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智元報道
編輯:Aeneas 好困
【新智元導讀】一覺醒來,AI圈又爆大瓜!OpenAI 30億美元收購Windsurf的美夢,竟被谷歌半路截胡。這家火到離譜的AI編程獨角獸,CEO和核心團隊轉眼投奔了DeepMind,微軟竟然也摻和了進來?硅谷挖人大戲,實在太精彩了。
一早醒來,OpenAI又天塌了。
就在剛剛,噩耗傳來——曾被OpenAI看中,打算以30億美元收購的AI編碼獨角獸Windsurf,突然之間,沒了!
出手搶人的,就是谷歌。
現在,Windsurf CEO及其部分團隊成員,已經半途被截胡。
OpenAI:???
就在昨天,谷歌和Windsurf共同官宣——
Windsurf的CEO Varun Mohan、聯創Douglas Chen以及部分核心研究人員,將加入Google DeepMind團隊。
谷歌產品負責人Logan Kilpatrick,已在X上發布歡迎帖
據悉,Mohan及新加入的員工在谷歌DeepMind的新工作是智能體編程項目,主要圍繞Gemini展開。
谷歌挖人花了多少錢?目前還未有確切消息。
被各大巨頭爭搶的Windsurf,什么來頭
這一招反轉,簡直讓OpenAI措手不及。
Windsurf,是時下最火的AI編碼初創公司之一。用AI寫代碼、搞開發,這幅未來藍圖簡直太香了,各家都在眼饞。
據悉,現在Windsurf的年度經常性收入(ARR),短短幾個月就從4000萬飆到了1億美元,增長速度讓人眼珠子都要掉出來。
OpenAI盯上它,谷歌饞它,另外還有不少公司在一旁虎視眈眈,Windsurf儼然成了AI編碼界的白月光。
OpenAI遭遇被刺,竟和微軟有關?
說起來,這一筆交易的流產,背后原因可不止是谷歌截胡這么簡單,而是有不少彎彎繞繞。
本來,OpenAI已經下定決心豪擲30億收購Windsurf,全力進軍AI編碼市場了。
結果,中途跳出一個第三者,竟然是——微軟?
據內部人士爆料,微軟作為OpenAI最大的金主爸爸,擁有OpenAI的全部知識產權。然而,OpenAI又不希望Windsurf的核心技術落入微軟之手。
恰巧,如今正值OpenAI和微軟重新談判合同之際,OpenAI這么一猶豫,直接就讓此次收購的內部談判卡殼了。
結果不得了,谷歌DeepMind立即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捷足先登,把Windsurf CEO、聯創以及一票頂級研究員連夜撬走了!
而且在這之前,還有一件很微妙的事:Anthropic也攪合進來了。OpenAI收購談判的消息一公開,擁有最強編程模型的Anthropic,立馬限制了Windsurf對其模型的使用權限。
就在周五,Fortune報道稱,OpenAI收購Windsurf的排他性期限已過,這意味著 Windsurf現在自由了,可以開始任何其他的收購要約。
大概誰也沒想到,谷歌的速度居然這么快。
谷歌新玩法:一種很獨特的收購
谷歌的這波操作,搞的是一種全新的玩法——
它并沒有收購Windsurf這家公司,也沒有控股權。
它只是挖走了公司的核心人物,并且拿走了Windsurf技術的非獨家授權。而且,Windsurf本體還可以在原地繼續營業。
總之就是,不買殼,不收編,但人才和技術我都要。
總之,這些年AI生態圈出現了一種全新的「反向收購」:大公司下場聘用AI初創公司的頂尖人才、獲得技術許可,但并不直接收購這家公司。
比如剛剛給各家做出示范的Meta:向Scale AI投資143億美元,挖走CEO Alexandr Wang以及數名高管。
谷歌也是這樣,通過27億美元的授權費,招回了出走員工、Character.AI聯創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微軟也是這么請回了Inflection AI的聯創Mustafa Suleyman,只花了6.5億美元的授權費。
這種交易的好處是,既能讓大科技公司在AI競賽中提升地位,還不用經受并購過程漫長的監管審查。
而大部分核心骨干原地跳槽的Windsurf,下一步該怎么走呢?
目前,Windsurf的業務主管Jeff Wang已經接棒成為臨時CEO。而公司的250名員工中,大部分人也并不會跳槽谷歌,而是會繼續為企業客戶提供AI編碼工具。
在剛剛發出的X中,Jeff Wang表示感謝Varun、Douglas和其他人將Windsurf帶到今天的位置
不過,核心大腦都走了,剩下的人還能撐起這個獨角獸嗎?
其實,這種「不好了,CEO提桶跑路了」的故事,之前我們就已經見過不少了。
比如Scale AI因為核心人員被Meta吸走,直接造成客戶大波流失,業務陷入困難。
Inflection AI被微軟「吸干」后,干脆直接放棄了消費級業務。
Windsurf會不會也走上類似的斷頭之路,目前還不好說。
AI編碼,硅谷巨頭必爭之地
而這一出云波詭譎的商戰戲碼,也為我們揭示出:AI編碼已經成為硅谷的兵家必爭之地。
Anthropic已經憑Claude Code贏得了收入增長的奇跡,OpenAI也在大力推廣編碼智能體Codex,微軟的GitHub Copilot也得到廣泛應用。
由a16z等眾多頂級風投撐腰的明星初創Cursor,最近剛剛完成9億美元C輪融資,估值90億美元。
AI編碼的戰場上已經是卷得硝煙四起。
原本,Windsurf是這場戰役中的獨立玩家,但很明顯它的崛起讓巨頭們無法坐視不理了?,F在谷歌的這次收購,很大可能會讓谷歌DeepMind在這個賽道上再提一檔。
這個越來越熱的賽道,誰會是勝出的最后贏家?
最近幾周的風波讓我們明白:你以為是收購戰,其實打到最后都成了「挖人局」。人才,就是AI戰爭的核心籌碼。
最終,誰能守好自己的技術班底,誰就能笑到最后。
兩位聯創:MIT學霸,GPA 5.0
最后,我們來扒一扒此次收購的核心人物——Windsurf聯創兼CEO Varun Mohan。
他在MIT先后拿到了CS的本科和碩士學位,GPA拿到了5.0的滿分。
在三星、領英、Cloudera、Quora、Nuro等團隊,他完成了一系列含金量頗高的實習。在自動駕駛公司Nuro的三年半,他最終晉升為自動駕駛基礎架構團隊的技術經理。
在Nuro,他就表現出內心的渴望:不止是帶團隊,而是打造出一款能被億萬用戶使用的產品。
以優異成績畢業后,Varun Mohan和同學Douglas Chen在2021年創立了一家初創。
起初,公司名為Exafunction致力于GPU虛擬化軟件,通過管理公有云上的大量GPU來部署模型。
隨后,他們敏銳地察覺到,生成式AI有巨大的商機,于是果斷將賽道調整到代碼領域,公司更名為Codeium。
才短短18個月,Codeium就擁有50萬活躍用戶,和數百家企業客戶,并且在24年4月被福布斯評為年度AI 50強之一。
在MIT期間建立的人脈關系網,對他的創業之路極為重要。Varun甚至調侃道,Codeium的許多同事,都是他初高中時在競賽中互不相讓的對手。
Windsurf的另一名聯創Douglas Chen,也是本科在MIT讀的CS專業。
經歷一系列實習后,他和Varun Mohan共同創辦了Windsurf。
果然,去名校讀CS專業的最大意義之一,就是找到自己的創業伙伴。
參考資料:
https://fortune.com/2025/07/11/the-exclusivity-on-openais-3-billion-acquisition-for-coding-startup-windsfurf-has-expired/
https://www.theinformation.com/articles/openai-windsurf-break-acquisition-talks-microsoft-ip-concerns?rc=epv9g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