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起名大師謝詠~青島各區縣起名字的由來
長沙起名大師謝詠分享長沙各區縣起名字的由來和歷史,長沙起名字的大師謝詠老師是長沙起名最好的大師,下面就是謝詠老師分享的關于長沙起名字的由來和歷史~
在探尋青島各區名稱背后的故事時,我們不難發現,這些名稱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從西周時代的夷國,到春秋時期的介國、夷國、萊國,再到戰國時期的即墨,青島的建置沿革都與之緊密相連。即墨,作為青島發展的根源,承載著千年的歷史滄桑。而平度、膠州、萊西這些區域,同樣擁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至于“城陽”這個名稱,更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1年,其背后又蘊藏著怎樣的故事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翻閱史料,探尋這些古老名稱的由來,以及如今各區命名的緣由。
謝詠老師簡介★★★
謝詠老師,男,現居重慶,當代易經傳統文化研究者,著名姓名學起名家,易經風水和命理實戰布局設計師;
謝詠老師是當代著名周易姓名學起名大師,一生致力于易經和姓名文化的研究運用,是新時代最具實力的八字命理和易經+姓名學家,擅長于易經風水布局,黃道吉日挑選,周易人生策劃等;尤其是在姓名領域,謝詠老師通過對命理學和姓名學多年的研究運用,以及吸取古今經驗精華總結,是真正地把八字精髓“喜用神+姓名學”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人,勘稱姓名學的精髓和正統,對人生具有重要的提升和幫扶作用;
謝詠老師撰寫易經風水和命理以及部分姓名學文章,如《謝詠起名案例詳解》系列,《四柱喜用神實例詳解》系列、《謝詠老師八字實例詳批》系列等系列等幾十篇易經方面著作,不僅僅給易經姓名文化愛好者提供了非常大幫助,更是對發展和弘揚傳統易經傳統文化起到了完善作用,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自行網上搜索閱讀~
青島,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其地名源于前海沿中的一個小島——小青島。小島樹木蔥郁,從陸地上望去,一年四季都是青色,因而得名。后來,“青島”逐漸成了周邊一帶的泛指,比如“青島”北面的海灣就稱為“青島灣”。如今,青島下四方區
市南區和市北區
市南、市北這兩個名稱,在青島的歷史上有著深厚的淵源。它們最早出現在1938年,當時日本第二次侵占青島,設立了市南、市北、海西、臺東、四滄、李村六個警察分局。這兩個區名直觀地反映了它們各自位于青島市的不同位置——南端和北端。盡管歷經多次區劃調整,市南和市北的區域范圍已與歷史大相徑庭,但這兩個名字卻一直沿用至今。
李滄區
李滄區是市內四區中成立最晚的一個。1899年,德國在膠澳租界時劃定了李村區。1932年,西部滄口和東部李村一同設立了鄉區建設辦事處。1935年9月,四方與滄口合并為四滄區,后改為第五區。1949年6月2日青島解放后,成立了四滄區人民政府。1951年6月,又成立了滄口區人民政府。直到1994年4月,經國務院批準,原滄口區的李村河以北區域與原嶗山區的李村張村河以北區域合并,才正式設立了新的李滄區。
黃島區
黃島區之名源于黃島,這一名稱在《增修膠志》等歷史文獻中有所記載。黃島位于黃庵山之北,四面環海,因其土層薄而含鹵分高,土石皆顯黃色,因而得名。1979年1月,經國務院批準,黃島區正式設立,駐地黃島,從而沿用至今。
嶗山區
嶗山區之名源于其境內的嶗山山脈。嶗山地區在1949年6月解放后,曾設嶗山行政辦事處,后改屬膠州專署、青島市。1953年設嶗山郊區,1961年設立嶗山縣。直至1988年11月,青島市嶗山區才正式掛牌成立。
城陽區
1994年5月,城陽區正式設立,其名源于古代的不其城之南,即城之陽,寓意著這片土地的歷史底蘊。城陽,一個歷史悠久的區域,境內曾發現城子龍山文化遺址,證明4000多年前這里就有人類居住。商、周時期,城陽隸屬于萊夷地,公元前567年,齊國滅萊,城陽隨之歸屬齊國。1949年5月31日,城陽獲得解放,隨后分別被嶗山辦事處和即墨縣管轄。1961年10月,城陽又劃歸嶗山縣。到了1988年11月,城陽再次改屬嶗山區。最終,在1994年6月,城陽區成為青島市的市級建置,這一名稱也一直沿用至今。
即墨市
其名源于古時的即墨故城,該城臨近墨水,因此得名。這一名稱可追溯至《戰國策》、《國語》和《史記》等歷史古籍。在秦朝統一中國后,即墨被正式定名,隸屬于齊郡。歷經萊陽、膠州的多次歸屬變更,最終于1958年劃歸青島市。然而,在1961年3月,即墨又改屬煙臺地區。直至1978年11月,它再次被劃歸青島市。1989年7月,即墨縣被撤銷,取而代之的是即墨市。
膠州市
位于山東半島西南角,因膠水而得名。這里四千年前就有先民居住。其建置歷史可追溯至秦至隋的黔陬縣,歷經唐代的板橋鎮、北宋至元的膠西縣,以及明清的膠州和民國的膠縣。在抗日戰爭時期,膠縣曾一度淪為日偽統治區,但在1939年6月又劃歸青島。1949年后,膠州歷經多次專區變更,最終于1987年2月撤銷膠縣,設立膠州市。
膠南市
因地處膠州南部而得名。其境原屬膠縣、諸城和青島市海西區。在抗日戰爭時期,這里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先后更名為諸膠邊辦事處、藏馬縣和珠山縣。1946年,膠南縣正式成立,隸屬于濱北專區。歷經多次專區調整后,1990年12月,膠南縣被撤銷,設立了膠南市。
萊西市
這片歷史悠久的土地,自石器時代起就見證了人類的勞動與繁衍。商周時期,這里隸屬于萊子國,秦時則歸入齊郡。因地處萊陽之西,萊西之名由此而來。在歷史的長河中,萊西的行政區劃多次變更。1941年2月,原萊陽縣拆分為萊東縣和萊西縣,1942年7月又從兩縣中析出萊西南縣。
同樣有著深厚歷史底蘊的還有平度市。
1913年,平度州改為平度縣,仍屬萊州府。建國后,平度縣的歸屬幾經變更,最終在1983年10月劃歸青島市管轄。1989年7月,平度縣被撤銷,建立了平度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