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遠景能源在赤峰投資的152萬噸綠色氫氨項目首期工程正式建成投產。據遠景能源氫能總工程師張健介紹,項目采用電解水制氫工藝,由工廠附近的上百臺風機與數百兆瓦光伏板供電,經上百臺電解槽生產氫氣,再與空氣中分離出來的氮氣和氫氣合成氨。
該項目一期配套143萬千瓦風電光伏及680兆瓦時儲能系統,年產綠色合成氨達32萬噸。
張健說,遠景能源之所以選擇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投建氫氨項目,一方面是因為當地自然資源稟賦好,投建同樣規模的風機和光伏板,發出來的電更多;另一方面是內蒙古當地大力發展氫能產業,支持新能源電力自發自用。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于2024年5月30日發布的《關于進一步加快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從技術研發、項目規劃、基礎設施、應用場景、生產要素保障五個方面系統性地推進氫能產業發展。
根據2024年11月由內蒙古自治區能源局發布的《內蒙古自治區綠氫產業先行區行動方案》,到2025年底,內蒙古自治區綠氫產能規模力爭達到20萬噸/年,制氫裝備及配套能力達到550臺/套,綠氫制綠氨綠醇規?;a,綠氫耦合化工取得實質性進展。截至2024年11月,內蒙古自治區已批復39個風光制氫一體化項目,已建成綠氫產能3萬噸,位居全國第一。
但要實現綠氫的規?;?,還有一系列的堵點有待打通。據上述項目工廠負責人鄧運輝介紹:“現在綠氫行業尚處于發展早期,工藝、設計、裝備制造等環節成本依然較高,有的還需要經過長期的時間驗證,因此已有部分玩家退出?!?/p>
綠氫使用成本長期居高不下,是因為氫氣在“制、儲、輸、用”各環節均存在問題,這些同樣是遠景能源赤峰項目必須面對的難題。
在“制儲輸用”全鏈條上探索
氫氣只有在常壓下,降溫至零下252度時才能實現液化,以便于運輸。若要降低運輸所需要的溫度條件,就必須加大氣壓,但儲罐也需隨之加厚,運輸成本就會增加。因此,氫氣最理想的儲運方式仍是管道輸送。目前國內氫氣管網稀缺,首條具備摻氫輸送能力的長距離高壓管道——包頭—臨河輸氣管道工程(2#—5#閥室)直至2024年8月2日才正式投運。
在赤峰的項目上,遠景能源的解決方案是把氫氣變成氨,再通過氨罐完成運輸。在常壓下,氨氣在零下33度時即可液化,大幅降低了對運輸溫度的要求。赤峰綠色氫氨項目以風電、光伏為動力,通過電解水制取綠氫,同時利用可再生電力分離空氣中的氮氣,最終通過動態合成氨工藝將氫氣與氮氣轉化為綠色合成氨。
在氫氣管道運輸方面,遠景能源正在赤峰市構建貫通12個縣區的綠氫聯網內部輸送工程。赤峰市也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綠氨儲存罐。同時,赤峰市還在規劃布局“一環四出口”綠氫管道聯網工程,主要包含赤峰至遼寧錦州港、赤峰至京津冀綠氫綠氨綠醇管道外部輸送工程等,實現綠氫綠氨綠醇“進京入滬”“出區達海”。
在制造環節,據張健介紹,遠景能源工廠的自產自研率在80%左右,通過提高供應鏈效率和降低設備制造成本,降低綠氫的生產成本。
生產綠氫和綠氨后,需要解決應用場景的問題。氨既可以用來當作內燃機的燃料,也可以用來生產化肥,應用面較廣,目前國內氨產量占到全球的約60%,年產量約7000萬噸。但綠氫、綠氨的利用率較低,主要原因是綠氫、綠氨的價格昂貴。液氨價格大約在3000元/噸,而去年7月,綠氨在歐洲賣出了每噸約8000元的高價。
據張健介紹,該項目生產出來的綠氨將主要賣給國際上的大貿易商,再由他們進行分銷,這些客戶可以接受一定的綠色溢價。遠景能源方面表示,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已經與遠景簽署了長期采購協議,從明年開始,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將采購遠景生產的綠氨產品銷往日本和亞太其他地區。丸紅株式會社是日本五大綜合商社之一。
此外,遠景能源還在開拓新的應用場景。比如,此前遠景能源專門投資了一家名為慕帆動力的氫氨燃氣輪機公司。
赤峰的氫能遠景
2022年1月26日,遠景能源決定在赤峰市元寶山區建設綠色氫氨項目,選擇這里的原因之一是赤峰擁有大量的綠色電力資源。
赤峰市是新能源裝機大市。截至2024年,全市新能源裝機突破1000萬千瓦,風、光年等效利用小時數分別最高可達4000小時和2000小時。赤峰也是重要電力外送基地,年外送能力約500萬千瓦;規劃中的渾善達克沙地至京津冀直流特高壓通道建成后,年外送能力將增至1000萬千瓦以上。
目前,赤峰市正重點推進三大新能源工程:總裝機800萬千瓦的大型風光基地、400萬千瓦的防沙治沙與風光一體化項目,以及1500萬千瓦的市場化并網項目(涵蓋源網荷儲、風光制氫和園區綠電)。全市計劃年底實現新能源裝機2000萬千瓦。
為有效消納綠電,赤峰市一方面加快綠電直連落地:依托克什克騰旗維拉斯托鋰多金屬礦推動直連項目,巴林右旗已開工400萬千瓦時獨立共享儲能電站;另一方面,赤峰也正全力建設綠氫產業。
赤峰市能源局局長王偉東對經濟觀察報表示,赤峰市遠期目標是力爭在“十五五”期間,將赤峰市的綠氫、綠氨、綠醇產業打造成為千億元的項目投資、千萬千瓦新能源總裝機和千億級的氫能經濟生態圈。
據王偉東介紹,赤峰市正重點推進八個風光制氫氨醇一體化項目,力爭當年核準、當年開工,確保年底綠氫、綠氨產能分別達到6萬噸和32萬噸。
遠景能源高級副總裁、遠景蒙新集團總經理李威表示,2020年底遠景能源進入內蒙古發展新能源產業,是希望把當地的綠色能源優勢轉化為綠色產業和綠色工業優勢。依托新型電力系統等技術,遠景的零碳產業園模式已在內蒙古多地落地,希望以此持續促進綠電本地消納,推動內蒙古成為綠色工業新高地。
(作者 潘俊田)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潘俊田
產業與政策中心記者 關注能源與制造 歡迎聯系panjuntian@eeo.com.cn,微信z13463578996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