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楊 璐
編輯|李國政
出品|幫寧工作室(gbngzs)
中國汽車產業再攀新高峰。
2025年上半年,我國汽車產銷量首次雙超1500萬輛,均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具體來看,產量為1562.1萬輛、銷量1565.3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696.8萬輛和693.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1.4%和40.3%,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占比44.3%。
就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發布上述數據的同時,2025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嘉定舉行。這是全球汽車領域中最受關注的年度行業頂級盛會之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指導與支持,中汽協旗下汽車縱橫全媒體和中國汽車工業經濟技術信息研究所承辦。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十五五規劃啟動的關鍵之年,汽車行業持續釋放增長動能,成為驅動工業經濟復蘇的核心引擎,但同時面臨著來自國內外的多重壓力與挑戰。
本屆論壇從7月10日至12日共3天,設置1場閉門峰會、1場大會論壇、1場技術領袖峰會、12個主題論壇等15場會議和若干配套活動,旨在聚焦行業發展重點、熱點話題,凝聚全行業正能量,與各方一起守正創新,共謀合作共贏之道,攜手推動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7月11日上午,以“提質向新 智贏未來”為主題的大會論壇召開。
回望今年各大汽車論壇,唇槍舌戰不斷,刀光劍影不停,關于內卷與反內卷的話題頻登熱搜。中國汽車亟需一場冷靜又理性的行業對話,11日的論壇發言就少了一些火藥味,多了一些建設性意見。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萬鋼,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會長徐念沙,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原董事長、行業技術專家竺延風,奇瑞汽車董事長尹同躍,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東風汽車黨委常委、副總經理,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當值會長尤崢,及中汽協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等出席大會論壇。
萬鋼發表題為《同心協力 團結互信 合力推進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主旨演講。他強調,面向電動化、智能化發展新機遇,要深化企業間合作,共同塑造中國汽車產業良好形象,創新合作方式,促進優勢互補,實現共同發展,推動構建新型競合關系,攜手打造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培育新的產業價值增長極。
徐念沙表示,要發揮協會橋梁紐帶作用,建立行業自律調解仲裁法律援助機制,在避免無序競爭、減少拖欠賬款等方面取得實效,共同打造風清氣正、健康奮進、團結合作的行業新生態。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付炳鋒在演講中提出,從發布的運行數據看,今年上半年汽車市場延續良好態勢,多項經濟指標同比均實現兩位數增長。隨著電動化加速全球汽車產業的結構調整,人工智能新一輪全面興起,全行業正邁向換道賽車的下半場。
付炳鋒提出,產業需進一步促進雙碳互認互信,共同推動全球綠色發展,同時加強綜合治理“內卷式”競爭,維護汽車行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
論壇舉辦期間,中國行業綠色低碳公共服務平臺暨汽車行業EPD平臺建設儀式啟動,這是由中汽協組織發起、整車頭部企業倡議、行業企業組成,具有公益性和公信力的行業“雙碳”公共服務平臺。
以下是部分嘉賓發言摘要。
萬鋼
演講主題“同心協力 團結互信”費思量
電動化、智能化和低碳化是我國汽車產業轉型升級的方向,新能源汽車現在有3條跑道:第一條,純電動;第二條,混合動力;第三條,氫能。
純電和混動方面,2024年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1286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0.9%,其中,插電式混動和增程式混動車型超過40%,總產量是514萬輛。而2021年,純電和混動的比例還是85%和15%。
氫能方面,要統籌推進氫能與燃料電池的協同發展,加快氫基礎建設。
下一步還是要聚焦于關鍵核心技術,包括:
其一,動力電池。
現在固態混合電池開始小規模裝車實驗,全固態電池還處于研發和中試階段,仍然面臨科學問題、工程化、產業技術難題。
另外,現在的問題是如何共同推動生產回收、梯次利用和再利用的規則,來構成全生命周期當中可回收、再循環的閉環體系。
其二,推動車路云協同和智能網聯的協同發展。
2024年底,具有L2輔助駕駛功能的乘用車市場已經超過57%,全國有20個城市和聯合體開展車路云一體化。車能融合與中心計算平臺是發展方向。
技術不斷進步,但標準要有一定的剛性,要慎提Plus,L2就是L2,它既規范了企業又規范了駕駛人員的行為。
其三,推動綠色低碳智能制造全產業智能化演進。
發展輕量化。從材料、工藝、模塊化的角度,包括總裝環節的制造,前沿技術創新和規模化應用上考慮輕量化。
在人工智能時代,要將產品智能化轉為產業智能化。
其四,立足中國,放眼世界。
向外走的過程中,要特別重視投資本土,注意合規性,適配區域的技術標準,適應當地營商環境,構建售后服務體系,創造品牌價值。現在主要大企業都已在國外建立了研發中心和制造企業。能否建立一個合規的、高質量的合作,是走出去的關鍵。
付炳峰
不能讓“內卷式”競爭走向“外卷”
一是市場結構已發生歷史性轉變。
新能源汽車成為市場的主導力量。我國汽車產銷規模連續兩年躍升3000萬輛,新能源年產銷突破千萬輛。目前為止,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占比達到10%。展望全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預計達到1600萬輛,新車銷量占比有望超過50%。這標志著我國電動化轉型升級已完成了第一階段產業和市場結構的調整。
二是換道賽車的下半場:智能化與人工智能。
我國乘用車組合駕駛輔助系統滲透率已接近60%。在模型算法創新、硬件性能提升和數據積累的賦能下,汽車的智能化發展與人工智能相融,一批優秀的智能汽車品牌和技術生態企業脫穎而出,加快實現向低碳智能出行方式的轉變。
與此同時,在產業鏈及制造領域,全方位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加快數字化轉型和自動化改造,實現節能降碳和定制化生產方式的提升。
三是中國汽車供應鏈體系將惠及全球汽車產業。
中國汽車供應鏈通過海外并購,建立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等方式,成功融入世界零部件采購體系,成為全球供應鏈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中國汽車供應鏈企業與全球汽車行業領先國家形成了多層次成熟的合作模式。
四是促進碳足跡互認互信,推動全球綠色發展。
汽車行業共建碳管理體系,開展離散制造產品碳足跡核算方法的研究,建設行業綠色低碳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汽車行業碳足跡的數據庫,報送產品碳足跡排放因子,支持國家數據庫的建設,為全球汽車產品碳足跡因子提供中國的數據。
五是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這個話題不可回避,中國汽車在走向國際化的同時,也應該把家里的事解決好,不能“內卷式”競爭再走向“外卷”,這是行業的共識。以拉踩式營銷、網絡水軍、黑公關等無極限蹭流量的網絡現象頻出,嚴重污染了汽車行業的生態,極大危害了行業健康發展。
2025年,中汽協發布了3個倡議:
3月18日,發布《關于規范企業數據發布倡議書》,及時叫停了發布、銷售之周榜單。
4月21日,上海車展前夕,發布《關于規范駕駛輔助宣傳與應用倡議書》,強調壓實企業責任,規范對自動駕駛過度營銷和虛假宣傳。
5月31日,發布《關于維護公平競爭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倡議書,這是行業出手整治無序價格戰行動的舉措,為行業亂象踩下了剎車。
尹同躍
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反對內卷,但實際上奇瑞跟了價格戰、也參與了內卷,在智能化發展越來越快的當下,企業領導人越來越嚴重了。
弱智
奇瑞是膽子比較小,總是跟著別人干好事,也跟著別人干壞事,所以新技術上車也很膽小,宣傳上也不敢得罪誰,只有自嘲,南方人自嘲的水平也不如東北人。
奇瑞在國內“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也企圖在世界范圍內和上下游建立統一戰線,做一個出海文明的使者,爭取不給國家增加麻煩,成為國家與外面關系的紐帶。
中國汽車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更需要品牌,需要創新,需要管理的變革,需要質量和服務的升級,所以我們呼吁政府在這方面多一些考核和引導,對企業經營能力提升要有一定的耐心,品牌建設和技術創新、技術突破都需要時間和耐心。
我們不追求銷量的排名,質量的排名比銷量更重要,利潤的排名不如創新重要。可能我們銷量搞不過別人,所以換一種方式。
我要特別呼吁協會,多組織活動互相學習、互相諒解、互相理解。我們都有把中國汽車做強、做大、做長久的責任。
馮興亞
打好用戶導向三大戰役
廣汽一直在對標優秀的企業,上周我專程前往深圳拜訪了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針對新形勢下的汽車產業趨勢、營銷創新、客戶洞察、公司改革治理及合作項目推進等進行了深入學習交流。未來,廣汽與華為將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合作。
隨著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的興起,用戶需求發生了根本變化,汽車已成為承載個性和情感的移動伙伴。
深刻理解并精準滿足用戶的情感需求、提供情緒價值,已經成為當前汽車產品定義和開發的核心競爭力。忽視情緒價值的汽車產品,即使功能很強大,也難以在市場上脫穎而出。
過去一段時間,我一直在反復思考:廣汽如何“堅守好自己的堅守”、為客戶提供安心可靠的功能價值;與此同時,又能夠打造真正讓用戶心動,讓客戶激動的情緒價值。答案是初心不改,路徑要變。
廣汽要堅守自己的原則,確保汽車安全和功能價值底線;同時,更要全面提升對用戶需求的洞察能力、重構用戶運營體系,全面擁抱和滿足用戶核心需求,著力打造情緒價值。因此,我們系統引入了DSTE(開發戰略到執行)、IPD(集成產品開發)、IPMS(集成產品營銷與銷售)流程體系。
廣汽要打好用戶導向的三大戰役。
第一,打好用戶需求戰,構建大研發體系。
廣汽整合重構了產品、造型、整車、平臺技術等資源及相關的職能架構,構建了從用戶洞察為起點到產品交付的大研發體系,確保車型開發在滿足功能價值基礎上,精心鍛造讓客戶心動的情緒價值。
第二,打好產品價值戰,以科技與安全強化品質競爭力。
新能源上半場,廣汽掌握了高安全彈匣電池、夸克電驅、超級快充、第三代混動系統等新能源領先技術。
智能化下半場,實現了智能輔助駕駛城區NDA在昊鉑、傳祺、埃安的全面搭載,今年會下線首款前裝量產L4高度自動駕駛車型。此外,高算力星靈電子電氣架構、基于生成式AI端到端架構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端云一體大模型智能體以及智能底盤域控等核心智能技術,均已實現量產。
第三,打好服務體驗戰,重構用戶信賴滿意的營銷體系。
廣汽正在全面導入IPMS(集成產品營銷和銷售)體系,以此為核心,全面優化直聯、直服、直營的“營銷金三角”客戶新體驗。重新梳理了服務流程,全面導入NPS(顧客凈推薦值)指標管理評價體系,確保店端和全體銷售服務人員將更加專注客戶體驗和用戶滿意度的提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