又脆弱的海上作戰平臺在如今的戰場中幾分鐘之內就會被現代武器所摧毀,這是一種非常無效的海軍武器,未來是屬于無人武器的時代,比如搭載人工智能機器人或者無人機的海上平臺;
所以我認為暫停維修在現階段是非常合理決定,“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若被國防部放棄的話,這艘航母接下來就將面臨被拆解、報廢的命運了。
當然了,以上言論只代表這位前海軍上將的個人言論,并不代表俄羅斯國防部的意思。
對于俄羅斯是否要繼續發展航母或者擁有航母,其實在俄國內的支持者還是不少的,并且在俄海軍一份名為《2030年前海軍活動領域國家政策基本原則》中就明確指出,北方艦隊和太平洋艦隊必須要各自擁有一支航母編隊。
俄軍事專家瓦西里·丹德金認為:盡管現今時代無人機和無人水面艦艇的發展迅速,但在執行遠程作戰任務時,沒有空中掩護基本是不太可能的,而航空母艦就是在遠海唯一能夠提供空中掩護的裝備。
包括中國和印度在最近十幾年時間里都在大力發展航母,這表明它們依然沒有過時,還是海上的霸主。對于俄海軍艦隊而言,如果沒有航空兵的支援,現代艦隊根本就無法在遠海進行作戰任務,沒有航母就意味著未來海軍的一切作戰都將依賴于沿海航空兵的支持,這是一種固步自封的做法。
未來俄羅斯的航母發展可以不必追求較大噸位,它的體積可能會更小,這樣就可以增加建造的數量。不過目前我們還沒有體型較小的艦載機,這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如果繼續發展新型航母,俄羅斯必須要考慮這個問題。
至于解決辦法嘛?我們可考慮將蘇-75改裝成艦載版本,但這種做法的時間可能會很長,或者直接從中國采購更有前途的殲-35,甚至包括艦載預警機等。
而對于“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狀況,這位軍事專家雖贊成發展航母,但他覺得這艘老艦的確也沒有維修的必要了,因為它實在是太老了,同時許多技術早已過時,與其花費大量的資金維修一艘老艦,還不如將這筆經費用于新航母的開發。
從以上兩位專業人士的分析中我們不難看出,俄羅斯對于是否發展航母還存在一定的爭議,可這艘“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母的命運基本已經確定了,等待它的只有被放棄這一條路。
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了解一下這艘已經在船塢內待了整整八年的老艦!
“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航空母艦是在2017年第一季度進入到船塢內的,按照當時的計劃俄造船廠將會對其進行全面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旨在將它的服役期限再延長25年。
不過理想很豐滿,現實卻非常骨感,這艘老艦自從進入到船塢之后就是事故不斷,比如:
2018年10月負責維修航母的PD-50浮動干船塢沉沒,結果導致一臺重達70多噸的起重機直接砸在了航母甲板上,留下了一個19平方米的大窟窿。
2019年年底,在改裝過程中由于焊接失誤導致艦上突發大火,兩名工作人員死亡,十多人受傷,直接經濟損失約為3.5億盧布。
2021年時俄聯合造船廠副總裁曾信心滿滿的對媒體宣布,這艘航母的升級工作將在2023年上半年完工。然而就在同年11月因為惡劣天氣的原因導致工期再度被推遲一年以上。
本來以為經歷了這么多,這艘航母終于快要回歸俄羅斯海軍了,可是在2022年年底這艘老艦再次發生火災,雖沒有人員傷亡,但也為它的回歸之路蒙上了一層陰影。
在去年該艦還發生了一起爆炸未遂事件,當時一名烏克蘭情報人員通過社交平臺聯系到了一名在航母上工作的工作人員,許諾他只要在航母上制造爆炸就會給予巨大的好處,不過好在這位航母工作人員經受住了考驗,直接向安全部門報備,避免了一次重大襲擊的發生。
本來按照計劃,該航母可能會在2024年回歸,可是在同年9月份,該艦留守的大約1500名水兵被調往了俄陸軍,然后被派往烏克蘭執行作戰任務。自那個時候人民就開始懷疑俄羅斯是不是要放棄這艘航母了,畢竟連航母船員都派往戰區作戰了,如果它回歸了,誰還會操作這艘龐然大物呢?
果不其然,該來的還是會來,俄國防部叫停維修的舉動再次印證了大俄要放棄這艘已經服役了30年的老航母。
對于俄羅斯為何會在現在才做出放棄的決定,我個人以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俄烏沖突的影響,因為根據俄媒的報道,僅在今年上半年俄羅斯用于軍事人員方面的支出就達到了創紀錄的2萬億盧布,約合256.8億美元。
注意,這只是給士兵開工資、給受傷士兵的補貼以及戰場補償的錢!
今年俄羅斯的軍費總額大約為1450億美元,這些錢絕大部分都被用在了烏克蘭戰場之上,所以對于航空母艦這種“吞金獸”似的項目,大俄是真真的養不起了。
在這里我個人向俄羅斯提一下自己小小的建議,如果大俄能夠放下他那已經不太值錢的尊嚴的話,可以直接將航母送到我們這來修,這種程度的修繕、升級工作對于咱家的造船廠分分鐘拿捏,你修需要用八年時間,預計送到咱家八個月就可以給你拿下。
畢竟比庫茲涅佐夫海軍上將號還要破的航母咱都修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