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 12 月 24 日,美國軍事分析人士約瑟夫?格利高里?邁哈內在一次訪談中曾揚言:美軍可在短短 15 分鐘內打擊中國全境目標,使中國的工業體系陷入全面癱瘓!
但實際上,如果美軍要在 15 分鐘之內攻擊 5 萬個目標,那意味著每秒鐘必須完成 55 次打擊任務。然而,就導彈儲備與后勤保障能力而言,這顯然超出了其實際作戰能力。
更何況,在 2008 年初期,中國已經開始構建自己的防空網絡。發展至今,中國已將整個領空打造為一個嚴密的“防御屏障”。
別說是在 15 分鐘之內了,哪怕延長到 15 天,也不可能實現對中國全域的有效攻陷。
那么,美國為何要拋出這種缺乏現實基礎的言論呢?
美國眼中的“假想敵”
近年來,中國的崛起速度令人矚目,不僅經濟持續增長,軍事裝備也從曾經的落后狀態躍升至全球前三甲行列。
盡管美國依然保持著世界頭號強國的地位,但誰又愿意在自家床邊容許他人酣睡呢?
因此,美國始終試圖遏制中國的發展勢頭,甚至企圖將中國卷入戰爭泥潭,以此削弱中國的經濟潛力。
但他們顯然低估了中國的韌性。回顧世界大戰時期,雖然中國并未直接派遣軍隊參戰,卻為盟友提供了大量武器和物資支援。
中國人民展現出的凝聚力,是其他國家難以企及的。即便普通民眾未曾經歷過戰火洗禮,在國家面臨危難時,他們也能迅速拿起武器成為戰斗力量。
以抗日戰爭為例,當時有多少人放下農具、拿起槍支,經過簡單訓練便奔赴前線?
即使那時我們的軍事裝備和人員素質遠不及對手,最終不還是成功捍衛了家園嗎?
如今的中國,軍事實力早已今非昔比。2023 年,我國自主研發的北斗衛星系統正式部署,其導航精度與美國 GPS 不相上下,無論軍用行動還是民用生活,定位都極為精準可靠。
再如 2021 年 2 月 5 日,陸基中段反導試驗的成功,標志著我們擁有了更強大的空中防御能力,外來導彈想要突破防線變得異常困難。
此外,中國民用無人機產業同樣不容小覷,僅專利數量就占據全球七成以上,出口量常年位居世界第一,不僅能用于物流配送,在軍事偵察方面也有廣泛應用。
至于隱形戰斗機、航空母艦、核潛艇等重型裝備,也在不斷升級迭代,戰略威懾力日益增強。
而反觀美國,雖標榜自由理念,但普通民眾未必愿意扛槍上陣,現役軍人也只是將其視為職業選擇,并非出于使命感與責任感,自然缺乏戰斗意志。
一旦真的爆發沖突,中國火箭軍的東風系列導彈絕不會坐視不理,屆時無論是美國本土還是亞太地區的軍事基地,都將面臨嚴重威脅。
同時,我國空軍的戰機編隊、轟炸機群以及海軍艦隊,也都具備遠程作戰能力。
無論來自哪個方向的挑戰,我們都能夠從容應對,國家安全擁有堅實保障,任何挑釁行為都將付出沉重代價。
美國自詡“軍事強者”
過去,美國一直認為中國仍停留在二戰時期的水平,頻頻表現出輕視態度。例如,“9?11”事件后,美國借阿富汗戰爭之機,與吉爾吉斯斯坦達成協議,租用馬納斯國際機場作為空軍基地,駐扎 1500 名美軍士兵及工作人員。
據悉該基地于 2001 年 10 月正式啟用,至今仍是美軍在亞太地區的重要戰略節點。
與此同時,美軍還在塔吉克斯坦的庫里亞布設立軍事據點,意圖通過這些布局影響地區局勢,并試圖封鎖波斯灣,掌控關鍵能源通道。
不僅如此,美國在東南亞地區也積累了大量軍事資源。比如菲律賓的軍事基地曾是美軍重要樞紐,盡管經歷調整,但近年來美國不斷加強與菲律賓等國的軍事協作,重新激活相關設施。
泰國境內也有可供美軍使用的軍事場所,加上強大的太平洋艦隊,美國正試圖從南翼對中國形成包圍態勢。
而在東北亞,自 1945 年接管日本以來,美軍已在當地建立了眾多軍事設施。
橫須賀作為美在西太平洋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之一,與日本海上自衛隊共用,第七艦隊司令部即設于此,“里根”號航母亦長期駐扎在此。
佐世保則是美軍在日本第二大海軍基地,主要負責前沿部隊的后勤支持,“藍嶺”號等關鍵艦艇均部署其中。
巖國基地作為駐日美軍在本州地區唯一的海軍陸戰隊駐地,地理位置極具戰略價值,扼守對馬海峽,飛行器前往朝鮮半島只需半小時航程,與沖繩、橫田等基地形成相互呼應之勢。
此外,韓國境內也設有美軍基地,如龍山基地等,多個軍事設施緊鄰中國東南沿海,對中國沿海構成潛在威懾。
不開第一槍原則
不過,中國一貫堅持“先發制人”的原則并不等于軟弱可欺。若美國對中國發起全面打擊,中國必將采取果斷反擊措施。
要知道,中國的東風 - 41 導彈射程超過 1.2 萬公里,足以覆蓋美國全境,并具備多彈頭分導能力,具備極強的突防能力。
在空中作戰方面,殲擊機群將立即升空,殲 - 20 隱形戰斗機可率先出擊,在預警機、加油機等輔助下,對美軍目標實施遠程打擊。
水面艦艇部隊同樣實力強勁,航母戰斗群、驅逐艦等組成強大艦隊,能在遠洋對美軍形成有效壓制,維護國家主權與安全。
倘若美國膽敢挑釁,必將為其魯莽決策付出慘重代價。
結語
近年來,美國深陷經濟與地緣政治困境。國債總額已突破 35 萬億美元,利息支出即將超過國防預算,債務風險高懸頭頂。
貿易戰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反而導致貿易逆差擴大、通貨膨脹加劇。
在海外,上千億美元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以及中東局勢的復雜化,持續消耗著美國的戰略資源。
在這種背景下,若美國貿然與中國開戰,勝算渺茫。一旦戰敗,美元在全球貿易中的主導地位將受到嚴重沖擊,其“超級大國”身份也將難以為繼。
美國必須清醒認識到,與中國展開對抗并非明智之舉。
信息來源:《美軍計劃將臺海變成“無人地獄”?喪心病狂!》紅星新聞《美軍司令揚言讓臺海變“地獄”,中國軍事專家:武力涉臺勢必遭受難以承受的后果》環球網《美智庫報告:臺海若爆發沖突 美軍關鍵彈藥庫存撐不到7天》中國臺灣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