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于7月12日啟動大規模裁員行動,共計超過1300名員工接獲解雇通知。這是川普政府推動聯邦機構重組計劃中的關鍵一環,旨在“精簡架構、優化效能”,但此舉也引發外界對美國外交實力削弱的廣泛憂慮。
據美聯社取得的國務院內部文件,此輪裁員細節如下:
受影響人數:涉及1107名文職雇員與246名駐美外交官;
離職程序:外交官將獲最長120天行政休假,文職人員多需在60天內完成離職手續;
權限終止:被裁員工須于通知當日下午5時前注銷全部國務院系統訪問權限。
國務院強調,該計劃已提前通過自愿離職項目進行部分崗位削減,以減少沖擊。
正在馬來西亞訪問的國務卿魯比奧(Marco Rubio)表示,此次重組“并非削弱,而是重塑”,目標是消除冗余與職能重復,提高行政效率。國務院聲明指出,本輪裁員主要針對“非核心任務單位”,不會影響關鍵外交部署。
白宮方面表示支持,稱這是川普總統推動政府“瘦身計劃”的一部分,有助于構建“更高效、更聚焦”的外交部門。根據今年5月向國會提交的改革方案,國務院最終將減少約18%的本土崗位,總計逾2000個職位。
美國外交服務協會(AFSA)對此發出強烈抗議聲明,指出:
過去半年,美國外交體系已裁減近20%人力;
本輪裁員與員工表現無關,僅依據所在部門調整;
當前國際局勢復雜,削弱外交團隊“將直接危及國家利益”。
曾在三屆政府任職的前高級外交官戈登·杜吉德(Gordon Duguid)直言:
“這是災難性的決策,真正被裁掉的是美國在外交戰線上的經驗與專業。”
此次改革涵蓋300余個國務院內設單位,其中包括:
撤銷阿富汗事務辦公室;
合并部分國際人道救援項目;
新設“網絡安全與人工智能事務局”以因應新型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國務院在5月提交的改革草案中明確提出,重組將裁減“與川普政府核心優先事項不符”的部門,包括部分與難民權益、民主推廣及多邊合作相關的項目。
盡管最高法院已裁定本輪行政裁員不違反現行法規,相關法律訴訟仍在持續進行。部分被裁員工質疑裁員程序缺乏透明度,指稱“已處于行政休假狀態卻仍被突然解雇”,引發內部程序正當性的爭議。
當天匯率
1 美元=7.17人民幣
美國同城分類信息網免費發布平臺!
點擊下方原文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