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皇家空軍諾索爾特基地,馬克龍攜夫人走下專機。
威廉王子與凱特王妃代表王室迎接,41響禮炮轟鳴,皇家馬車駛向溫莎城堡——這場面是英國自2020年脫歐后,首次給予歐盟國家領導人的最高規格外交禮遇。
當晚,馬克龍站在威斯敏斯特宮皇家畫廊的講臺上,面對英國議員和貴族發出宣言:“我們永遠不會接受‘強權即公理’的理論”。
掌聲雷動中,歷史仿佛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發出宣言的正是歷史上最熱衷“強權即公理”的兩個國家。
“獨立自主”的華麗表演
馬克龍此次英國行被包裝成歐洲自主的象征性事件
作為英國脫歐后首位到訪的歐盟國家元首,他享受了查爾斯三世國宴款待的殊榮,宴會上特調的“協約”雞尾酒,刻意喚起1904年英法《友好協約》的歷史記憶。
在精心設計的場景中,馬克龍向英國議會兩院宣布:“英國選擇離開歐盟,不等于脫離了歐洲”——這句看似包容的宣言,實則是法式外交的精致算計。
馬克龍的演講直指國際關系核心矛盾
他一面強調“不會把美中兩國畫上等號”,將美國定義為“強大盟友”,中國定位為“挑戰者”,一面又宣稱:“如果我們仍依賴于中美兩國,那我們的未來會如何是顯而易見的”。
這種看似矛盾的表述,暴露出歐洲在戰略自主幻想與現實依附困境間的撕裂。更諷刺的是,他一面呼吁減少對華依賴,一面又不得不承認在氣候變化等領域“中國有時也是合作伙伴”。
軍事合作成為重頭戲
馬克龍高調宣布英法將共同提高國防開支至GDP的3.5%,強調兩國作為“歐洲僅有的兩個核武國家”,軍費總和占歐洲總量的40%,應共同承擔歐洲安全責任。
這些數字背后,是法國試圖拉攏英國建立“歐洲防務支柱”以抗衡美國主導的北約體系。
不過當談到烏克蘭危機時,馬克龍的“獨立外交”立即露餡——他坦承維和部隊計劃需“美國的安全保障”,而特朗普對此“不太感興趣”。
“強權即公理”的歷史反諷
當馬克龍痛斥俄羅斯在烏克蘭“奉行強權即公理”時,皇家畫廊的英國貴族們報以熱烈掌聲。
這幕場景在歷史棱鏡中折射出驚人的反諷——現代國際關系中“強權即公理”的教科書案例,正是由英法共同書寫。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攻占北京,法國作家雨果在給友人的信中寫下歷史判詞:“兩個強盜闖進了圓明園……一個叫法蘭西,另一個叫英吉利”。
這場以“通商自由”為借口的侵略戰爭,最終以焚燒東方園林瑰寶、掠奪無數文物告終。
在殖民主義鼎盛時期,英法炮艦所到之處,從非洲到亞洲,“強權即公理”不僅是實踐準則,更是寫入不平等條約的法律現實。
歷史記憶在二十世紀繼續延伸
1919年《凡爾賽條約》談判桌上,作為戰勝國的中國提出收回山東權益的正當要求,卻被英法作為交易籌碼轉交給日本。
1931年日本侵占中國東北,當中國代表在國聯控訴時,英法主導的國際組織用沉默默許了侵略。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后,英法在西貢和香港卡住中國軍援通道的往事,與今日馬克龍高喊反“強權”的姿態形成刺眼對比。
三天國事訪問剛落幕,英法“團結”的假面即現裂痕,在承認巴勒斯坦國問題上,英國高級官員向媒體抱怨:“法國人試圖拉我們下水”。
而在非法移民議題上,馬克龍直指英國脫歐導致海峽偷渡激增:“英國人被騙了”。這些插曲印證了歐洲政壇的常識,英法表面盟友的背后是數百年互坑傳統。
三、舊帝國的權力黃昏
在議會慷慨陳詞時,馬克龍或許刻意忽略了英法國力衰退的冰冷現實,英國皇家海軍“威爾士親王”號航母近期在南海的遭遇,成為帝國黃昏的生動注腳。
這艘以“漏水聞名的航母”在新加坡停靠時,指揮官曾叫囂“隨時能前往任何海域”,結果進入九段線附近后突然180度調頭撤離,《每日郵報》頭版標題道盡凄涼:《帝國恥辱時刻》。
軍事分析師指出,英國航母的撤離直接源于美國國防部副部長科爾比的命令:“我們不想讓你們在那里”。
這戲劇性的一幕揭示當代英法困境,當它們試圖展示全球影響力時,既無力單獨行動,又難逃美國掌控,馬克龍呼吁的“歐洲防務自主”,在現實權力結構中不過是精美而空洞的口號。
在經濟領域,法國的“獨立底氣”同樣充滿矛盾,馬克龍近期敢于批評美國關稅政策是“敲詐”,其背后倚仗的恰是法國在非洲的特殊利益網絡。
法國至今通過“非洲法郎”體系控制14國貨幣政策,壟斷尼日爾鈾礦等戰略資源開采權,每年從非洲獲取數千億美元收益,這種新殖民主義的經濟吸血模式,與其譴責的“強權即公理”本質無異。
當世界向多極化演進時,英法的應對策略暴露認知失調,西方智庫每周循環生產“中國崩潰論”(一三五)與“中國威脅論”(二四六),周日則總結“中國正在取代美國”。
這種精神分裂般的敘事,折射出舊帝國面對新興力量時的集體焦慮。
而當德國近期炒作“中國海軍激光照射軍機”鬧劇時,法國默契配合的表演,不過重復著殖民時代遺留的思維定式——西方理應永久掌控全球資源分配權。
查爾斯三世國宴上的“協約”雞尾酒余味未散,英吉利海峽的偷渡船正載著2025年創紀錄的非法移民沖向英國海岸。
馬克龍將手指向“脫歐”的英國,英國人則盯著法國的邊境管控。
信息來源:
英吉利海峽偷渡人數創新高 馬克龍:都怪英國“脫歐”——光明網2025-07-11
馬克龍訪英演講呼吁“拯救歐洲”——環球時報2025-07-10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