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天水幼兒園幼兒血鉛超標事件發酵至今,有一個反常的現象令人費解。
公眾對事件的質疑聲多來自自媒體的猜測與追問,卻鮮少見到媒體記者深入實地的調查報道。
“鐵肩擔道義,辣手著文章”,這句明代楊繼盛臨刑前寫下的名聯,本是對文人堅守正義、揭露真相的精神注解;后經李大釗改為“妙手著文章”,更添了對理性發聲的期許。
無論“辣手”還是“妙手”,這句名聯的核心本意都是對鐵肩擔道義,采寫事實真相記者的共勉和鞭策。
記者肩負著信息傳遞的準確性、輿論監督的職能、公眾知情權的保障和人文關懷的體現的重任。這些責任的相互關聯,共同構成了記者在社會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因此,每逢有重大事件發生時,民眾獲取真相的主要權威渠道就是記者采寫的新聞稿件。
在天水這起事件中,從發生伊始當地官方最初的遮掩,到后來事件通報結論的語焉不詳,公眾的疑慮從未消散。
目前網上到處都是自媒體對涉事幼兒園為何會出現幼兒血鉛超標,所謂“投毒”的真相究竟如何的碎片化盲猜,卻始終不見有官方記者深入事件發生地調查后的清晰聲音。
這種奇怪的現象,令人詫異。
曾幾何時,記者為揭露真相敢冒生命危險。有人假扮礦工暗訪非法采礦,有人偽裝智障者潛入黑磚窯取證。
那份“無冕之王”的底氣,是源于他們對真相的執著,對公眾的責任。
可如今,翻開報紙、打開屏幕,更多是無關痛癢的文娛八卦、雞飛狗跳的社會瑣事,真正關乎民眾關切的重大議題前,記者的身影卻愈發罕見。
當年民眾敬佩記者,是因為他們不僅是政府的報喜鳥和傳聲筒,更是因為他們有崇高的理想和信念。
但現在,面對天水這起牽動人心的幼兒血鉛超標事件,無數記者卻異常的選擇了裝聾作啞。令人不解。
無論官方通報是否存在瑕疵或爭議,在回應公眾的關切和質疑時,我認為記者不應該缺席,不應該沉默。理應以專業姿態深入調查。
其實,就天水這一事件,記者實地采訪一趟的成本并不高,即可探尋出事件的真相。
伴我闖蕩四方的記者證雖然被注銷并已經破損不堪,但我保存至今
不妨走訪一下當地其他幼兒園,看看同類糕點的染色方案與成本;不妨到當地醫院找一兩個知情人,核實天水與西安兩地醫院的檢測差異為何那么大,探究檢測結果背后是否存在人為干預;
可以傾聽涉案人員親屬的說法,比對一下他們的說法與官方的通報是否有出入;最后再問問街頭百姓的真實看法。
這些調查并不復雜,卻能讓事件輪廓清晰大半。
遺憾的是,該事件從輿情發酵到現在,卻始終沒有媒體記者邁出這一步,而任由自媒體在信息的迷霧中“喧嘩”。
這絕非是一個正常社會應有的景象。
我認為,一個健康的社會,不僅需要多元聲音的碰撞,更需要“鐵肩擔道義”的記者以筆為刃,刺破迷霧。
期待有記者能重拾職業初心,走進天水,用扎實的調查報道,還原幼兒血鉛超標事件的真相。
因為,這不僅是對公眾知情權的回應,更是對“無冕之王”職業尊嚴的捍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