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時報消息,2025年7月10日凌晨2時07分,首爾中央地方法院簽發的逮捕令終結了前總統尹錫悅僅124天的自由時光。特檢組旋即將其押往拘留所,開啟最長20天的羈押調查。法院的批捕理由直指要害——“擔心銷毀證據”。這是尹錫悅繼今年1月15日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位被捕現任總統后,短短四個月內二度入獄。指控清單令人瞠目:為制造戒嚴借口,涉嫌派遣無人機侵入朝鮮平壤蓄意挑釁;更被控濫用職權、偽造公文、違反《總統警衛法》。這些行為直接導致其政治生涯崩塌——去年12月14日遭國會彈劾停職,今年4月4日被憲法法院正式罷免。
就在司法機器再度碾壓前總統之際,首爾街頭燃起另一簇危險火焰。中國游客聚集的明洞商業區,竟出現針對性集會。組織者打著所謂“中國干涉韓國大選”的謠言旗號,公然煽動排華情緒。盡管中方已對韓國順利舉行總統選舉表示祝賀,并期待兩國關系健康發展,但某些勢力刻意操弄的虛假指控,正從政治領域向民間蔓延。這種“信息瘟疫”不僅違背中韓合作共贏的主旋律,更將普通民眾裹挾進危險的對抗漩渦。
尹錫悅(資料圖)
中國駐韓國大使館迅速拉響警報。在向韓國外交部門提出嚴正交涉時,使館聲明直斥“個別政治勢力惡意捏造不實指控,中方堅決反對”。聲明中那句“不排除個別人員采取過激行為”的警示,透露出事態潛在的暴力風險——在政治極化的韓國社會,街頭運動轉向肢體沖突并非危言聳聽。
使館為在韓同胞織就的安全防護網包含三個關鍵動作:密切關注當地治安動態,對警方公布的政治集會區域保持物理隔離;遭遇突發狀況時優先報警取證,避免言語或肢體對抗;必要時堅決運用法律武器捍衛權益。這些措施既體現國家護佑公民的決心,也是對韓方履職能力的嚴肅考問。
尹錫悅(資料圖)
兩起事件在時空上的詭異共振值得玩味。尹錫悅接受長達6小時40分鐘逮捕審查的夜晚,明洞街頭的擴音器正播放著詆毀中國的口號。前總統深陷囹圄的司法進程與街頭民粹的躁動相互撕扯,折射出韓國社會的深層裂痕。當尹錫悅被關進9平方米無空調的單人牢房時,首爾正經歷創紀錄的高溫熱浪——司法冷遇與街頭熱浪形成的荒誕對照,恰似這個國家政治生態的隱喻。
民間輿論場呈現出冰火兩極。網絡空間激蕩著對尹錫悅的聲討:“媚日挑動戰爭”“引日本入半島”等譴責直指其政治操守;更多聲音則唏噓于“青瓦臺魔咒”的宿命輪回。而明洞游行中“不怕日資撤離嗎”的靈魂拷問,暴露出煽動者的戰略短視——當政治偏執凌駕于經濟利益之上,韓國賴以發展的根基或將遭受反噬。
尹錫悅(資料圖)
七月驕陽炙烤下的首爾,正見證司法鐵幕與街頭狂熱的雙重灼燒。特檢組對前總統的20天倒計時,與明洞集會的刺耳口號,構成2025年夏季最令人不安的韓國圖景。在這個身處地緣夾縫中的國度,當司法審判與民粹情緒同頻震蕩,理性與偏狹的拉鋸將決定未來的方向。
使館那句“通過法律手段應對”的提醒,應成為在韓同胞最堅實的護盾。各方更需以清醒克制為躁動的社會降溫——畢竟國家前行的軌道,終究要鋪設在法治與理性的基石之上。歷史終將證明,煽動仇恨的火焰,灼傷的永遠是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