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防部消息,6月26日,上合組織防長會議在青島落下帷幕。這次會議上,印度拒絕簽署聯合聲明,導致聲明未能發布。這一事件讓上合組織內部矛盾浮出水面,也讓外界對該組織未來發展產生擔憂。這不是印度首次在上合組織內攪局,一年內已多次出現類似情況,上合組織正面臨重大挑戰。
上合組織成立于2001年,宗旨是加強成員國之間互相信任與睦鄰友好,共同打擊恐怖主義、分裂主義和極端主義等。經過多年發展,成員國已從最初6個擴大到10個,在地區安全、經濟合作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印度2017年正式加入上合組織,本應遵守組織規則,為地區和平穩定貢獻力量,可現實卻相反。
印度防長(資料圖)
近一年來,印度已三次在上合組織內攪局。2024年,上合組織討論“一帶一路”相關聲明時,印度單方面抵制,阻礙該倡議在上合框架內推進。今年,以色列襲擊伊朗后,上合組織多數成員國達成共識,譴責以色列襲擊行為,印度卻回避這一立場,與組織內多數國家背道而馳。而此次青島防長會議,印度因聯合聲明未明確其所謂對巴基斯坦“支持跨境恐怖主義”關切,拒絕簽署聲明。上合組織防長會議關注廣泛安全議題,并非針對某一成員國個別訴求,印度此舉是將自身意志強加于組織,試圖利用上合組織打壓巴基斯坦。
戰略定位上,印度長期在東西方之間搖擺不定。一方面想在西方主導國際秩序中獲取更多利益,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加強軍事、經濟合作;另一方面又作為上合組織成員,希望在地區事務中發揮更大影響力。這種模糊定位讓印度在處理與上合組織關系時,常從自身狹隘利益出發,不顧組織整體利益。
印度國內也面臨諸多問題,經濟增長放緩、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矛盾激化等。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政府試圖通過對外強硬姿態,轉移國內民眾注意力,緩解國內壓力。在上合組織內制造事端,對巴基斯坦采取強硬立場,可在國內營造強硬形象,贏得部分民眾支持。
印度還一直有成為地區霸權的野心。南亞地區,印度自認為是主導力量,對周邊國家采取強勢態度。加入上合組織后,印度試圖將自身影響力擴展到中亞等地區,將上合組織作為實現地區霸權工具。通過抵制涉及其他成員國的合作倡議,在聯合聲明中加入針對巴基斯坦條款,打壓周邊國家,鞏固自身地區霸權地位。
印度持續攪局,上合組織其他成員國對其行為越來越不滿。俄羅斯、巴基斯坦等成員國在不同場合表達對印度做法的批評。俄羅斯原本積極推動印度加入上合組織,期望形成“中俄印三角平衡”,避免中國主導組織議程。但如今印度行為導致上合組織機制運行受阻,影響俄羅斯在地區安全和經濟合作方面利益,俄羅斯對印度態度發生轉變。
巴基斯坦作為印度長期對手,對印度在上合組織內利用組織平臺打壓巴基斯坦做法強烈反對。此次青島防長會議,印度拒簽聯合聲明針對巴基斯坦意圖明顯,巴基斯坦防長明確表示印度行為破壞地區和平穩定,呼吁其他成員國共同抵制印度霸權行徑。
面對印度攪局,上合組織成員國已開始討論改革現有“協商一致”機制。目前上合組織決策遵循“協商一致”原則,任何重要決議需所有成員國同意才能通過,這雖體現平等和尊重,但也給個別成員國否決權,可能被濫用。有成員國提議引入“多數決”機制,即重大決策經多數成員國同意即可通過,提高決策效率,避免個別成員國阻礙組織行動。還有成員國提出建立強制退出條款,對于長期不遵守組織規則、破壞組織團結成員國,強制其退出組織,凈化組織環境,維護組織權威性和有效性。
莫迪(資料圖)
上合組織內部因印度問題陷入困境時,中方積極采取行動,牽頭推動成立新區域組織。近日有消息稱,中國和巴基斯坦正制定一項提案,打算在南亞地區建立新區域機制,取代部分因印度攪局而受阻合作。中巴已同孟加拉國在昆明討論此事,擬邀成員國包括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和阿富汗臨時政府。
這串擬邀名單很有深意。斯里蘭卡長期受印度影響,在一些地區事務上,印度常干涉斯里蘭卡內政。例如,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印度對中國在斯里蘭卡投資項目多有阻撓,試圖削弱中國在該地區影響力。但斯里蘭卡自身經濟發展需要外部支持,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為其提供新機遇。加入新組織,斯里蘭卡可擺脫印度部分束縛,在平等基礎上開展對外合作。
馬爾代夫同樣面臨印度壓力。馬爾代夫戰略位置重要,印度一直將其視為自家“后院”。馬爾代夫一些國內政治勢力受印度支持,干擾國家正常發展。馬爾代夫也希望借助新組織力量,維護國家主權獨立,拓展對外合作空間,實現經濟多元化發展。
阿富汗臨時政府在經歷多年戰亂后,急需國際社會支持重建國家。阿富汗與周邊國家地緣關系緊密,上合組織部分成員國已在阿富汗重建中發揮作用。新組織若能將阿富汗納入,可進一步整合地區資源,推動阿富汗和平重建,也有助于維護地區安全穩定。阿富汗臨時政府也希望通過與周邊國家合作,擺脫長期孤立局面,融入地區經濟發展潮流。
莫迪(資料圖)
印度多次攪局上合組織,使其在國際舞臺上面臨孤立困境。在大國關系方面,美國雖與印度有合作,但更多將印度視為制衡中國棋子,不會因印度在上合組織內行為給予實質性支持。中美戰略競爭背景下,美國關注重點是全球戰略布局,印度行為對上合組織沖擊并非美國核心利益所在。俄羅斯因印度破壞上合組織機制,對其態度從支持轉為警惕,俄印傳統友好關系因印度在組織內表現受影響。中國作為上合組織重要推動力量,印度多次攪局損害中國利益,也破壞地區合作氛圍,中印關系因印度行為面臨更多不確定性。
國際組織層面,印度行為讓其在上合組織內被邊緣化。原本印度希望借助上合組織提升國際影響力,如今卻因自身做法成為組織內“麻煩制造者”,其他成員國對印度信任度降低,合作意愿減弱。在經濟合作上,印度因破壞地區合作機制,在能源、軍工、產業鏈等領域發展受阻。例如,能源領域,印度與其他上合組織成員國合作項目因印度攪局進展緩慢,影響印度能源安全和經濟發展。軍工領域,印度一直希望通過與上合組織內軍事強國合作提升自身軍工水平,但其行為導致合作機會減少。產業鏈方面,印度原本希望融入地區產業鏈,借助地區合作實現產業升級,如今卻因自身行為被排除在部分合作項目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