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BW與BML正在在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如火如荼舉行中,堪稱一場夏季的大型二次元盛會,預計三天展會將有30萬人次參加。作為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會秘書長,同時也是一位資深的動漫愛好者,張煒每年要參加國內外各類動漫節展幾十場,其中也包括了上海的幾大動漫展。
7月11日BW開幕上午,部分觀眾跑步入館
近兩年,動漫產業受到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作為動漫行業人士,張煒認為,上海的大型動漫節展,無論是活動規模,還是舉辦的時間節點,都會成為年度的焦點。“一般情況下,暑期都是動漫類活動比較集中的時間,舉辦活動的場次也比較多。今年上海的動漫月不只是傳統意義上把一些動漫活動集合在一起,更多的是代表了上海城市文化品牌新的發展方向,那就是更多面向年輕人的需求。”
上海已經成為中國動漫會展第一城(2024年7月在上海舉辦的ChinaJoy)
張煒認為,從前幾年開始,上海就已經是中國動漫會展第一城,不管是動漫活動的數量、規模和體量,都是目前排在全國第一。每年5月份開始,各類動漫節展相繼舉辦,而暑期的CCG、BW、ChinaJoy更是成為了全國動漫愛好者的焦點。
新聞晨報《上海會客廳》節目
BW是年輕人流行文化的集合
7月11日,BW開幕,這是首屆“上海之夏國際動漫月”的重要組成部分。張煒參加了多屆BW,在他看來:
從BW的火爆來看,在幾年前它已經屬于行業中頂流的項目,而今年它的整個社會影響力變得更大了。當然它也代表了一個新的趨向,BW本質上還是一個平臺的品牌性集合活動,主要是B站針對它的用戶群體而設計的一個類似用戶節慶這樣的活動,所有的內容都是來自平臺或者合作方,之前所有到場觀眾也是以平臺自己的用戶為主,宣傳和銷售門票也是平臺自己的渠道為主,這跟以往的動漫節展是不一樣的。
以往的動漫節展更多是社會資源的大集合,一般都是由政府主導或者在相關部門主導下進行的一些行業性活動。行業性展會更多會兼顧一些行業功能和市場元素,所以像ChinaJoy會有一些To B的環節,包括商家授權的部分,論壇的部分。
7月12日的BW現場,場館內人流如織
張煒認為,BW跟其他的動漫節展最大的區別在于針對用戶的需求。“BW由用戶的需求來決定整個活動內容,一些話題性的熱點是整個活動內容主要的組成部分,雖然我們把它當成一個動漫展在看待,但它更多意義上是個節慶,結合晚上的BML音樂演唱會。其實在一開始的時候,是先有BML集合了大量的用戶群體,然后他們希望在白天或者演唱會之外的時間,能夠有一些觀眾活動,然后才會有了BW這么一個項目,然后慢慢BW跟BML就成了一早一晚兩個姊妹活動,所以更像是一個年輕人流行文化的集合。”
從參與人群上來看,以往動漫節展還是針對在校學生為主,而現在用戶群年齡段的天花板在不斷提升,有更多的成年人“存續”下來并加入到動漫用戶之中。張煒對此做了進一步解讀:“在動漫文化盛行的情況下,很多動漫迷可以持續追捧這些自己喜愛的內容,也就是說,即使他們畢業了,上班了,成家立業了,他們還在繼續喜歡這些東西,所以整個動漫用戶群體的年齡跨度越來越大。當然,年輕人和學生群體是動漫用戶主力,但從整個年齡結構上來看,動漫用戶的年齡段越來越大,這也使得很多內容也可以有更長的時間跨度。一些我們稱為懷舊的作品,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流行的動漫作品,現在也依然可以很紅,因為它的用戶群體還在,這也是跟以往不太一樣的地方。”
7月12日的BW現場,一位Coser拿著新聞晨報與B站推出的“痛報”
這次,新聞晨報與B站為本屆BW推出了限定創意特刊,這也是上海的第一份“痛報”,BW開幕首日,就在展覽現場受到動漫迷的歡迎,在線上也引起熱議。在張煒看來,這份特刊非常有意思,結合了展會中許多有亮點的內容,大家可以通過這份特刊了解到整個活動有些什么細節,有些什么精彩的點。對于喜歡BW的用戶來說,這份特刊是可以值得去收藏的。張煒認為,上海第一次通過動漫月的概念把全市的動漫文化活動整體進行推薦,也證明了動漫文化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真實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
“Cosplay”已經有了專用名詞
在大型場館和商場舉辦的各類動漫節展中,二次元愛好者們會Cosplay成各自喜愛的角色,這也成為許多動漫活動的特色之一。那么,對于Cosplay如何進行定義?對于角色扮演的尺度,主辦方如何進行規范?如何預防其中出現違反公序良俗的不良行為?在保持“流量”的同時,如何打造更安全有序的消費環境?
對于動漫節展當中的Cosplay如何進行定義
最近啟動的首屆上海市民文化節妝造大賽給出了答案,通過制定官方公約,從服飾合規到道具安全全程護航,讓興趣與規范并行。上海市民文化節妝造大賽由上海市群眾藝術館、上海市普陀區文化和旅游局、上海市動漫行業協會聯合主辦。妝造大賽報名通道已經開啟,海選分設普陀、浦東、虹口、寶山、嘉定、長寧等區6大賽點,終評落地上海長風大悅城,百強“妝造達人”將獲得官方認證證書。
上海市民文化節妝造大賽報名截止到7月15日
在張煒看來,舉辦妝造大賽的意義在于是首個官方舉辦的Cosplay比賽,也是首次將“Cosplay”正式定義為“妝造”并納入規范體系。“Cosplay是個外來詞,一直以來屬于灰色概念,在正式的官方文件里面,其實是沒有對Cosplay一個精準定義或概括的。我們現在提出市民妝造的概念,通過這個方式來重新定義整個Cosplay活動的形式。”
張煒告訴記者,妝造大賽涉及到對Cosplay的相關規范,其實去年上海就開始在做了,說大家可能會關注到,從去年開始,所有大型的動漫展,主辦方在觀眾購買門票進行綁定時,都會提出一個事項,觀眾是否Coser到現場,以前的cosplay是到現場之后才會有一些管理,但現在納入到流程化管理,所有Coser的觀眾和非Coser觀眾會進行分流處理。主要是為了加強內容審核和現場秩序引導,也就是說把Coser到了整個管理的流程里去。
靜安大悅城入口處設置的《靜安大悅城妝造公約》(資料圖片)
在線下,對于Cosplay的相關規范也已經落地。靜安大悅城是滬上二次元熱門打卡地之一。走進靜安大悅城商場,一些精心裝扮的Coser穿梭于商場內。去年10月,在市動漫行業協會支持下,《靜安大悅城妝造公約》正式推出。妝造公約中明確,角色扮演妝造“需符合作品原型,不得違背社會規范和公序良俗”“禁止使用近代或現役國內外軍隊及行政單位制服、標識”“面部彩繪或遮擋不得超過面部50%”“禁止色情、暴力、恐怖、血腥元素妝造”等。
“針對商場推出的妝造公約,對進入場所的人員著裝的進一步規范要求,我們把一些明確不適合妝造的部分作為紅線,通過公約都能一一指出,而以前商場更多的是一事一議。比如說尖銳物品,超長五十米以上的道具在公共場合出現,會帶來安全隱患。”張煒告訴記者,現在上海許多商場在舉辦動漫活動或者Cosplay活動時,都會參考這份妝造公約,而妝造公約的內容也成為在線下舉辦動漫活動的自律性條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