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 | 創業最前線
作者 | 左星月
編輯 | 王亞靜
美編 | 邢靜
審核 | 頌文
等待了近兩年,世盟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盟股份”)的IPO仍然沒有新進展。
早在2023年10月,上市委會議就審議通過了世盟股份深交所主板IPO申請。
這家為奔馳等巨頭提供物流服務的公司,實現了業績的增長,但仍暗藏不少問題:實控人張經緯與前妻常亞君仍有商業交集;高度依賴奔馳系客戶,而后者面臨在華銷量下滑的風險,以及依賴眾多成立時間短、資質存疑的外協供應商所埋下的隱患。
這些懸而未決的問題,加深了世盟股份叩開資本市場大門所需要跨越的鴻溝。
1、實控人離婚后,與前妻仍有商業交集
世盟股份的前身世盟有限成立于2010年11月,主要為跨國制造企業提供定制化、一體化、嵌入式的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
彼時,常亞君、張經緯夫妻二人共同以貨幣形式,出資設立世盟有限,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其中,張經緯出資4000萬元、常亞君出資1000萬元。
(圖 / 世盟股份招股書)
2016年1月,常亞君向張經緯無償轉讓世盟有限500萬元出資額(已實繳),為家庭內部持股主體調整。
針對出資額轉讓的原因,世盟股份在問詢函回復中表示,世盟有限成立后,經營管理一直由張經緯負責,常亞君在世盟有限人事、行政管理部門任職,但對世盟有限經營管理的參與程度較低。
而轉讓出資額,是考慮到家庭分工及資產管理需要,提高張經緯對世盟有限的直接持股比例等原因。
轉讓完畢后,張經緯持有世盟有限90%的股權,常亞君通過世盟投資間接持有世盟有限剩余500萬元出資額。
(圖 / 世盟股份招股書)
2017年2月,世盟有限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一個月后,也就是2017年3月,張經緯、常亞君登記離婚。
在離婚財產分割方面,常亞君通過成立有限合伙企業,間接持有世盟有限15%的股權,張經緯持有公司剩余股權。
雙方約定,女兒張瀟冉由常亞君負責撫養,待其年滿18周歲后,張經緯應將其持有的世盟有限注冊資本300萬元對應股權,無償轉讓給張瀟冉。
離婚之后,常亞君并沒有在公司徹底“隱退”。2018年6月,常亞君向世盟投資增資5萬元。
與此同時,常亞君還通過世盟經緯、經緯和君兩家公司,將姐姐常亞琴也引入公司股東行列。
(圖 / 世盟股份問詢函回復)
截至招股書簽署之日,世盟股份的實際控制人為張經緯,直接持有公司49.84%的股份,并通過世盟投資間接持有世盟股份7.15%股份,合計持股比例為56.99%。
(圖 / 世盟股份招股書)
此外,常亞君、常亞琴姐妹間接持有世盟股份10.83%的股份,張瀟冉持有4.33%股份。
(圖 / 世盟股份招股書)
目前看來,常亞君及女兒持有的股份,對張經緯的控股權暫時不會構成“威脅”。
不過,「創業最前線」注意到,張經緯和常亞君在商業上的聯系不止于此。
天眼查顯示,張經緯于1994年成立世盟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盟食品”),該公司由張經緯持股99.01%股份、常亞君持股0.99%,且常亞君在世盟食品擔任監事。
(圖 / 天眼查)
可見,張經緯與常亞君雖然離婚,但雙方在商業上的合作并沒有完全斬斷,今后是否會在股權問題上存在糾紛還是一個未知數。
2、背靠奔馳,大客戶“依賴癥”難解
世盟股份主要為跨國制造企業提供定制化、一體化、嵌入式的供應鏈物流解決方案,主要有兩塊業務。
其中一種是供應鏈綜合一體化服務業務,主要提供港口口岸綜合物流服務。
世盟股份將裝載進口原材料及零部件的集裝箱由港口通關后運輸至指定的倉庫或工廠,或將客戶出口產品由指定工廠或倉庫運輸至港口報關,并提供相關倉儲服務的物流業務。
另一種業務是干線運輸服務業務。
世盟股份通過干線運輸的方式,將貨物運輸至距離客戶最近的區域倉庫或分撥中心,然后根據客戶產線的需求,分批次將原材料及零部件運送至各個終端客戶及生產線。
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以下簡稱“報告期”),世盟股份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59億元、5.72億元、8.08億元和4.29億元,同比增長23.02%、24.67%、41.27%和15.95%。
同期,公司歸母凈利潤分別為6546.99萬元、6799.97萬元、1.12億元和6975.25萬元,同比增長21.97%、3.86%、65.42%和56.96%。
(圖 / Wind(單位:萬元))
從數據可以看出,報告期內,世盟股份的業績逐年增長,而這離不開大客戶的助力。
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3.48%、84.01%、87.17%和87.22%,客戶的集中度較高。
世盟股份服務的行業主要包括汽車、包裝品等領域,奔馳系、北京現代、利樂包裝、安姆科等企業都是世盟股份的客戶,其中奔馳系一直是第一大客戶,貢獻的收入在四成左右。
報告期內,世盟股份向奔馳系的銷售金額分別為1.99億元、2.52億元、3.20億元和1.52億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3.46%、43.99%、39.64%和35.40%。
( 圖 / 世盟股份招股書)
據悉,2018年9月,世盟股份通過北京奔馳出口業務招標,正式進入奔馳供應商體系,與奔馳系客戶建立合作關系。世盟股份為奔馳系客戶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循環取貨、集貨運輸、JIT配送、關務咨詢等服務。
2019年11月,世盟股份與奔馳系的經營合作主體中都星徽簽署《框架協議》目前有效期至2025年末。問詢函回復顯示,雙方簽署的《循環取貨物流服務框架協議》有效期至2023年9月30日,在協議到期后將通過商務談判的方式進行續期。
可見,世盟股份與奔馳系的合作并不足夠穩定,一旦其合作需求有所變化,雙方終止合作,將會給世盟股份的經營帶來不利影響。
不過,世盟股份在問詢函回復中表示,奔馳系汽車在國內銷售穩定,因此在客戶終端需求上整體較為穩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隨著國產汽車的崛起,奔馳等品牌整體“遇冷”。
數據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奔馳全球汽車總銷量同比下滑9%至54.71萬輛。在中國市場,2025年第二季度,奔馳輕型商務車在中國銷量為5700輛,環比增長23%,但同比下降了37%。
(圖 / 奔馳銷量報告)
奔馳銷量下滑帶來的陣痛,極有可能會傳導到供應鏈上的企業,世盟股份也不例外。接下來,世盟股份仍然需要解決對奔馳系的“依賴癥”問題,拓展新客戶來對沖風險。
3、依靠外協運輸,供應商資質遭質疑
近年來,為彌補自身運載能力不足,世盟股份將部分線路交由外協承運商完成。
報告期內,世盟股份綜合運輸業務分為自有車輛運輸及外協運力運輸兩種模式。公司組織自有及外協車輛,根據客戶需求將貨物由指定地點分撥派送至收貨人指定交貨點。
報告期內,世盟股份向前五大外協供應商采購額分別為1.40億元、1.59億元、2.40億元和1.26億元,占各期外協運輸采購的比例分別為64.82%、50.12%、54.61%和57.52%。
( 圖 / 世盟股份問詢函回復)
可見,世盟股份通過外協采購運輸運力的規模不小,那么下游外協供應商的資質和服務水平也就變得十分重要。
不過,「創業最前線」注意到,世盟股份存在向成立時間較短的供應商采購的情況。
例如,2020年至2022年,世盟股份向鴻翔供應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鴻翔供應鏈”)采購金額分別為323.14萬元、1161.16萬元和4049.29萬元。
(圖 / 世盟股份問詢函回復)
天眼查資料顯示,鴻翔供應鏈成立于2020年7月1日。也就是說,這家公司成立當年,就與世盟股份開始合作。
(圖 / 天眼查)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和2024年,因交通問題,鴻翔供應鏈就收到四張罰單。
(圖 / 天眼查)
此外,中鐵物流集團(上海)供應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鐵物流”)成立于2020年10月28日。2021年至2022年,公司向中鐵物流的采購金額分別為75.40萬元和2895.49萬元。
(圖 / 天眼查)
在問詢函中,監管層也就世盟股份向成立時間較短的供應商采購的情況提出質疑。世盟股份在回復中表示,與上述公司的合作情況合理。
但是,作為新成立的運輸公司,如何快速切入世盟股份的供應商體系中,仍需進一步關注。
此次IPO,公司擬募集資金7.08億元,主要用于世盟供應鏈運營拓展項目、補充流動資金等。
(圖 / 世盟股份招股書)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擁有貨幣資金1.40億元、短期借款和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約2000萬元。此次若能夠順利上市,也將會穩固公司的資金鏈。
(圖 / 世盟股份招股書)
只是,回望世盟股份的IPO歷程,對奔馳系的高度依賴,以及外協運輸中供應商資質的隱患,無疑給世盟股份的IPO之路增添了更多不確定性。接下來,世盟股份能否順利上市,「創業最前線」將持續保持關注。
*注:文中題圖來自攝圖網,基于VRF協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