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楊少華老爺子被兒子推著輪椅,40度高溫下完成了人生最后一場商演,誰能想到,老人去世當天楊議竟然還在直播間帶貨。
鄭好這個"神預言"到底說中了啥?楊議又做了哪些事讓網友徹底怒了?
作者-山
網友說"神了",鄭好這話真應驗了
網友們都說鄭好"神了"。
去年7月那場直播,鄭好怒斥楊議"下三濫"的視頻,一夜之間從故紙堆里被翻了出來。觀看量瞬間暴漲到500萬,相關話題閱讀量直沖3.2億。評論區更是炸了鍋,"我服了"、"神預言家"、"簡直就是血色箴言"這樣的留言刷滿了屏幕。
有網友專門制作了對比圖。左邊是鄭好當時的原話:"楊議嘴上談情義,心里全是生意經,實屬下三濫!"右邊是楊少華高溫去世的新聞截圖。這張圖片在各大平臺瘋狂轉發,24小時內轉發量暴增300%。微博話題#鄭好說對了#的閱讀量突破1個億,網友們仿佛找到了情緒宣泄的出口。
更讓人唏噓的是楊議的"表現"。老爺子去世后6小時,他的賬號竟然還在推廣帶貨鏈接,被眼尖的網友截圖瘋傳。這波操作直接把網友們給整無語了:"人都沒了還想著賺錢?"直播間的觀看人數從平均8萬人跌到不足2千,帶貨成交額暴跌95%。相聲界幾位前輩雖然沒有公開表態,但都匿名透露了一個態度:"此事過線了"。
可網絡再熱鬧,也比不上現實那么扎心。
40度高溫推輪椅,還在直播間賣貨
說起扎心,就得看看楊少華老爺子那天的遭遇。
7月9日中午,天津的氣溫逼近40度,連年輕人都受不了,更別說94歲的老人了。可楊議還是把父親推著輪椅帶到了某餐廳的剪彩現場。現場曝光的照片讓人看了直心疼:老爺子瘦骨嶙峋,整個人蜷縮在輪椅里,臉色蒼白得嚇人,連坐穩都需要人扶著。
最殘忍的是那個"點贊"手勢。楊少華用盡全身力氣,顫顫巍巍地抬起手,勉強比了個大拇指。那一瞬間,94歲老人眼中的無奈和疲憊,像針一樣扎在每個看到照片的人心里。網友們心疼得不行:"這哪是剪彩,分明是在榨干老人最后一絲價值!"
更令人憤怒的是"淀粉腸事件"。就在老爺子去世當天中午,三兒子楊倫運營的賬號"楊爺爺的快樂生活"照常更新了帶貨視頻。畫面中,楊少華動作遲緩地咬了一口淀粉腸,表情痛苦卻還要配合拍攝。這段不到30秒的視頻,成了老藝術家人生最后的影像,也成了楊家父子"流量變現"的終極證據。
網友們的評論句句扎心:"連最后一口氣都要用來帶貨嗎?""94歲老人被活活累死,兒子們還在數錢。"有人算了筆賬:那家餐廳花幾萬塊請老人剪彩,結果最后變成了葬禮現場,店家也是夠倒霉的。這種"坑爹"行為,德云社那邊早就看不下去了。
德云社早就看不慣,侯家恩情也忘了
話說回來,鄭好罵楊議可不是一時沖動。
2024年7月,侯耀華在直播中聲稱要"清理門戶",矛頭直指推廣帶貨商品。這波操作把鄭好給看笑了:表面上勸和,實際上收割德云社粉絲流量來賣貨。
鄭好當時就忍不了了。四天后的直播間里,他火力全開,直接模仿楊議的哭腔:"再播一會兒就露餡了!"更狠的是后面那句定性評價:"嘴上談情義,心里全是生意經,實屬下三濫!"這話說得毫不留情,但細想想,還真說到了點子上。
最讓人寒心的是"忘恩負義"這四個字。楊少華當年能紅,全靠侯寶林的提攜。是侯老爺子親自推薦他給 現在楊議在侯郭矛盾中見風使舵,昔日靠侯家立足,如今蹭德云社熱度,這不是"下三濫"是什么?個人品行是一回事,整個行業的生存狀況又是另一回事。 一年商演80多場,老藝術家成了搖錢樹 老實說,楊議這么干也不是完全沒道理,行業確實太難了。 有數據顯示,楊少華父子在某些年份參與的各類商演及活動超過80次,平均四五天就有一場。這個頻率對年輕人來說都吃不消,更別說94歲的老人了。可沒辦法,傳統相聲的市場份額越來越小,德云社雖然火,但也主要吸引年輕觀眾。像楊議這樣的"中生代",既沒有德云社的流量,又不如馬三立、侯寶林那輩的江湖地位,只能靠老爺子的招牌四處走穴。 公共衛生專家早就警告過,高溫天氣對高齡老人的心腦血管系統構成極高風險。就在不久前,演員馬景濤也因為戶外高溫活動中暑倒地,他和楊議年紀相仿,身體狀況都比不上年輕時。94歲的楊少華,抵御高溫的能力可想而知。可為了那點出場費,父子倆還是冒了這個險。 最諷刺的是"教育方式"的對比。郭德綱對郭麒麟那套嚴格管教,雖然嚴厲但培養出了獨立人格。楊少華對楊議的溺愛,從14歲忘詞不批評,到成年后買古董賣房產支持,再到94歲還要出來給兒子撐門面。這種"愛"到最后變成了害,不僅害了兒子的品格,也害了自己的生命。 傳統藝術的傳承確實困難,但高齡藝術家的健康和安寧,應該是所有決策的底線。但再難,也不能把老人當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啊。 結語 鄭好那句"下三濫",現在聽起來更像是對整個時代的精準把脈。當94歲老人被推著輪椅成為最后一棵韭菜,咱們丟失的不只是一位藝術家,而是對生命最起碼的尊重。 這件事給所有人都上了一課:再大的名頭也經不住透支親情,再難的處境也不能突破做人的底線。楊議現在算是把父子倆的臉都丟盡了,以后怕是更沒人買賬了。 你覺得,在這個啥都能變現的時代,傳統藝術還能守住最后那點體面嗎? 作者聲明:作品含AI生成內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