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以法之名》在網上大火,同時也有不少出圈臺詞。
其中就屬律師張文菁的臺詞,最震耳欲聾。
“誰在栽贓,誰在陷害”,還在網上掀起了一陣模仿風。
然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是那句,“遲到的正義不叫正義,頂多算是真相!”
然而隨著劇集接近尾聲,在收官之際,該劇卻被罵上了熱搜。
不少網友指責該劇爛尾,并將矛頭指向戲外的七個人。
同樣有三個人,因為角色問題被罵。
然而被罵得最狠的一個,并不在這些人之中。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不久前《以法之名》舉行了收官禮,同時一些用戶可以超前點映,提前知道大結局。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隨著部分觀眾看完大結局,該劇卻被不少人網友罵上熱搜。
而那些看了后四集的人,更是對劇情不滿。
不少人接受不了角色“萬海”死在了黎明之前。
而飾演該角色的演員楊爍,幾天前的一個微博,推動了網友的不滿。
他稱最初自己來演“萬海”這個角色時,并沒有拿到完整劇本。
而且他的戲份幾乎都是換屋子被拷問。
還沒等他明白,劇組就通知他殺青了。
就連他也不知道這個角色的結局是什么。
網友對萬海死感到意難平,再加上不少人覺得后期劇情拖沓,有大量的回憶戲。
在后續幾集中,該劇大量回憶反派之間早期的淵源。
而且和前期比較,后期將大量篇幅放到了反派角色身上。
專案組出鏡率還沒有前期指導組的出鏡率高。
他們將矛頭對準了導演、編劇團隊的七個人。
不少觀眾都覺得該劇除了演員,其他地方都有問題。
面對眾網友的吐槽導演傅東育發了微博回應。
然而令人沒想到的是,這反而加深了網友的憤怒。
在他的回應中,他接受了大家的批評,但其中一句話引起網友不滿。
傅東育提到選擇演員的失誤。
讓不少人覺得他在“甩鍋”,而他的評論區,網友也是一邊倒。
有時候并不是大家一致認為的東西,就一定是對的。
該劇后期出現的有關反派過往回憶,也是為了能夠交代清楚,事情的前因后果。
至于大家說的大結局爛尾,更不存在了。
《以法之名》的結局恰恰最貼近現實,并不像以往的有些劇,刻意大團圓,突出正義。
此外,萬海這一人物幾乎貫徹了整個事件,而這也造就了他必死的結局。
他是劇中知道反派最多信息的一個,這讓他成為了反派的“眼中釘”。
眼看萬海就要申訴,說出一切真相,反派又怎會放任呢?
有時候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沒有誰做什么事能做到符合所有人的心意。
然而除了導演和編劇被網友罵得狠以外,不少觀眾對劇中三個角色的人設不滿意。
一直以來,張譯的演技在演藝圈都是有口皆碑。
然而隨著劇情的推進,他飾演的洪亮,也被不少網友吐槽。
不少人覺得劇中的洪亮太窩囊了,不符合“刀刃向內”十一部人員形象。
甚至有網友稱其中有一幕場景更是讓網友感到串戲。
劇中姜紅軍被捕后,不斷的喊要見洪亮。
這不免讓人想起在《狂飆》里,同一個演員飾演的張彪大喊張譯飾演的安欣。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網友質疑洪亮的窩囊,恰恰是他圓滑的表現。
劇中他的職位是監督內部人員,從前幾集就能看出同事對他的排斥。
過剛易折,如果洪亮做不到圓滑,處處得罪人。
早就不知道被調到哪了,正如前期秦峰被孫飛調到鄉下一樣。
其次劇中洪亮的好兄弟李人竣也被大家吐槽,人設割裂。
前期,李人竣一味地想要將“萬海案”辦成鐵案,哪怕有一些程序有問題,他也是忽略。
一門心思轉正,甚至還覺得喬振興和洪亮的質疑是為了不讓他當檢察長。
然而等他當了檢察長,又開始試圖翻案,這一轉變被網友認為太生硬。
如果你也這樣認為那就大錯特錯了!
從李人竣大學時期投票給自己就能看出,他比較“利己”。
也正是這一點,讓他后期的觀念轉變。
前期他為了拿掉“代理”兩字,不管不顧。
后期他為了穩住自己的位置,開始翻案。
甚至勸王彧去自首,也是為了證明自己在“萬海案”中是無辜的。
因此縱觀全局,李人竣從來都沒有變過。
他依舊是那個心中有正義且想保住自己位置的“官迷”。
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這也注定了他最后結局——職位被擼。
然而最有爭議的還屬反派程子健。
在其中一集,程子健向陳勝龍表忠心,同時也讓觀眾看到了他想要出人頭地的野心。
這樣一個毫無底線的人,卻在被抓后,只是見了女友一面就全交代了。
這一轉變紛紛讓網友覺得,程子健被降智了。
一個不顧法律底線的人,最后被愛情感化。
但實際上,程子健之所以會改變的細節,在過往劇情中也有體現。
前期不少人覺得程子健是在利用李人竣的妹妹。
但在兩人的相處之中充滿了愛,畢竟女生往往對男生愛不愛最敏感。
程子健被捕后見到她很慌張,也足以體現他是真心。
父母對他的期盼,女友的勸誡,在已經沒有翻身的情況下,他能做的就是交代了。
如果真要說這部劇哪里有問題,那就是太短了,不夠看。
對于一些簡說的劇情可以展開說說。
不過要說,以上幾個都不是被大家罵的最狠的,最慘的還是另有其主。
《以法之名》是在央視臺和優酷同步播出。
但優酷在即將大結局的時候,搞出了18元收官禮活動,可以超前點映。
而SVIP買了后,還可以獲得幕后花絮。
但隨著網友直呼結局爛尾,優酷慘遭“殃及池魚”。
不少網友調侃全劇最冤的有四個人。
冤死的喬振興、枉死的萬海、殉職的秦鋒以及花了冤枉錢的“我”。
由于網友對劇情的失望,導致不少人將怨氣撒到了優酷上。
但畢竟優酷也只是一個播出平臺,它無法決定劇情走向。
這一頓罵有些冤枉了,但它也有自己的不足之處,而這更涉及了它的同行。
近年來,各種視頻軟件套娃式會員現象頻出。
買一個VIP會員,不僅不能提前看大結局不說,竟然還沒電視臺完結的早。
有的普通VIP連廣告也不能跳過,徒有VIP之名,沒有之實。
甚至劇情過半出現“收官禮”,另花錢提前看結局的現象也不在少數。
這種現象已經不止優酷這一個平臺這么做了,其他的各大平臺也是如此。
去年京報網已經點出了這個問題,而中消協也早有表態。
四年前,他們就點名了超前點映這一行為。
表示要注重自愿,而且逐集限制也要取消。
本來收官禮不止優酷一家有,但這次它又碰上了《以法之名》被指爛尾。
兩層緣由疊加,導致優酷被網友罵慘了。
因此,對于優酷的遭遇,它需要做到有則加勉,無則改之。
但也希望觀眾理智看待《以法之名》這部劇。
正如季羨林先生說過,“不完美才是人生”。
《以法之名》這部劇在方方面面都充滿了真實以及現實。
劇中的人物都很立體,有血有肉,充分展現了人性。
至于網友認為的一些不完美的地方,這只能說是不同人有不同的感受。
也許你覺得不完美的地方,恰恰是其他人最滿意的。
你對這部劇有何看法,一起分享一下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