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編制工作也就近15年比較好,過去,比如90年代,大家都下海經商了,一年搞幾十萬上百萬,那個時候體制內員工月薪才多少,幾百塊,直到05年06年,國內普通打工者月薪也就才800元每月,我們收入的提高是從08年之后,開始上千,14年上了幾千,所以,體制內待遇也就從08年以后,才開始稍微好點,才像個人了,以前就是乞丐。
然后隨著房d產的爆發,賣地收入高,才能補貼體制內工資,這才有現在的大幾千一個月。但未來會怎么樣,如果沒有賣d收入了呢,會不會降薪,會不會裁員,我們不能用固定的思維眼光去看待事物的發展,如果經濟下行,體z內仍然想收入高歌猛進,我覺得可能性極低,就破壞平衡了。
體制內收入大體上是要跟經濟水平,平均工資掛鉤的,現在明顯體制內跑的太前了,那就只有減速,降薪是最好的辦法,降薪比裁員好,很多人不明白了,其實現在最好降薪,人員不要減少,這樣對體制內員工最有利。所以,只要降薪,風險就化解了,體制內依然是性價比最高的工作,最怕的是裁員,裁員意味著活變多,而且是超級多,這樣性價比直接減半,體制內將毫無性價比可言。所以,體制內工作未來好不好,就看是1,降薪,2,不變,3,裁員,4,裁員降薪,如果1和2,體制內繼續高性價比,3和4就不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