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前大佬操盤,B 站百萬 UP 主站臺。
作者|劉欽文
編輯|高遠山
一個B站百萬UP主不做視頻和網紅,還能做什么?
智元機器人聯合創始人"稚暉君"給出了答案——從科技網紅轉型為機器人創業者和上市公司高管。7月8日晚,這家由他參與創立的公司斥資21億元收購科創板上市公司上緯新材63.62%股權,完成了一場華麗的資本躍遷。
或許連"稚暉君"本人都難以想象,三年前那個在B站發布自制機械臂視頻的極客少年,如今身后站著的已不再是DIY工作室的簡易設備,而是一家估值150億元的機器人獨角獸。
但這場資本大戲的精彩程度遠超外界想象:7月10日,據"投資界"從多位投資人處確認,智元機器人"赴港上市目標不變";然而次日公司卻迅速澄清,稱"暫無明確上市計劃"。
在這場資本迷局中,更值得關注的是另一位長期隱于幕后的關鍵人物——“華為前大佬”鄧泰華,隨著智元近期頻繁的資本運作,這位真正的"操盤手"終于浮出水面。
借殼疑云,
一場21億的資本變形記
7月8日晚,科創板上市公司上緯新材一則公告引發資本市場震動。智元機器人將通過“協議轉讓+要約收購”兩步拿下控制權,交易總價約21億元。
此次收購分為兩個步驟。第一步,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智元機器人旗下的上海智元恒岳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成立于2025年6月25日)擬受讓上緯新材控股股東SWANCOR薩摩亞持有的公司1.01億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的24.99%;上海致遠新創科技設備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擬受讓總股本的5%。
圖源:公告
第二步,在協議轉讓完成的基礎上,智元恒岳擬通過部分要約收購方式進一步增持公司股份,要約收購數量為1.49億股,占公司總股本的37%。若交易順利推進,智元機器人將以約21億元的總代價,實現對A股科創板公司上緯新材至少63.62%的控股權。
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恒岳,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CEO鄧泰華,核心團隊包括B站百萬粉絲UP主“稚暉君”彭志輝。
市場對此反應熱烈。7月9日復牌,上緯新材“一字”漲停,10日、11日繼續封死漲停板,連續三日漲停,漲幅達60.05%,截至7月11日,報收13.45元/股,市值飆升至54.25億元。投資者似乎毫不理會這家新材料公司去年僅8868萬元的凈利潤,而更看重其新主人——估值150億元的具身智能獨角獸智元機器人。
對于智元機器人而言,收購上緯新材的意圖引發諸多猜測。智元機器人方面回應稱,本次收購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辦法》中的重組上市,不是“借殼上市”,且暫無在未來 12 個月內對上市公司主營業務做出重大改變或調整的明確計劃,以及暫無對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重大資產重組的明確計劃。
“智元機器人采用‘協議轉讓+要約收購’分步取得控制權,規避全面要約義務的同時降低收購成本,快速獲取上市公司平臺資源。這種設計體現了資本運作的靈活性,既避免了漫長IPO流程,又為后續融資與業務整合預留空間。然而,其‘非借殼’表述需面對監管對實質性重組的審查,若未來注入具身智能業務,需滿足科創板定位要求,否則可能引發合規風險。長期來看,控制權穩定與業務協同性才是決定此次收購成敗的關鍵。”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員王鵬表示。
圖源:罐頭圖庫
上緯新材是一家聚焦節能環保和新能源領域的新材料公司,2024年度財報顯示其營業收入為 14.94 億元,同比增長 6.7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8868.14 萬元,同比增長 25.01%。
“本次并購上緯新材,能夠為未來注入更多優質資產,同時賦能上市公司內部孵化,加速在若干應用領域的商業化布局落地,進一步推動機器人行業的整合與升級。”智元機器人表示。
百萬UP主“稚暉君”為創始人,
兩年干出一個150億獨角獸
在智元機器人擬收購上緯新材的消息引發熱議的同時,7月10日有市場消息稱,智元機器人在推進收購的同時,赴港上市目標不變。對此,智元機器人回應《上海證券報》稱,消息不屬實,公司暫無赴港上市明確計劃。
圖源:罐頭圖庫
盡管公司予以否認,但市場對于智元機器人未來的上市計劃仍充滿好奇。
讓智元機器人爆火的,正是其聯合創始人之一的“華為天才少年”彭志輝。
聯合創始人彭志輝,這位被粉絲稱為“野生鋼鐵俠”的90后,在B站擁有百萬粉絲。2015年從電子科技大學畢業后,先在OPPO研究院AI實驗室擔任算法工程師。2020年,他經過華為七輪面試,最終以“天才少年”身份入職,專注于昇騰AI芯片及算法的研究工作。
圖源:bilibili
2022年底,這位“天才少年”在社交媒體宣布離開華為創業的決定。很快,2023年2月,他與合作伙伴共同創立智元機器人,并出任首席技術官一職。
雖然成立時間較短,但公司發展迅速,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智元機器人已進行過9輪融資,估值已達到150億元,超過在春晚舞臺上因”機器人跳舞“爆火的宇樹科技,背后投資方陣容豪華。
在成立的第一年,智元機器人就密集獲得五輪融資。
2023年3月,在公司成立僅次月,智元機器人便完成種子輪融資。此輪融資由高瓴創投領投,奇績創壇聯合參與;緊接著4月,智元機器人開啟A 輪、A+融資,鼎暉投資與高榕資本聯合注資;同年8月,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包括比亞迪、藍馳創投等;12月完成A+++輪融資,融資金額超過6億元,吸引了比亞迪、BV 百度風投(參與A+輪)、三花控股、高瓴創投(參與天使輪、A 輪后持續追加投資)等知名機構紛紛入局。
圖源:天眼查
2024年繼續完成兩輪融資,分別在3月和9月,投資方包括紅杉、上汽、藍馳創投等。
進入2025年,智元機器人的融資熱度持續攀升。3月完成由騰訊領投的B輪融資,龍旗科技、臥龍電氣、華發集團、藍馳創投等多家產業方及老股東踴躍跟投。僅僅兩個月后的5月,智元機器人再次完成B+輪融資。此輪融資中,京東、上海具身智能基金加入投資方陣營,而上汽等多家老股東也積極選擇增資。
伴隨著資本的加持,智元產品線迅速擴張:遠征、精靈、靈犀三大機器人家族覆蓋工業智造、商業物流及科研教育等場景。2025年1月,第1000臺通用具身機器人下線;3月發布的靈犀X2已能完成舉重、騎自行車等復雜動作;7月7日發布的“哪吒”機器人靈犀X2-N,其雙形態設計實現輪式與足式自由切換。
智元機器人合伙人、具身智能事業部總裁姚卯青在接受“界面新聞”采訪時表示,智元今年機器人出貨量計劃保持在數千臺,營收數將保持數倍規模增長。
背后華為大佬浮現,
“智元系”投資版圖有多大?
智元機器人在一級市場上獲得多輪融資,如今又收購一家上市公司,頻頻的資本運作背后,也讓智元機器人和B站百萬UP主“稚暉君”背后真正的操盤人浮出水面。
上緯新材公告顯示,交易完成后,上緯新材控股股東將變更為智元恒岳,實際控制人將變更為智元機器人CEO鄧泰華。
在公眾視野中,智元機器人一直以"天才少年"彭志輝(稚暉君)作為技術代言人。這位B站百萬粉絲UP主頻繁現身產品發布會,其極致的“技術天才”氣質深入人心。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公司實際控制權始終掌握在另一位華為系高管手中——直到今年3月的一紙工商變更,才揭開了這家機器人獨角獸的權力架構之謎。
圖源:天眼查
2025年3月,智元機器人完成關鍵人事調整:法定代表人由舒遠春變更為鄧泰華,后者同時出任董事長兼CEO。這并非空降高管的戲碼,公開資料顯示,鄧泰華自2023年公司創立之初就作為創始股東隱身幕后。這位在華為任職超過20年的老將,曾主導華為運營商BG核心業務,與彭志輝存在華為時期的上下級淵源。
公開信息顯示,鄧泰華和“稚暉君”一樣,同樣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擁有豐富的通信和人工智能領域經驗,曾擔任華為公司副總裁、無線產品線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主導了華為鯤鵬、昇騰AI計算生態的構建。
兩人的履歷曾在華為昇騰有所交叉,彼時“稚暉君”彭志輝任昇騰全棧研發工程師,鄧泰華則負責AI計算生態構建。
據“36氪”報道分析,按照估值,目前國內人形機器人創業公司第一梯隊的公司有三家:宇樹科技、智元機器人和銀河通用。而智元機器人是第一梯隊中最特殊的角色。按照真格基金的看人理論,宇樹科技的創始人王興興和銀河通用的創始人王鶴可以歸類到“技術派”,而鄧建華則要歸類為“操盤手”。
在“操盤手”鄧建華的一系列運作下,智元機器人不僅發展的迅速且順利,如今還在不斷投資其他機器人公司,以及具身智能相關產業鏈公司。
天眼查顯示,智元機器人的直接對外投資達27項,間接投資達57項,包括靈猴機器人、復興電機、安努智能、智鼎機器人、硅基方舟機器人等。
圖源:天眼查
這次收購上市公司上緯新材,也成為智元機器人至今最大的一筆投資。
智元機器人通過直接收購上市公司控股權、與產業上下游企業合資合作等方式,構建起了一個多元且緊密的投資版圖。另一邊,智元機器人的IPO計劃依然“撲朔迷離”。
回顧此前信息,智元機器人曾發布招聘信息,尋找證券事務主管,該職位工作內容涉及協助推進IPO 時間表及執行方案等任務,盡管智元方面當時回應稱這是 “儲備崗位”,但外界普遍認為這表明公司在為未來可能的 IPO 做準備。
從行業發展角度來看,具身智能企業上市潮正逐漸興起。今年6 月,深圳樂動機器人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仙工智能、云跡科技也在今年提交了赴港上市招股書;優地機器人、節卡機器人、遨博機器人等相繼傳出或正在等待 IPO,漢陽科技、云鯨智能等則宣布已啟動 Pre - IPO 融資輪。
在此背景下,智元機器人作為行業頭部企業,其IPO路徑備受關注。此次收購上緯新材的動作,無論是否與未來上市計劃相關,都為其資本運作增添了更多想象空間。你看過B站百萬UP主“稚暉君”的視頻嗎?歡迎下方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