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沙特國王薩勒曼宣布廢黜王儲穆克林·本·阿卜杜勒·阿齊茲,改立其子穆罕默德·本·薩勒曼為新任王儲。這場人事變動背后,是沙特王室三代人的權力博弈,被廢黜的穆克林是老國王的侄子,而新王儲則是老國王的兒子。簡言之,這是一場"廢侄子立兒子"的叔侄對決,結果印證了"叔叔終究斗不過侄子"的權力法則。
這一操作是否似曾相識?頗有些類似明朝朱祁鈺廢侄子朱見深改立自己兒子朱見濟為太子的歷史橋段,堪稱一場驚心動魄的"中東版宮廷劇"。
事件發生后,沙特王室迅速開啟權力大換血,將宮斗戲碼演繹到極致。沙特阿拉伯王國位于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國土面積225萬平方公里,但沙漠占比極高——北部是大內夫得沙漠,南部是魯卜哈利沙漠,生存環境極為惡劣。若非石油資源,沙特可能至今仍是貧困國家。
沙特的建國史充滿坎坷。作為伊斯蘭教發源地,阿拉伯半島的崛起與先知穆罕默德密不可分。公元610年,穆罕默德以麥加為起點傳播伊斯蘭教,經過數十年努力使其成為半島主流信仰。即便穆罕默德去世后,伊斯蘭教仍通過三代王朝發展,最終建立起橫跨西亞、北非和南歐的阿拉伯帝國。16世紀后,帝國淪為奧斯曼帝國屬地;18世紀中葉,當地領袖穆罕默德·本·沙特聯合宗教改革家穆罕默德·阿卜杜勒-瓦哈卜建立沙特阿拉伯王國,從國名便能看出其與穆罕默德的深厚淵源。
此后150年間,沙特家族為擴張勢力不斷與奧斯曼帝國及埃及交戰,雖兩次失勢卻最終復國。19世紀英國入侵后,半島陷入長期戰亂。直至1902年,阿卜杜勒·阿齊茲率軍從科威特出發,相繼擊敗拉希德家族、收復利雅得及內志、漢志地區,逐步統一阿拉伯半島。1927年5月20日,他與英國簽署《吉達條約》結束殖民統治;1932年9月23日,正式宣告沙特阿拉伯獨立。
沙特至今實行君主制,法律明確規定國王必須出自阿卜杜勒-阿齊茲的后代。老國王1953年去世后,歷代新王均從其子嗣中遴選。需注意的是,沙特王室規模龐大到"遍地王子"的程度,老國王一生至少娶過16位妻子,據傳現有2700名王室成員。更特殊的是其繼承制度:不同于"父傳子",沙特長期遵循"兄終弟及"模式,這也是2017年薩勒曼廢黜侄子改立兒子引發巨大爭議的關鍵,他打破了延續數十年的傳統,開啟"父傳子"新時代。
新王儲的任命需經效忠委員會投票通過。2017年薩勒曼的操作顯然已獲委員會支持,此舉被視為為兒子鋪路的權力布局。老國王此前便讓小薩勒曼擔任國防大臣、代表沙特出席G20峰會,并將國家命脈阿美石油公司交由其掌控,逐步樹立威望。
為鞏固統治,沙特王室展開大規模清洗:2017年11月4日:小薩勒曼主導成立反腐委員會,逮捕數十名王子、商界大亨及11位現任和前任大臣,清算舊賬。這場反腐運動雖贏得民眾支持,但也被質疑是清除異己的政治整肅。2018年三名重要王子被捕;進步記者賈邁勒·卡舒吉在伊斯坦布爾沙特領事館遇害并遭分尸,其生前曾撰文批評小薩勒曼;曾為女性權益發聲的巴斯馬赫公主突然發布求救視頻,自稱與女兒被關押在關押圣戰分子的監獄。這些事件均指向王儲勢力。然而沙特王室的宮斗大戲,僅僅中東權力游戲的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