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讀近代史學大師呂思勉先生的《秦漢史》,讀到三國時期的時候,發現呂先生的一段論述:
合觀諸說,陳宮蓋傾危之士……一舉而危曹公,敗呂布,殺張邈,毒流兗、徐,覃及揚域者五年,甚矣,傾危之士之不可與處也。
呂先生的意思是說,結合各處記載,陳宮是一個“傾危之士”。陳宮和曹操鬧掰,是陳宮的原因,由于陳宮、張邈叛迎呂布,導致曹操差點丟失兗州,后來陳宮又密謀反叛呂布。
最終導致呂布、張邈被殺,兗州、徐州遭到戰亂并且波及揚州,時間長達五年之久,為害頗深。最后得出結論——陳宮這樣的“傾危之士”不可與其相處!
我之前曾寫過一篇文章,助曹操叛曹操,迎呂布反呂布,陳宮是一個不向命運屈服的斗士!那時候我認為,陳宮在三國初期,先幫助曹操后又背叛曹操,迎呂布又叛呂布,是想在亂世中有所作為。
但現在,讀到呂思勉先生的論斷,不由有些困惑,所以還是重新審視一下陳宮的所作所為,看看陳宮到底是“傾危之士”,抑或是一個不向命運屈服的斗士。
陳宮與曹操
首先需要說一下,《三國演義》里說陳宮“捉放曹”,之后又因曹操殺呂伯奢而離開曹操是不存在的。據《典略》記載,陳宮字公臺,兗州東郡人,性格剛直壯烈,年少的時候就和天下的名士交好,從這可以看出,陳宮也是士族出身,而且非常有才能。
公元191年,曹操在東郡大敗于毒、白繞、眭固、于扶羅等,袁紹表其為東郡太守。陳宮在作為東郡士人,此時加入曹操陣營。192年青州百萬黃巾入兗州,兗州刺史劉岱在與黃巾軍作戰中被斬殺,陳宮此時主動請纓,游說兗州的長吏,與濟北相鮑信共同支持曹操入主兗州。
之后曹操經過苦戰,迫降青州黃巾及家屬百萬口,收降卒精銳為青州兵。至此,曹操在亂世之中有了一州之地,又有了青州兵,這是曹操開始征戰亂世的憑仗。可以說陳宮在曹操入主兗州過程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投桃報李,曹操也非常器重陳宮,每次曹操率軍出征,陳宮都負責留守東郡。
194年曹操東征徐州陶謙,陳宮依然率軍留守東郡,但陳宮卻勸說張邈迎呂布入兗州,反叛曹操。呂思勉先生說“宮與曹公構釁之由不可知”,然后說曹操待人寬厚,而陳宮為人反復,認為陳宮之叛不是曹操的原因。
其實陳宮叛曹操,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曹操在193年殺了兗州名士邊讓。邊讓是陳留人,東漢末年名士、大儒,與陶丘洪、孔融等齊名,蔡邕也非常欣賞邊讓。陳宮“少與海內知名之士皆相連結”,與同為兗州人的邊讓自然也是“聯結”的。
東漢的政治環境之下,州郡長官治理地方,所征辟的掾屬基本上都是本地士族子弟,所以曹操入東郡征召陳宮,入兗州之后,程昱、毛玠、滿寵等進入曹操陣營。但邊讓可能名氣太大,看不上曹操(估計是因為曹操是宦官之后),多次出言侮慢。
志得意滿的曹操,隨便找個罪名就把邊讓殺了,并且株連家屬。經歷東漢末年的“黨錮之禍”,士人階級是同仇敵愾的,曹操殺了邊讓,實際上捅了馬蜂窩。所以陳宮才決定把曹操趕出兗州,迎呂布進入,其實從后來“郡縣皆應”,只剩三城為曹操堅守,也可以看出曹操不止得罪了陳宮,也得罪兗州許多其它士人。
這就是陳宮助曹操,后又叛曹操的過程。我們如果站在陳宮的角度來考慮,陳宮及兗州本地士人,考慮的首先是自己的利益,一如徐州的陳登。曹操以暴虐的手段殺邊讓,讓兗州士人階級產生了強烈的抵觸情緒,再加上一些我們不知道的原因,讓陳宮、張邈決定迎呂布入主兗州。
陳宮與呂布
宮說邈曰:"今雄杰并起,天下分崩,君以千里之眾,當四戰之地,撫劍顧眄,亦足以為人豪,而反制于人,不以鄙乎!今州軍東征,其處空虛,呂布壯士,善戰無前,若權迎之,共牧兗州,觀天下形勢,俟時事之變通,此亦縱橫之一時也。"——《三國志·張邈傳》
從陳宮勸張邈的話來看,一方面陳宮利用了張邈不甘居于曹操之下的心理,同時也想利用呂布的“善戰無前”。陳宮最直接的目的,是把曹操趕出兗州,由呂布、張邈據有兗州,然后觀天下之變。以縱橫一時。
陳宮沒有料到的是,曹操居然頑強的把呂布和自己趕跑,張邈被殺,家族被滅。195年,呂布和陳宮逃到徐州,依附劉備,后又在袁術的鼓動(袁術答應給呂布20萬斛糧食)之下偷襲下邳,占了徐州。
袁術食言,沒有給呂布糧食,察覺上當的呂布非常氣惱,正好劉備被袁術追的走投無路,只好向呂布請和。呂布讓劉備屯兵小沛,共同對付袁術。對徐州虎視眈眈的袁術并沒有放棄,他秘密聯絡呂布下屬郝萌,讓郝萌除掉呂布。
建安元年(196年)六月夜半時,郝萌在袁術的慫恿下發動叛亂,率部攻打呂布。郝萌的部將曹性反叛,與郝萌對戰,郝萌刺傷曹性,曹性斬斷郝萌一臂,高順乘勢斬下郝萌的首級,用床擔著受傷的曹性前往見呂布。
呂布問曹性此事起源,曹性回答:“郝萌受到袁術的鼓動而造反。”呂布又問:“同謀的都有誰?”曹性回答說:“陳宮同謀!”當時陳宮坐在呂布旁邊,臉發紅,旁人都察覺到了。呂布因為陳宮是大將,并沒有追究。
陳宮為何又一次選擇了背叛?
個人以為,一方面丟了兗州,打亂了陳宮的謀劃;另一方面陳宮發現呂布剛愎自用,不能聽從自己的意見。在這樣一個剛愎自用、有勇無謀之人手下做事,陳宮并不甘心。他自認為有經天緯地之才,不甘愿做個可有可無的謀士,他一腔抱負無用武之處,于是便有了反呂布的密謀。
既然反呂布,那么陳宮自然是準備依靠袁術了,可惜計劃失敗。不過呂布也的確優柔寡斷,陳宮都這樣了,居然也沒追究。后來曹操、劉備聯合進攻呂布,陳宮曾建議由呂布出城野戰,自己固守城池,等曹操糧草耗盡就退兵了。
但呂布妻子卻認為,陳宮不值得信任。其實后來陳宮的建議屢次不被采納,就是這次失敗叛亂所留下的隱患,既然陳宮參與密謀叛亂,呂布及其部將怎么可能再信任陳宮呢?198年,呂布部將侯成與宋憲、魏續反叛,縛了陳宮投降。
侯成、魏緒綁了陳宮投降,也是有意思的事情,之后呂布也投降。呂布還想茍活,被劉備一句話送走了。陳宮則顯得比較硬氣,據《典略》記載,兩人有如下對話:
曹操問陳宮:“公臺,你平常自認為智計有余,今天怎么會落到這個地步?”
陳宮回頭指著呂布說:“就是這個人不聽我的謀劃,才落得如此;如果聽我的,未必會被抓住。”
曹操:“今日之事,怎么說呢?”
陳宮:“為臣不忠,為子不孝,只求一死!”
之后陳宮從容就戮,曹操厚待陳宮妻子老母。其實這段對話也挺有意思,說明陳宮確實比較自負,同時也說明呂布確實剛愎自用,不聽陳宮的一些建議。這也印證了陳宮為何參與郝萌的反叛。
結論:傾危之士,只是不甘心罷了
其實在落筆之前,我并沒有想好最終結論。但現在我有些想法了:
第一,呂思勉先生說陳宮是“傾危之士”,此言不虛。陳宮叛曹操,引呂布入兗州,的確掀起了一番爭斗。戰火從兗州延綿到徐州,更甚至殃及徐州,自194年至198年,時間也的確挺長。
但責任其實不能全怪陳宮,即使沒有陳宮,袁術依然會進攻劉備,曹操也一直在征討徐州,這并非陳宮一人之過。另外,如果說陳宮是傾危之士,那賈詡勸說李傕、郭汜反攻長安,豈不是遺禍天下?
第二,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陳宮是不甘心的,他想有所作為,所以才會幫助曹操又反叛曹操,迎呂布又叛呂布。只不過,陳宮的水平并沒有那么高,或者說他看人的眼光有點問題。
南宋陳普曾做過一首詩《詠史上·審配陳宮》:何物曾奴董太師,原陵青草正萋萋。一時翔集多知處,獨恨公臺不擇棲。其中這句“獨恨公臺不擇棲”就是在說,陳宮并沒有找到自己的明主。曹操詩云“繞樹三匝,何枝可依”,陳公臺一生也沒有找到自己的歸宿……
參考資料:《三國志》裴松之注、呂思勉《秦漢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