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投行精英的“All in”創業哲學與品牌突圍啟示
一、創始人劉倩菲:從投行精英到美妝“苦行僧”
2017年,復旦大學財務管理專業畢業的劉倩菲,帶著中金公司投行部的工作履歷,以及參與阿里巴巴紅籌回歸、支付寶分拆等標志性項目的經驗,毅然跨界美妝行業。這位前頂級銀行家,用兩次“All in”的孤注一擲,在化妝品行業走出了一條拒絕資本化、堅持長期主義的獨特路徑。
投行背景與跨界契機
劉倩菲的創業并非偶然。在聚美優品時代,她敏銳捕捉到內容電商的潛力,曾以CFO身份參與早期內容電商平臺抹茶美妝的創業,甚至為項目暫放上海婚約。盡管抹茶美妝最終未達預期,但這段經歷讓她確立了“只能做一號位”的創業信條。離開后,她師從紅地球創始人學習國際供應鏈管理,半年內系統掌握全球化妝品生產體系,為逐本奠定了專業基礎。
資金鏈斷裂與“不燒錢”的倔強
2017年,逐本正式創立。不同于多數創業者依賴資本輸血,劉倩菲拒絕VC介入,選擇用自有資金滾動發展。創業初期,她曾向父親借款維持運營,甚至在2018年產品“零推廣”階段,因李佳琦直播間意外選中其卸妝油而臨時開設淘寶店,由此開啟爆發式增長。這種“不燒別人的錢”的堅持,源于她對“肥胖式增長”的警惕——“如果想快速做大上市,以我的能力完全可以,但那會導致肥胖式增長而非肌肉式增長。”
二、產品研發:東方芳療與科技融合的“養膚卸妝”哲學
逐本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以“東方芳療”為靈魂的產品研發理念。劉倩菲將傳統東方哲學與現代護膚科技結合,打造出“清潔+養膚”的獨特產品矩陣。
成分創新:植物油與精油的協同效應
- 霍霍巴籽油:模擬人體皮脂結構,深層溶解彩妝同時形成保護膜,用戶實測可減少80%黑頭。
- 葡萄籽油+薰衣草精油:前者富含抗氧化物質延緩衰老,后者舒緩鎮靜,緩解卸妝刺激。
- 乳化技術:采用“燒杯乳化試驗”驗證的快速乳化配方,確保清潔力與溫和性平衡。
用戶口碑:敏感肌的“救命稻草”
據美麗修行APP數據,逐本卸妝油在油敏肌人群中好評率達94%,遠超Three、植村秀等國際品牌。用戶評價稱:“以前用其他卸妝產品臉會泛紅,逐本像一層保護膜,卸妝同時養膚。”
三、卸妝油矩陣:從爆款到全品類的精準突圍
逐本以卸妝油為切口,逐步拓展至護膚全品類,其產品矩陣的差異化設計成為關鍵。
添加紅山茶花精粹,兼顧清潔與抗衰
技術突破:打破“談油色變”的偏見
逐本通過“百店奔跑計劃”,在3個月內跑遍100家店鋪,向分銷商和KOL普及“不傷皮脂膜”的養膚卸妝理念。其獨創的“燒杯乳化試驗”成為行業標桿,直觀展示產品快速溶解防水彩妝的能力。
四、成分爭議與科學回應:用數據說話
盡管逐本以“天然成分”為標簽,但也曾陷入宣傳爭議。2025年6月,創始人劉倩菲在小紅書直播中提及產品“育發”“調節月經”等功效,被指涉嫌醫療暗示。對此,品牌迅速回應:
- 成分功效再驗證:聯合第三方實驗室發布《逐本成分白皮書》,明確霍霍巴油僅具溶解黑頭功能,薰衣草精油僅作舒緩,無醫療效果。
- 宣傳話術調整:下架問題產品,將“調節月經”改為“舒緩經期不適”,并強調“植物成分不替代藥物治療”。
五、營銷策略:從李佳琦直播間到“清歡節”的破圈之路
逐本的營銷突圍,堪稱新消費品牌教科書級案例。
李佳琦:從“救命稻草”到長期伙伴
2019年,逐本卸妝油首次進入李佳琦直播間,1分鐘賣出5萬瓶,創下“單場15萬瓶”的紀錄。李佳琦曾評價:“成分天然、性價比驚人,完全不敢相信是國貨。”此后三年,逐本與李佳琦合作34場,其卸妝油收益一度占品牌總營收的70%。
“百店奔跑計劃”:構建分銷護城河
在頭部主播帶貨之外,逐本通過“百店奔跑計劃”拓展線下渠道,與100家中小電商店鋪合作,提供定制化培訓和營銷支持。例如,針對年輕客群推出聯名包裝,針對母嬰渠道強調“溫和無刺激”。
品牌升級:從產品到生活方式的跨越
2025年,逐本啟動“東方芳療文化節”,在寧波柏悅酒店推出“逐本之道”SPA療程,將卸妝油與酒店場景結合。此外,品牌打造“清歡節”IP,通過限時折扣和用戶共創活動,強化“身心平衡”的品牌理念。
結語:長期主義者的“慢時代”突圍
在美妝行業“紅不過三年”的魔咒下,逐本以10億年銷售額、230人團隊規模證明:拒絕資本裹挾、深耕供應鏈、堅持用戶共創,也能在紅海市場中殺出重圍。劉倩菲的“All in”哲學,不僅是一個投行精英的跨界冒險,更是一個國貨品牌從“網紅爆款”到“長期價值”的進化樣本。正如她所言:“只要不下牌桌,終有正向回響。”在東方芳療的賽道上,逐本正以“慢即是快”的姿態,書寫國貨美妝的新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