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租房,就不做房奴?!?/p>
“買房干嘛,老了,可以酒店養(yǎng)老,享清福。”
“房價穩(wěn)不住了,買房的人虧大了,沒有買房的人反而賺大了?!?/p>
關(guān)于買房的言論,你應(yīng)該看過不少,身邊的人也說了不少。
是不是沒有買房的人,就真的賺了呢?或者說,一輩子租房,是不是行得通呢?
年輕的時候,是不要深度思考這些問題的,但是到了七十五歲之后,會直面這些問題。
按照人均壽命看,人在六十歲,是低齡老人,還可以去打工呢;七十歲也不是很老,可以自己去遛彎。到了七十五歲以上,人的身體狀況,就往往不隨人意了。
年齡八九十歲的老人,也許要被人用輪椅推著走了。
有沒有屬于自己的房子,老人的生存狀況,是大不一樣的。
01
有一段時間,“房東寧可房子空著,也不租給老人”的話題,被大家關(guān)注。
《大河報》就此話題,采寫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河北張家口的63歲的趙立芬,原本在老家照顧八十多歲的母親。
趙立芬的女兒生了二孩,她就去帶娃,同時把老母親也帶上。
女兒在北京打工,只有四十多平米的房子。
為了解決一家人的住房過于擁擠的問題,趙立芬決定在北京租房。
找了幾個房東,又找了幾個中介,大家聽說要帶八十多歲的老母親一起住,就委婉地拒絕了。
經(jīng)過多番周旋,女兒的一位同事,把一套商住開間租給了趙立芬。
原來,不租房給上了年紀(jì)的老人,成為了租房市場的潛規(guī)則。
很多人就疑惑了,為什么不租給老人,這違背了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也違背了市場規(guī)律。
請大家不要道德綁架“房東”。
房東也有苦難言,顧慮很多。
一是老人容易摔倒,萬一老人一個打滑,這損失算誰的,是房子沒有設(shè)計、裝修好嗎?
二是老人在房子里過世,這房子是不是會貶值,誰來承擔(dān)損失。
三是老人癡呆,從租房走丟了,怎么辦?
四是老人病了,難免吃喝拉撒都在屋里,導(dǎo)致屋里氣味難聞,甚至產(chǎn)生鄰里矛盾。
房子是個人的,房東要賺房租,不是做公益。肯定以個人利益為重。就是中介,也不敢隨意幫助老人找房子,怕承擔(dān)連帶責(zé)任。
也許有人會說:“那就去用公租房。”想法不錯,但是公租房不是隨時可以有,不是誰都符合條件。
還有人說:“把子女的房子給老人住,子女自己去租房?!毕敕ㄒ埠苊篮茫亲优惨獑栆粏?,愛人是否同意,子女的孩子是否同意;再說了,子女家?guī)卓谌?,租大房子,開銷可能承受不住。
還有人說:“實在不行,用子女家的車庫,改一改也可以住。”大城市,不一定到處有車庫,和縣城的情況不同。
古人云:“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飯?!?/p>
人老了,要在哪里借宿,都有困難。租房一輩子,到底是不很靠譜的。
02
除了租房,老人的晚年,還有一種做法,就是“和子女住一起”。
兒女家,有三間臥室,兒女和孫子用兩間,老人用一間。
擠一擠,一家人也確實住下來了。
幾代同堂的美好,似乎也在同住的時候,被大家想到。
結(jié)果卻和想法,多半是相反的。幾代人在一起,雞飛狗跳,并且吃虧的,示弱的,忍氣吞聲的,都是老人。
老人在兒女家,怎么說,都是“借住”,房子不能自己做主,一開始就處于弱勢的一方。
我的大姑姑、大姑爺,都是近八十歲的人。
多年來,大姑姑、大姑爺在女兒家住。女兒家開了窗簾店,大姑爺可以幫忙安裝窗簾,大姑姑給店里的伙計做飯。
老人可以干活的時候,女兒是很歡喜的。
現(xiàn)在老人無法干活了,吃喝、生病的費用越來越高,女兒就不太樂意了。
女兒常常說:“爸爸媽媽,你們也有兒子,應(yīng)該喊兒子管一管。你們把老家的房子、田地、林地都給了兒子......”
兒子和女兒互相推卸責(zé)任,都認(rèn)為對方占了父母很多便宜。
最近幾天,大姑姑、大姑爺和女婿吵架。因為老人早起,弄出的聲音很大,影響年輕人睡懶覺;老人生病,總是喊痛,把大家的心情搞沒了。
但凡在兒女家住了一段時間的老人,內(nèi)心都很苦,寄人籬下的苦。
一方面,老人覺得自己成為了兒女的累贅,就處處忍讓,終于活成了小心翼翼的樣子。
一方面,老人和子女的習(xí)慣不一樣,三觀不同,矛盾是客觀存在的。雞毛蒜皮的事情,都會是吵架的導(dǎo)火索。
特別是沒有退休金的老人,生活上的一些開銷,靠兒女給,每天看兒女的臉色,是無法避免的。
03
中年人,提前選擇養(yǎng)老的房子,別讓自己的晚年狼狽不堪。
不是等自己老了,才想起住哪里,已經(jīng)晚了。多半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中年的時候,就要謀劃養(yǎng)老的事情。屬于自己的房子,是基本保障。
第一,看看自己的老家,交通還方便嗎?有多少人在老家發(fā)展?對于有條件的地方,老家蓋房子也是不錯的。自己老了,左鄰右舍互相關(guān)照,日子也還過得去。
第二,看縣城,是不是有很多熟人,親戚。萬一兒女遠(yuǎn)走高飛,依靠縣城的親戚朋友,也會好一點,醫(yī)療條件也還行吧。
第三,看兒女定居的城市,是不是可以再有一套小房子。能和兒女保持一碗湯的距離,最好了。
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道理還真這樣。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