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沈陽的一場教育風波,至今想起來仍讓人唏噓。
一對家長為了孩子中考,請老師補課,轉頭卻把老師告到教育局,還趁機敲了筆 "封口費"。
本以為是 "精明" 的操作,最后卻讓全家人都栽了跟頭。
這場鬧劇里,沒有贏家,只有被毀掉的信任和受傷的孩子。
01
一邊求著補課,一邊藏著錄音筆
那年沈陽中考競爭特別激烈,一對雙胞胎女孩的物理成績拖了后腿,家長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托了不少關系,才找到一位口碑極好的在職物理老師。
第一次見面時,家長態度特別誠懇,說孩子就差這臨門一腳,求老師務必幫忙。
老師本來挺猶豫,畢竟 "雙減" 政策剛出臺,在職教師補課是紅線,一旦被發現,工作都可能保不住。
但架不住家長反復保證 "絕對保密",看著兩個孩子期待的眼神,老師最終還是心軟了。
雙方說好補 15 天,費用 6000 塊。
誰也沒想到,家長從一開始就沒安好心。
他們偷偷給孩子塞了錄音筆,讓上課全程錄下來,自己則仔細保存著所有聊天記錄和轉賬憑證。
這些后來都成了他們手里的 "武器"。
現在回頭看,這種行為真讓人后背發涼。
一邊裝著掏心掏肺求幫忙,一邊悄悄布下陷阱,把教書育人的信任當成了算計的籌碼。
教育本該是件純粹的事,卻被這種功利心攪得烏煙瘴氣。
02
孩子剛考上高中,家長就翻臉要錢
15 天補課結束,雙胞胎順利考上了重點高中,老師松了口氣,以為這事就圓滿結束了,可家長的態度突然變了。
先是找借口說家里經濟困難,想少給 1000 塊補課費,老師覺得自己冒著風險上課,收費也合理,就沒同意。
這下家長直接攤牌了,拿出錄音和轉賬記錄,威脅說不給 2000 塊封口費,就去教育局舉報。
老師這才明白自己掉進了圈套,為了保住工作,只能先給了 2000 塊。
但家長拿到錢后,轉頭就帶著所有證據去了教育局。
結果可想而知,老師不僅退了 6000 塊補課費,還被學校處分,在教育圈徹底沒了立足之地,最后只能轉行。
而那對家長,不僅一分錢沒花讓孩子補了課,還多賺了 2000 塊,簡直把 "忘恩負義" 演到了極致。
他們以為這是 "勝利",卻沒意識到,這種把恩人當獵物的操作,早已在孩子心里埋下了歪掉的種子。
03
最慘的是孩子,被同學孤立,被老師疏遠
家長正為自己的 "精明" 得意時,報應悄悄落在了孩子身上。
雙胞胎進了高中后,家長舉報老師的事很快傳開了。
同學們覺得這家人太不地道,開始有意無意地疏遠她們。
課間沒人愿意跟她們聊天,體育課分組永遠落單,甚至有人背后叫她們 "舉報家的孩子"。
老師們也怕了,雖然沒明著說什么,但都刻意保持距離。
上課盡量不提問,批改作業只給個分數,課后問問題也只是敷衍幾句。誰也不想成為下一個被舉報的對象。
更麻煩的是學習。這對雙胞胎本來物理基礎就弱,高中課程更難,成績一路下滑。
家長想再找老師補課,可整個教育圈都知道了他們家的事,沒人敢接這個活兒。
有老師直言:"給多少錢都不敢教,誰知道會不會被反咬一口?"
教育專家說得對,這種信任危機可能會跟著孩子一輩子。
升學、競賽、推薦名額,老師和學校但凡需要做決定,都會下意識避開她們。
家長當初為了幾千塊錢耍的小聰明,最后變成了捆住孩子的枷鎖。
這場風波里,老師違規補課確實不對,但家長的所作所為,無疑擊穿了教育里最基本的信任底線。
就像網友說的:"成績差了能補,人品歪了怎么補?"
教育從來不是一場算計游戲。家長總想著為孩子鋪路,卻忘了最該鋪的是 "做人" 的路。
當你教孩子把恩人當墊腳石,當你把舉報變成牟利的工具,最后毀掉的,只能是孩子腳下的路。
希望這樣的鬧劇不再上演。畢竟,教育的溫度,永遠藏在信任里,而不是算計中。
作者:等風來
兩個孩子的職場媽媽,左手執筆右手帶娃,喜歡讀書、寫作、畫畫、堅信即便生活一地雞毛,內心也要擁有自己向往的詩和遠方,關注我,持續給您提供更多育兒干貨。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