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想到四維生物就會感覺到一種十分虛幻的狀態,它沒有任何實體,就像是我們印象中的意識脫離了身體一樣,它可以透視,可以瞬移,或許還可以預知未來。
有個翻譯物理學書籍的朋友告訴我,他好像發現了傳統文化與現代物理學的相似之處。在傳統文化中,有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地球處在一個無盡循環的狀態中,春夏秋冬,生老病死,循環往復。例如,道德經中的凡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世界就在有和無之間來回徘徊。
例如易經中的六十四卦,本身就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又或者是如邵雍認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就是這個世界的循環時間。同樣在理論物理學中,也有一個宇宙循環的概念。
在這個概念中認為整個太空存在著無數個宇宙,每個宇宙都是一層可以隨意彎曲的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三維空間。在某種未知力的作用下,兩個宇宙也是就這兩層膜會以極慢的速度靠近。當它們互相接觸時,巨大的沖擊力就會使動能轉化成為熱能。這時候宇宙內的萬物就會開始毀滅。然后兩個宇宙又會重新彈到原來的位置之后,又開始冷卻,同時,又重新在某種未知力的作用下,開始緩慢接近迎來了一個新的循環。
這個理論就是m理論,對宇宙大爆炸的重新闡述。當然該觀點只是這個理論的附屬品。m理論主要說明的就是多維空間的概念。實際上,目前對于多維空間的闡述,都只是數學和理論物理學中的概念。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永遠也發現不了其他維度的存在。
那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既然我們觀測不當,那為什么還要提出這個多維空間概念呢?這個說起來比較復雜,通俗點說,因為在我們這個世界中的確存在著很多無法解釋的事情。現實世界中的很多學科存在矛盾性,比如現代物理學中的兩大支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它們本身就存在著矛盾。同一個說法,這個學科說對,另一個學科說錯,但在兩個學科都對的情況下,這個說法到底是對還是錯呢?
為了更好的了解,宇宙,就必須要出現一個新的理論,將相對論與量子力學所產生的矛盾統一。為什么這兩個理論能夠統一呢?因為自從這兩個理論出現之后,隨著世界的發展,人們發現這兩個理論正在走向統一,比如電力和磁力原本是兩個理論中的兩種力。后來人們發現這兩種力原來就是一種力,現在被統稱為是電磁力。
于是有一部分科學家就想,或許在我們這個維度之上還存在著多個高維空間,而諸多矛盾的說法和無法解釋的東西。在這個高維空間中就能得到統一的答案,因此就出現了超顯理論,也就是m理論的前身。那這個高維空間到底是什么呢?
想要明白這一點,首先要搞清楚空間和時空的區別。在我們常有的概念中認為,零維就是一個起點,沒有長寬高這些維度,而無數個零維相互疊加,就會組成一維,是一條直線,只有長度。當無數個一維相互疊加,就會組成二維,是一個平面,只有長和寬這兩個維度。當無數個二維相互疊加,就會組成三維,是一個空間,就是我們人類所存在的這個維度,有著長寬高。
這三個維度坐標到了這里要注意,人類發現不了其他維度的存在,包括低于我們的零維,一維和二維。關于他們的描述,也僅僅只是一個猜測,那四維空間到底是什么樣的,這里就出現了分歧,想要搞清楚什么是四維空間,就要明白,構成四維空間的那個維度是什么?在數學概念中認為,維度等于坐標時間不屬于維度,所以四維空間就是由無數個三維空間相互疊加而成,最終構成的叫做歐幾里德空間。
人們通過這個概念創造出了四維空間,在三維世界中的投影,也就是克萊因屏這個有點難以理解。大家可以想象一下,你能看到一個完整的蘋果嗎?顯然是不能的,不管你怎么觀察,都只能看到蘋果的一個面。換句話說,你看到的所有立體的白紙都是大腦通過無數個二維圖像所構建出來的,三維模型在四維空間中是不存在遮擋這個概念的,就像是有了透視的能力一樣,你能看到一件物體的任何細節。
當你看一個人時,看到的不只是外表,還能看到其內在的骨骼內臟血液,甚至是其中的骨髓,就像是寫字一樣。你會發現你寫的字是懸浮在空中的字,沒有遮擋住紙。你看到字的同時也能看到字,后面的白紙就像是懸浮的一樣。但遺憾的是,就算四維空間在我們身邊。但因為我們身體感官的局限性,我們不能觸摸觀測,甚至感知到四維空間的存在,只能靠類推的方法比喻出來。
但是可以聯想一下,身體是很難存在于四維空間的。大家想象一下,你能聯想到二維生物的模樣嗎?一個只有長寬,沒有高度的生物,嚴格意義上來說,紙人和螞蟻都不屬于二維,我們想象不到二維。
如果在三維空間相互疊加和擠壓,在構成四維空間時,你的身體還會存在嗎?顯然是不能的。數學概念中,四維空間的四維生物會是一種十分虛幻的狀態。有人說是意識,雖然有點魔幻,但也無法反駁。作為一個有身體的人,是很難存在于四維空間的。
有朋友可能會疑問,四維空間不是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嗎?不是,這個叫做四維時空,是物理學中的概念。到了物理學中,對多維世界又出現了不同的詮釋。在物理學的概念中,認為維度是指一個獨立的時空坐標數目三維空間加一維時間就構成了四維時空。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個維度是ICT時間,這個維度可以理解為是可能性或者是概率。我們是三維生物,生活在四維時空,這個概念叫做明可夫斯基時空與剛才的四維空間概念不同,明可夫斯基時空又是對多維空間的另一種詮釋。
就例如說:秦朝建立在公元前二二幺年,這是時間的定義嗎?不是,是人類創造的公元紀年法設立的。除去這個標簽之外,你如何描述秦朝的建立?無法描述,因為時間并不會單獨存在,而是時空一體,秦始皇在當時那個空間中建立了秦朝,所以就有了現在我們常講的秦朝。按照這個理論來看,我們唯一能夠準確證明的就是我們擁有著二維的感官,是一個三維的生物,卻生活在四維時空。
那物理學概念中的高維生物,又會展現出什么樣的超能力呢?首先我們再來回顧一下四維時空,四維時空是由三維空間與一維時間組成。在四維時空的概念中,時間與空間并不單獨存在,而是一個集合,所以叫做時空。我們就是生活在四維時空,存在著長寬高三個維度,同時時間也在沿著恒定的規律一直向前時間不會倒流。就類似于是在電影院中看電影一樣,抬頭和結尾已經注定,我們只不過在沿著進度條一直往前走,不能快進,也不能后退。在我們眼中,前方充滿了未知數,生活到處都是挑戰。
那五維時空多了什么呢?多了時間上的第二個維度叫做可能性,可以將其理解為是概率。從宇宙大爆炸開始至今,世界就出現了無數個可能性,就類似于平行世界理論一樣,這個世界的你在看手機,而另一個世界的你或許在睡覺,或許在跑步。舉個例子,小孩出生后,在五歲時,父母讓他學習音樂這是一種可能性。分裂成為一個四維時空,父母或許讓他學體育,或者是所有,也或者什么也沒有學,這就是一種可能性。分裂成一個四維時空,也就是某一點可能性和無數概率。五維的人可以知曉不同的選擇和不同的人生,但同樣也是無法改變。
六維多了什么呢?在m理論中的定義是五維空間也可以彎曲產生了六維空間。在六維空間中可以直接到達五維空間上的任意一點,也就是說擁有了時間穿梭的能力,五維的人只是明白了選擇的可能性。但是,同樣不能改變進度條。但是六維的人卻可以拖動進度條去感受自己不同的人生。不過同樣也是無法做出改變。
但七維的人不同五維空間是某一點產生無限個發展趨勢,七維是所有點,即無限點上產生無限個時間線。也就是說,五維時空是一個樹枝狀的結構,而七維空間是一個網狀的結構,每一個點都會產生無數種可能性。
八維空間就等同于是造物主的存在了,他能夠操控宇宙大爆炸的時和點,能夠看到無限多個宇宙。八維空間僅僅是能夠看到,九維空間則可以直接去到這些點,甚至改變這些點。
十維這個已經無法描述了在超弦理論中認為構成宇宙的基本粒子其實是一根弦,就類似于是吉他小提琴上的弦一樣,不同的振動模式決定了它是什么樣的粒子。那為什么我們至今只發現了夸克電子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呢?其他粒子在哪里呢?在其他的維度中,而十維中就完全不存在物質,只能看到不同的弦。
十一維是超顯理論和m理論的合集定義,是由時間空間記憶感知等系統構成,無法描述,也無法形容。目前的多維空間概念,確實在為理論物理學服務。也就是說,我們現在初步認為多維空間是存在的,但應該如何劃分,如何表示,這些都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甚至長寬高等維度,也僅僅只是我們三維生物的猜測。目前唯一能夠確定的就是我們存在于三維空間,由長寬高三個維度組成,同時也存在于四維時空,有著時間這個變量,但什么才是低維生物,高維空間又如何表現,是沒有確切答案的,而且很有可能永遠也沒有確切答案是一個永遠無法證明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